正文 第17章 明山賓賣牛(1 / 1)

南北朝的時候,有個忠厚人叫明山賓。

明山賓年輕時,家裏很窮。一年冬天,他父親得病死了。這一下,養家的重擔就落在他的肩上。他忍著內心的悲痛,打起精神檢點起家裏所有財物:父親剩下的隻有一頭黃牛和幾畝薄地。

春天來了,明山賓剛剛播下種子,就趕上了青黃不接的災旱日,全家人隻有靠喝野菜粥度日,後來連野菜粥也喝不上了。眼看全家大人、小孩餓得麵黃肌瘦,他隻好橫下一條心,拉上父親留下的黃牛去賣了。

他把牛牽到集上,在牛角上綁根草標,等著識貨的買主來買牛。他盤算著:牛是瘦了點,可歲數小,骨架大,懂牲口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它是頭耕地的好牛,肯定能賣個好價錢。有了錢,先買糧食,讓老母親和全家人吃上幾頓飽飯。自己苦幹半年,等莊稼收了,換回錢來,再買一頭好牛。

這時,幾個買主圍上黃牛,他們摸摸牛的骨架,搬起牛腿看蹄子,瓣開牛嘴看牙口,又拉上牛走了幾圈……其中一位中年漢子看中了這頭牛,他和明山賓商議價錢,明山賓也不討價,成交後,那中年漢子高興地牽著黃牛走了。

明山賓買了糧食,急急忙忙向家裏趕路。

買牛的漢子把牛拴在飯鋪門前,一邊喝酒,一邊滿意地看著自己剛買的黃牛,正得意著呢,這時,明山賓跑了進來,氣喘籲籲地對買牛人說:“忘了告訴您了。這頭牛頭年得了漏蹄症,活幹多了腿就不利索。父親請獸醫治好後,再也沒犯過。可我擔心您不知道,今後這牛萬一犯病您找不到原因。”

買牛人沒想到天底下會有這種傻子,竟老遠跑回來告訴買主自己賣的東西有毛病。可轉眼一想,何不就此敲他一筆,就捉住明山賓的胳膊說:“既然牛有病,就不值那麼多錢,你得退給我一半。花這麼多錢買頭病牛回去,別人該笑話我了。”明山賓急忙解釋道:“這牛的病全治好了,隻要您別累著它,絕不會再犯病的。我不過覺得該向您交代清楚,才跑回來。”那個買牛人說:“不行,不行!要不我不買了,要不你退我一部分錢,我買牛也是為耕地,買頭病牛怎麼交代啊!可不能吃傻虧。”

明山賓覺得人家也有道理,可家裏急等錢用。再退回一半錢,這牛連肉錢也沒賣到。但他想到大家都是窮人,不能讓別人吃虧,拿出一部分錢交給中年漢子。那大漢沒想到明山賓真把錢還給他。臉紅了,可又怕明山賓反悔,忙拉著牛走了。

在場的人都為明山賓惋惜。這件事傳了出去,鄉親們都誇明山賓是個忠厚老實、誠實無欺的大好人。

言行導航

一個誠實無欺的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不論在何時,不論在何地,也不論身處何境,都不會失去誠信的美德,明山賓就是一個這樣的人。雖然家裏窮得揭不開鍋,但他想到不能讓別人吃虧,很痛快地還給別人一部分錢。明山賓雖然在經濟上受到了一定的損失,但他在道義和品行上,在做人的誠信和仁愛上贏得了人們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