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回家幹農活時,我就跟著爸爸一起吃食堂,炸油餅、鹵豆腐夾饃、醋溜白菜,爸爸總是買一份菜,兩份飯。我們每次都連菜帶湯吃得幹幹淨淨,叔叔們問我:“菜湯好喝嗎?”“好喝!”“老吳,鍋裏還有菜呢,再打點吧!”“不用,夠吃了!”“元元,聽說你媽媽打你很狠,回家問問你媽媽,看你是不是親生的?”爸爸說:“叔叔看咱很節省不浪費,逗你高興給你開玩笑呢!”我隻吃過一次肉,隻有一小碗,爸爸指著碗裏的兔肉,給我講了守株待兔的故事,聽完這個故事,我一點兒也沒覺得兔肉好吃。
我比我弟大三歲,弟弟上了學前班,我也成了大孩子。小學有兩個院,一個是學前班院,學前班分大班中班小班,另一個是一至六年級的院,兩個院挨著,都比馬路高,學前班的門口是一個陡石坡,一坡石頭,小學門口遠,相當於走過學前班和小學的院子,是一個不太陡的坡,學前班與小學的院子有一個土洞相連。冬天的早上,學前班的門開得晚,我和我弟一起先到小學的院子,他再從土洞走到他的院,一進到小學的校門,天還是霧蒙蒙的,學校裏一個人也沒有,我和我弟就開始放開嗓子唱:“嫂子,黑黑的嫂子,憨憨的嫂子。”
有一次,天下了雨,我穿著綠色的新膠鞋,弟弟穿著我穿過的紅膠鞋,紅膠鞋爛過,補貼了一塊黑膠,鞋都有點大,我們和廠裏的夥伴們一起走路去上學,路都走了一大半,我弟對我說:“姐,我的鞋裏有水。”我說:“你又跳水坑了?你回家換鞋吧。”弟弟拉著我手,說:“走吧。”我看看路好遠,我可不想再走回家,再走回來,路那麼遠,我對同行的哥哥說:“哥哥,你帶著我弟回家吧,你走路快。”哥哥說:“我走得快,可他走得慢啊。”我說:“你走在他前麵,他看見你就行了,給他領著路。你們老師管得鬆。”他說:“我比你年級高,高年級的老師才管得嚴呢!我不回去,本來都快遲到了。”我說:“你自己回家吧,就沿著這路走。回到家叫咱爸騎車送你。”“你和我一塊回家。”我說:“你自己回吧。”弟弟說:“不。”哥哥對我說:“咱先走,不理他,他就會自己回家了”。我們往前走了幾步,弟弟開始哭,我說:“你回家換鞋吧。”弟弟哭得更大聲了,還是一動不動,看著他哭了一臉淚,我隻好回去,和我弟換了換鞋,弟弟不哭了,還自己上了小石坡。中午放學回到家,媽媽知道了事情經過,問我:“你當時是怎麼想的?”我說:“我本來不想和他換鞋,我說了他很長時間叫他回家,他還是一動不動,我們先走,他也還是站在那哭,隻好又回去和他換換鞋。”“那這鞋這麼小,你穿上難受不難受?”“不難受,我上學前班的時候,右腳凍傷了,腳腫著包著紗布,穿著單鞋,上石頭坡時,又被同學踩了一腳,那才難受,現在鞋隻是濕一點,根本不難受。”媽媽每每提起換鞋事件,總不忘誇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