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我國共建立自然保護區1276處;
希望小學共有106人;
我國小學生人數約一億三千萬;全國總人口數約13億;
目前世界上約有2萬多種植物瀕臨滅絕.
2.讀一讀,說一說哪些數據是準確數,哪些數據是近似數
⑴判斷準確數與近似數。
⑵通過比較說明近似數一般有什麼特點。
3.理解近似數
引導提問:
⑴“約一億三千萬”,你得到什麼信息?
通過討論,使學生懂得“約一億三千萬”說明我國小學生人數可能比一億三千萬多一點,也可能比一億三千萬少一點。“一億三千萬”是個大約的數據,是近似值。
⑵從“2萬多種植物”你得到什麼信息?
讓學生回答。(與上題類似)
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回答,使學生明白:
①什麼是近似數,從而也明白了什麼是準確數。
②這些近似數的實際意義。
4.舉例說明
讓學生舉出生活中見到的一些近似數。
(針對課前收集數據,說說你的數據中哪些是近似數。如果某些學生有困難,教師可以提供一些數據背景,引導學生用近似數表示,如全班人數、操場麵積、人的身高等)
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像“約一億三千萬”“約13億”“2萬多種”等等這類數據都是近似數。
三、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數
1.引導提問
師:那麼有誰知道求一個數的近似數的方法嗎?
生:用“四舍五入”法。
然後,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四舍五入”的含義。
⑴“四舍”小於“5”的省略。
⑵“五入”大於、等於5的進一,即“滿五進一”,然後省略。
2.例題說明
某校學生今年植樹148264棵。
師:這個信息給出的數據是一個準確數還是一個近似數?
(1)四舍五入到十位;
①找到十位:148264
②四舍五入到十位,要看個位。個位是“4“,小於5,要省略。所以,148264≈148260強調:個位上的4省略後,個位要用“0”占位。
(2)四舍五入到百位
①找到百位:148264
②四舍五入到百位,要看十位,十位是“6”,大於“5”,滿五進一。所以,148264≈148300。同樣強調:省略十位和個位上的數,用“0”占位。
(3)學生完成餘下問題
四舍五入到千位:約()棵。
四舍五入到萬位:約()棵。
3.引導學生看書,並判斷課本提供的是準確數還是近似數。
四、鞏固練習
1.完成課本第12頁第1、2題。
五、板書設計
近似數
約一億三千萬約13億2萬多近似數
某校學生今年植樹148264棵
四舍五入到千位:約( )棵
四舍五入到萬位:約( )棵
四舍五入到十萬位:約( )棵
四舍五入到百萬位:約( )棵
案例:認識乘法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1~3頁。
【教學目標】
1.在認識“幾個幾”相加的基礎上,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能正確地讀、寫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會用加法算出乘法算式的積。
2.在初步體會乘法和加法之間聯係與區別的過程中,體會求幾個幾相加列乘法算式比列加法算式簡便。
3.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能力,使學生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幾個幾”連加
1.在分類中初步感知
出示:4+4+42+3+65+5+5
9+1+22+2+2+2
談話:觀察這些加法算式中的加數,你能把這些算式分成兩類嗎?跟同桌的小朋友一起商量。
根據學生回答把算式分為兩類:
4+4+42+3+6
5+5+59+1+2
2+2+2+2
提問:你是怎樣分的?(左邊一組加數都相同,右邊一組加數不相同。)
追問:我們來看左邊的這組算式,每道算式中相同的加數是什麼?有幾個相同的加數?
提問:你能再說一些這樣的加法算式,並說一說是幾個幾相加嗎?
2.在觀察中體會意義
課件出示例題的主題圖。
提問:你能很快地數出圖中一共有多少隻兔,多少隻雞嗎?你是怎樣數的?
再問: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嗎?(板書:2+2+2=63+3+3+3=12)
啟發:這兩道算式表示幾個幾相加?(板書:3個2相加4個3相加)
提問:這兩道加法算式有什麼共同的地方?(都是相同加數連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