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在操作中加深認識
(1)按要求擺方塊。
要求1:每堆擺2個,擺4堆。
提問:擺了幾個2?求一共擺了幾個方塊,用加法怎樣列式?也就是幾個幾相加?
要求2:每堆擺4個,擺2堆。
提問:每堆擺了幾個,擺了幾堆?可以怎樣列式?也就是幾個幾相加?
(2)同桌互動。
要求:請同桌的兩個小朋友合作,一個小朋友說要求,另一個小朋友按要求擺方塊,再互相說一說,你們擺了幾個幾。
4.教學“試一試”
出示花片圖(每行5個,3行)。
提問:一共有多少個花片?怎樣列式?(學生自主列式)
交流:你是怎樣看圖的?是幾個幾相加?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5+5+53+3+3+3+3。
提問:兩個算式的得數一樣嗎?為什麼?
評析:“幾個幾”相加是乘法的生長點,學習乘法需從認識“幾個幾”相加入手。教師設計了對連加算式分類的活動,引導學生把“幾個幾”相加的連加算式從一組加法算式中分離出來,有利於學生感知乘法的實質。繼而,通過觀察歸納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的特點,用方塊擺出幾個幾的操作,引導學生逐步認識和理解“幾個幾”相加的算式的特點。這樣,環環相扣,逐步深入,使學生在豐富、多樣的活動中,對“幾個幾”相加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創造了建立乘法概念的條件。
二、在問題解決中初步認識乘法
1.創設情境,引入乘法
出示第二個例題。
提問:圖中畫了些什麼?你能提出什麼問題?
談話:請小朋友先列式算出一共有多少台電腦,再說一說是幾個幾相加。(板書:2+2+2+2=8)
提問:(將電腦圖片增加到6個2)現在是幾個幾相加,你能很快地寫出加法算式嗎?(將電腦圖片增加到10個2)現在呢?
談話:隨著電腦數量的增加,求“幾個幾”相加的和,列加法算式你們感覺怎樣?(太麻煩了)不要著急,有一種方法能夠解決這個問題。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乘法。(揭示課題:認識乘法)
2.教學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講解:像這樣(指2+2+2+2=8)4個2相加可以用乘法計算,寫成4×2,也可以寫成2×4(板書:4×2或2×4),4×2讀作“4乘2”(板書:讀作4乘2)。
師生齊讀。
提問:那麼2×4可以怎樣讀呢?誰來試一試?(板書:讀作2乘4)
邊講解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邊板書。
提問:這兩道算式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3.讀寫乘法算式,體會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
提問:6個2相加,用乘法算怎樣寫算式呢?10個2呢?能分別說出“6×2”和“2×10”各部分的名稱嗎?
追問:求“幾個幾”相加的和,列乘法算式你們感覺怎樣?(列乘法算式比較方便)
4.教學“試一試”
出示“試一試”
先獨立完成,再評講校對,並讓學生說一說,求5個4的和是多少,哪種寫法比較簡便。
5.練習
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先讓學生讀一讀算式,再說出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評析:以解決實際問題為主線,組織學生認識乘法的活動,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雖然不揭示乘法概念,但在強烈對比中,學生真切地感受到用加法算“太麻煩”,用乘法算“簡便”,感悟到乘法是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簡便運算。對乘法基礎知識的認識,用整體介紹、比較強化的方式,有利於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乘法算式的結構。
三、鞏固練習,內化新知
1.拍手遊戲
要求:先讓學生聽老師拍手,說出是幾個幾,並列出乘法算式。
同桌活動,一個同學拍手,另一個同學說乘法算式。
2.畫圖比賽
畫△:每份畫2個,畫3份。
提問:你是怎麼畫的?畫了幾個幾?一共畫了幾個△?怎樣列乘法算式?
畫○:每份畫3個,畫4份。
提問:一共畫了幾個○?怎樣列乘法算式?
3.改寫算式
出示課開始時讓學生分類的連加算式。
提問:下麵的算式中,哪些算式可以改寫成乘法算式?試一試。
學生練習後,提問:為什麼有的加法算式不能改寫成乘法算式呢?
4.出示玩具汽車圖
提問:一輛車有幾個輪子?3輛呢?怎樣列式?5輛呢?20輛呢?為什麼不用加法算式來表示?
評析:首先用遊戲的形式,呈現用乘法算的現實情境,重溫認識乘法的過程,鞏固對乘法的認識;接著引導學生再次觀察課開始時的加法算式,判斷哪些算式可以改寫成乘法算式,在區別中加深對乘法的認識;最後讓學生應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學會用乘法來思考,促進學生對乘法含義的內化。這樣設計,練習的層次更清楚,形式更活潑多樣,題材更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使課堂教學更有趣、有序、有效。
四、課堂總結
談話: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學到了新的本領。其實,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碰到可以用乘法計算的問題。請小朋友們課後找一些這樣的例子,說給大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