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運用什麼方式開展數學教學(1)(2 / 3)

同時,將所學知識運用於解決問題的實踐中,這是一個探索的過程,不是一個簡單地用現成的模式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在探索中了解實際問題中的各種關係,進而將實際問題用數學關係表示出來,這對學生數學意識的培養和數學思維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也要必須重視開放性練習的設計。

合作式教學方式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合作式教學已成為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要求教師確立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以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狀態為基本條件,在師生合作的基礎上,創設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它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走向主動參與,從機械學習變為創設學習。

一、加強師生間的合作

在師生合作學習中,教師應充分發揮情感因素對學生的積極作用,要營造空鬆和諧的心理環境,促進師生的交流。就課堂教學而言,從步入課堂開始,教師就必須精神煥發、情緒飽滿,從言語到動作,甚至眼神,都要充滿對學生的信任。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生錯誤時,如果能用充滿善意的手撫摸他們的小腦袋,並微笑著暗示方法,他們的反應是積極的;當學生探索困難時,如果能給予適當點撥,學生又會重振精神,充滿自信。總之,教師應該理解尊重學生,創設和諧、平等的心理氛圍,並盡可能地利用課餘時間與學生談心、交流,讓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數學課堂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應注意提供各種機會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提供說的機會,讓學生說出概念教學中概念的形成過程及新舊概念的聯係與區別等;還可以提供操作的機會,讓學生拚一拚、量一量、做一做等。例如,在新課程二年級數學“米的認識”學習後,就可以將全班學生分為若幹組,分別測量黑板、桌子、門、窗戶、操場等的長度。

教學的失敗關鍵在於教學效果,評價課堂教學最具有發言權的應該是學生。讓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評價,不僅使學生將所學新知識係統整理,增強分析評價能力,更主要的是使教師在廣泛的師生交流中獲得大量的反饋信息,並改進教學方法,以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二、加強生生之間的合作

課堂交流合作是一種開放式的探索活動,它比教師講、個人自學更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他們應用知識的能力。因此,在教學時教師應努力創設合作情境,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經驗。培養學生交流合作的興趣,促使他們樂於交流合作。例如,在教學“圓的周長”時,首先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圓的實物,然後啟發學生,你們能用不同的辦法測量出手中圓的周長嗎?試一試,看哪組辦法多?課堂頓時活躍起來,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合作,人人動手。這樣,在交流合作中激發了學生進一步探求新知識的欲望,同時也培養了樂於與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識。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還應該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去發表自己的意見,去傾聽別人的看法,學習交流,增強合作意識。例如,在學習“三角形麵積公式推導”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組合作學習,讓他們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去拚擺,自己探索三角形麵積公式。學生有的剪、有的拚、互相交流、互相合作,最後拿出自己小組的方案。在交流中學會合作,增強了自信,在合作中體驗到可以用多種方法得到結果。

學生在教師的培養下,雖然具備了交流合作意識,但在交流合作學習的初期,往往會出現混亂的局麵,要麼各執己見,爭論不休,要麼不經過獨立思考,盲目附和,使交流合作流於形式,失去真正的意義。這就要求教師要加強指導,引導學生在討論中和實踐操作中學會合作,並通過一些巧妙的練習,促使學生善於合作。

為了保證合作式教學方式發揮良好效果,需要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1.分組科學,搭配合理

采取了4人一組分組方法,若人數太多會致使部分同學沒時間發言,沒辦法和別人交流,小組成員搭配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原則,“組間同質”即各小組不用成績劃分,學生比例男女比例大體適當,並隨成績的變化而做動態調整,使各小組公平競爭;“組內異質”不僅隻各組成員間學生成績差異,更要注重學生的家庭環境差異,使小組分組時合理混合搭配,以利於學生的優勢互補、相互幫助,力爭最大限度發揮小組作用,是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受益。

2.分工明確,及時合理

合作式學習,交流式學習時通過群體多邊活動共同完成學習任務,每個成員都有明確的職責的互動性學習,分組分責時,采取一個成績較好組織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組長,負責分配在合作學習中的任務,發言順序,總結彙報及事宜,且應在平時對組長進行行之有效的指導,從而使合作交流有的放矢、有條不紊、既省時、又高效。這樣的操作使得學生在輕鬆學習、愉快學習後取得優異成績。通過成績,體驗學習快樂之感,由快樂而積極主動,形成一個良性學習循環。另外,各組設置一個中心發言人,負責整理總結本組各成員在學習合作交流中取得的成績、階段性進步及收獲結果,以便及時向老師和全班做出總結性彙報。還有,在小組剛剛成立之時,應加強對各組長的及時、有效的指導,使其小組合作學習時避免亂糟糟、雜亂無序,使其穩健發展,如時間充分可安排幾個組在教師“手把手”式指導,使組員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從而使小組合作交流更有效、更有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