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還可以共同沒計一些欄目,讓數學裝扮我們的生活,這樣,學生會不知不覺地學習數學,更加地喜歡數學。如在美國許多學校教室裏就有月曆。本月的月曆讓學生自己製作,到了那天再填寫日期,讓學生來寫,並且不同的天有不同的規律,l日和2日這兩天被綠色的正方形裝飾,3日至5日這三天被粉色的心形裝飾,後麵的日期遵照此規律來裝飾。每天早上讓學生思考今天該填寫什麼日期,該如何裝飾。
這所學校的多個教室在教室內的房頂四周貼著按順序寫好數的紙帶。不同年級寫數範圍不同,一年級從1寫到20,二年級從1寫到100,而且還寫著學生還沒有學過的負數。既然數是有順序的,學生心中就多了一把無形的尺子,在遇到需要數時,就能夠比較準確地刻度出各個數的大小。從這個角度講,教室中的“大尺子”促進了學生數感的形成。
基於網絡的學習環境設計
基於網絡的學習環境設計,是學習環境的一個特殊情況。在設計中,基於網絡的學習環境設計,主要包含以下幾個類型:
1.物理學習環境設計
這裏的物理與硬件學習環境包含有自然因素和認為因素組成。自然因素包括網絡自主學習者學習的自然環境、噪音、空氣、光線等環境。這些環境影響者學習者的情緒與學習動機。人為的包括網絡環境、使用計算機硬件以及整個網絡的運行狀況。
2.資源學習環境
學習資源是指那些與學習內容相關的信息,比如教材、教案、參考資料、書籍、網絡資源等,這些信息資源可以以不同媒體和格式存儲和呈現,包括印刷、圖形圖像、音頻視頻、軟件等形式,還可以是這些形式的組合。在信息環境下,信息技術課的學習資源其在存儲、傳遞、提取、加工和呈現等方麵都具有更獨特的優勢,這也為信息技術課的教學設計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有效地利用這些學習資源日益成為教學設計的一個重要內容。
對於課堂教學來說,完全依靠學生自己來查找學習資源是缺乏可行性的。在互聯網上的信息資源浩如海洋,學生的學習時間和精力,以及學生檢索信息的能力有限,且學習資源的質量也良蕎不齊,這些因素都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巨大的幹擾。因此,教師應把相關的學習資源進行整理、數字化,優化整合信息資源,以增加其易用性和共享性,圍繞學生需要合理組織信息資源,保證資源、信息的及時供給。並把自己設計的有針對性的學習資源放到網絡上,供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共享。這個網絡可以是廣域網,也可以是局域網。
3.技術學習環境
技術學習環境主要有學習過程中學習者可自由選擇學習理論,支持係統要有良好的界麵設計,能夠激發學習者學習興趣,各功能模塊有良好的導航機製,便於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能根據學習進程進行任意的學習跳躍,同時該環境可以支持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和協作學習。
另外,物理係統僅僅是提供了相應的物質環境,而運行在內部的軟件與理論係統,也是支持與領導整個係統合理高效運行的重要軟因素。如前文提到的學習理論支持、軟件係統的人性化、界麵的友好程度及工具的完備都需要較高級的技術支持。
4.情感學習環境
情感學習環境主要有三部分組成:心理因素、人際交互和策略。學習者的學習觀念、學習動機、情感、意誌等心理因素對學習動機的激發,學習時間的維持和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人際交互(包括自我交互)的順暢也同樣對學習者的自主學習起著不可小覷的作用;教學策略和學習策略直接影響著學習者的學習效果的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