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而言之,從教師職業特點為出發點的教師儀表行為是外在和內在美的和諧統一,是個性美和共性美的有機結合。

對教師儀表行為的相關規範

所謂教師的儀表行為規範,是指以一定的教師職業道德為指導,對教師的儀表行為做出相關的標準或規定,它對教師的儀表行為起到普遍的約束和指導。教師對學生性格和思想道德的形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所承擔的責任不僅僅是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更重要的是教他們如何做人。要做到這一點,老師必須以身作則,為學生做一個模範、榜樣。所以,教師的責任十分重大。教師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音容笑貌、服飾裝扮,都成為教育的一部分。它不僅反映了一個教師的風度氣質、精神麵貌,也反映了受教育者所接觸的是怎樣一個施教者形象。所以當教師接觸到這些受教育者時,他的所有的這些儀表行為在潛移默化中也參與了教育的過程。這時,教師的儀表行為已不僅僅是教師個人形象,而是能夠直接地影響到受教育者的情操陶冶、行為習慣等的重要教育因素。正如著名的教育家加裏寧所強調的,教師的世界觀、品行及生活和他對事物的態度,都會影響到學生,如果這個老師擁有足夠威信的話,並且這種影響不是短暫的,而是永恒的。因此,對教師的儀表行為做出適當的規範是必須的,也是必要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1)教師的儀表行為要符合學生的欣賞水平

受教育者往往會對教師形成一種偶像崇拜,他們會對教師的言行舉止和服飾打扮表現出異常的關注,哪怕是一個細小的改變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教師對他們的影響也正是由此產生的。因此教師必須慎重地把自己的儀表行為調整到符合受教育者欣賞的水平上,隻有這樣才能對他們施以良好的影響。在服飾上教師的打扮要整潔樸實、美觀大方,把自己的審美觀點和精神風貌完整地呈現給學生;在言行舉止方麵,應謹慎謙和、文明禮貌;在待人方麵應熱情真誠、落落大方,給學生樹立一個可敬、可愛的形象。一個合格的教師,他的儀表必然也是符合育人的要求的,他的每一個動作都表現得既得體大方,又不失儒雅。

(2)教師的儀表行為要充分體現自身的性格特點

性格特點是體現一個人區別於他人的最本質的特征。因為性格的不同,所以不同的人在言談舉止和氣質風度上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師在塑造自己的儀表行為時,要以自身特點為出發點,尋找與自身特點最適合的個性風度。在這裏所講的個性也不是指刻意追求新奇、獨特,仍是以與自身特點相符合為最佳,不要學虎不成反類犬。

(3)教師的儀表行為要與年齡相符

教師所麵對的受教者各不相同,對於不同的受教者要表現出不同的心態。在中小學生麵前,要表現出純真無邪的赤誠童心,而在高中生麵前展現出成熟與沉穩持重的師長形象,在大學生麵前則要展現出博大精深的知識及崇高向上的精神境界。這裏所說的是精神風貌上的表現。在儀表上則與此相反,要視教育者自身的年齡而定,青年人可以打扮得新穎活潑些,中年教師則要顯示成熟穩健的一麵,而老年則要注重衣著的嚴謹與莊重。

(4)教師的儀表行為要與課堂教學相和諧。

持重、安謐、沉穩、協調是教師儀表的總體要求,盡量不過分引起學生的注意,但教師也可根據不同的學科及不同的教學內容進行調適,使自身的儀表行為與課堂內容達到和諧、統一的效果。

教師的言談舉止也同樣。當所講內容比較嚴肅時,則應保持嚴緩的語調,而當所講內容比較輕快、活潑,則應表現出與之相應的輕快、活潑的語調。總之,一定要做到教師的儀表行為與教師自身以及受教對象與內容的相互協調,這樣才能在教師與受教者之間形成共同的互動,並產生影響。

教師儀表行為規範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