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類挑戰自然的能力越來越強。衣食住行等基本問題在解決了以後,人類對情感的需求,對人與人之間和諧交往的渴望,人們彼此相互尊重,信任包容,幫助的需求愈來愈強烈。那麼教師的工作性質恰好是最方便滿足人們此類情感需求的。某些時候教師也會嚴厲地批評學生,當學生犯起脾氣、賴皮時,會讓教師十分氣憤。可是當事過之後,讓學生懂得其中的道理之後,就會明白教師的一片苦心,那麼師生之間彼此的情感會進一步加深。甚至於在學生步入社會後,他們會將在學生時代所受到的教師批評當作日後感恩的緣由。
在我與部分以前從事教師行業後來改行從政的人多次交談過程中,發現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缺憾:來自學生的那些讓人留念純真讓人激動不已的感情早已失去了。
當然我也見過為數不少的教師,某些單位請他們改行從事行政領導工作,住房條件好、工作待遇又高,但他們並不為之而心動,單對這份清貧、艱苦的教師工作情有獨鍾。問其原因,均有一個共同的認識:人活這一輩子,不隻是為了名和利。我們教書早已習慣了將滿腔熱情奉獻給學生們,同時也感受到了來自學生們的一片真情回報,這正是人間最美好的事情。師生之間的情感交融是一種神聖的美。老師在對工作,對學生們默默奉獻的過程中,並沒有期望得到學生們的回報;而得到美好神聖情感陶冶的學生們,他們不僅僅熱愛無私奉獻的教師們,而且更加熱愛國家,熱愛民眾,熱愛工作,熱愛生活。
3.創造性的勞動果實的成就感。
由於教師的工作是每天麵對千差萬別的人,固此要想把工作搞好,就必須充分調動起創造性。要求教師要具備淵博的知識,每天麵對不同的狀況和學生的差異,要時時刻刻開動大腦,創造性地解決各種出現的問題。從此意義上講,教師每時每刻都存在著科學研究的機會。
先不談學校社會如此大的範圍內存在著科研題目,就從學校教育方麵,單單從德、智、體、美、勞動各方麵的教育來談,就有無數的科研題目可以進行。以學生注意力為例,就可以有超過百篇的科研文章誕生。比如《加強學生注意力的一係列方法》、《設計練習題對學生注意力的作用》、《男生女生注意力的不同之處》、《一節課各種學生注意力的變動狀況》……這發揮之地是如此地寬廣無限!
我熱愛教書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認為教師所做的工作是人類最具有創造性的。其每一時段、每一空間都存在著科研題目,都會隨時有新的發現。教書不單單隻是“自古華山一條路”,放開眼光是“條條大路通羅馬”。會從中看到教師本身邁向更高層次的潛力;會發現學生當中新的、積極向上的有利因素,會察覺到環境中各式各樣的有利因素。我常常在考慮,同一課書可以有上百種甚至於上千種的方法來傳授。即便是今天的講法比昨天的科學了一些,那也隻是向後看而獲得的結論。應該研究更加科學的講法,向前看,肯定會有更加科學的方法在等待我們去發掘。
近些年來,我工作的同時也在不斷地探索研究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陸續在報刊上發表了文章66篇,出版社陸續出版了《魏書生教育方法100例》、《魏書生語文教育改革探索》、《魏書生教育文選》等係列書籍。此外,由我主編的《中學生用功術》和由我撰寫的20萬字的《語文教學探索》也出版了。由此我深刻地領會到教師的工作性質的確有益於其獲得科研成果。
從研究的角度來對待教育,就會常幹常新,常看常新。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工作興趣,還可以有益於提高工作效能。目前我除了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並兼有兩班140名學生的班主任和語文教師之外,還有很多的社會兼職。很多同誌都問我,如此多的工作如何做得過來?我認為主要靠科學研究。以科研的立場來開展工作,就可以充分調動教師及學生們的積極性,將教師變為學校的主人,學生變為班級的主人。每個人都以主人翁的姿態來對教與學進行研究,自然而然就會使教與學的效率大大提升。
人是千差萬別的,會有各種各樣的不同需求:衣食住行方麵基本的需求;學習、研究、創新方麵的需求;人們之間彼此和睦相處、親情、友情、愛情方麵的需求;為別人、集體、社會履行責任與義務的需求;追求理想社會的需求……層次不同的人自然對各種層次的需求程度有很大差異。有些人對物質有強烈需求;有些人更著重感情方麵的需求;還會有些人一往直前地去追求自己心中的理想。
雖然教師生活較清貧,離人們物質的需求有一點差距,可是因為教師的工作是可以收獲各種人才,是特殊的收獲,可以滿足人們為社會履行責任與義務的需求;收獲了真誠的情感,可以滿足人們情感和睦交融的需求;收獲科研成果,可以滿足人們進行研究創造的需求。因此,仍有大多數的教師處在清貧、艱苦的條件下,默默地、無私地把自己的青春與才華奉獻給了祖國的教育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