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把教師比作蠟燭,點亮了別人燃燒了自己。實際上,在各個行業中,誰又何嚐不是一支蠟燭呢?每個人降臨到這人間,都像點燃了一支蠟燭一樣,燃燒自己是曆史的必然性,是共同的。其中根本的區別就在於:一些人僅僅是燃燒自己不照亮他人,甚至於還會去傷害到別人;而一些人卻是千方百計地想辦法去照亮他人。那麼同樣是燃燒自己,為何不可以去照亮他人呢?照亮他人也是一種幸福啊!教師的職業性質正好是最有益於照亮他人的。以文化累積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上來講,人們所不斷追求的理想社會,也是在不停地照亮人們的心靈的過程中,經過無數崇高偉大的人去拚搏、去奮鬥、去犧牲才得以實現的。從此意義上來考慮,教師工作的重要意義又豈止以上的三方麵成就感。
誠然,在目前教師待遇較低的條件下,依然有大多數教師對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無限忠誠,這是需要證明的一個方向,可是另一方麵,也必須指出教師的待遇的確需要提升。可喜的是國家已關注到此問題了我們堅信政府會提供條件,盡可能地把教師待遇問題進一步改善。
提高工作效率的辦法是閱讀關於班主任工作的書
初當班主任的年輕人經驗比較欠缺。要想把工作搞好,提升效率,那麼比較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閱讀幾本有關班主任如何工作方麵的書籍。這類書籍,基本上都是有著豐富經驗的班主任,對十幾年,幾十年工作進行的總結。有些是其一生的心血的精髓。從其成功中可以獲得寶貴的經驗;從其失敗中可以吸取教訓,避免今後再犯。他們采取過的很多辦法,我們可以照看著學;致使他們失敗的方法,基本上可以不用。即便是非要嚐試一下,其失敗教訓也為我們敲響了警鍾,采取的過程中一定要小心謹慎,避免失敗重現。
這些年,我曾閱讀過有關班主任工作的書有十幾本,其中閱讀次數最多的就是《班主任》這本書了。
此書是蘇聯的恩·伊·包德列夫編寫的。根據1955年莫斯科俄文第二版人民教育出版社譯出,於1956年9月出版發行,至1980年3月第10次印刷時,發行量已突破了156700冊。全書共計30萬字。
此書分成10章。
1.班主任的意義和工作內容。
2.對學生的研究。
3.班級中學生集體的組織和培養。
4.班主任提升學生學習成績的工作。
5.班主任對學生自覺紀律的培養工作。
6.班主任與班上少年先鋒隊和共產主義青年團組織的協調工作。
7.學生課餘活動和公益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8.班主任對學生家長開展的工作。
9.工作的計劃安排和考察。
10.增強班主任的業務水平。
10章共分成46節。
比如第1章又分成4節。
1.蘇維埃學校最重要的工作內容是青年一代的共產主義教育。
2.班主任是整個班級學生的教育和教導工作的組織者。
3.班主任工作的目標和基本任務。
4.對班主任的要求——青年一代的教育者。
又比如第4章班主任提升學生學習成績的工作,編者分為5個小節。
1.爭取達到優良的學習成績是班主任最重要的工作內容。
2.班主任為了提升班上學習成績對學生集體開展的工作。
3.班主任為了提升學習成績對本班個別學生開展的工作。
4.班主任對科任教師開展工作的內容和形式。
5.班主任在提升學習成績方麵對家長工作的組織和內容。
我認為此書寫得最棒的就是提升學生學習成績的工作這一章。此章的第二三節我來回看了無數次,並加以了批注,很多話下麵添加了著重符號。比如,以下這些句子帶給我諸多方麵的啟迪。
班主任力爭讓學生為了增強知識質量和自覺學習的態度而奮鬥;他力爭在兒童集體當中,逐步形成關於學習的部分原則性問題的輿論。此類的某些問題是:麵對學習的責任心問題;學生之間的相互幫助;消除考試時作弊夾帶紙條的現象;消除在考試過程中暗示和抄襲的現象。在班級中對那些不愛學習的學生和那些隻知道珍惜自己的知識而不高興幫助同學的學生形成毫不妥協的環境。
開展班會的經驗表明,如果關於學習成績的問題是經過學生本人來進行討論的話,那麼,班會產生的效果就會有效地增強。
經常能反映出學習成績問題的牆報,對構成輿論來講也具有重要的意義。牆報是對本班學生成績培養集體責任感的眾多種手段中的一種。
講到學生之間的互相友好幫助時,應該重點指出此種學生共同工作的方法,不但有利於成績差的學生,同時也有益於成績好的學生。
取得優良成績大多數情況都是由學生是否熱愛學習以及他對學校的學科有無興趣所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