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組織和進行普通學校學生行軍、旅行、遊覽工作條例。
7.有關正確安排教學教育工作的建議書。
8.中小學學生標準規則。
9.評價普通中學學生品行的規則。
10.對學生實施獎懲措施的建議。
我本人認為此《手冊》與《班主任》相比,其利用價值更加突顯一些。而對理論方麵的演繹,不說明問題的議論方麵少了一些。加上二者的出版時間上相差了24年,因此,很明顯《手冊》的時代感更加濃重一些。
當然,我國也有一些有關班主任工作經驗的專輯和如何做好班主任一類的專著出版發行,其中也有《班級教育管理學》等理論性較強的專著出現。我的書架中就放著有十幾本國內出版發行的關於班主任的書。其中我認為實用性最好的就是《新編中學班主任工作指南》。
此書編寫者是遼寧師範大學、浙江師範大學、山西師範大學、河南師範大學的一些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共同合作的成果,經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審閱了初稿,並提出了有關的修改意見,擬定並題寫了書名。由中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會理事長、教育界的老前輩於北辰同誌為該書撰寫了序言。此書是由遼寧教育出版社於1988年5月出版發行的。
《新編中學班主任工作指南》全書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為班主任工作總論;第二章為思想政治教育指導;第三章為學習指導;第四章為體育、美育、勞動教育指導;第五章為生活和課外活動指導。
此書以中學班主任的實際工作為出發點,重點放在目前中學生的現狀上,廣泛運用了教育心理學、管理學、美學、行為科學等科學理論來進行研究。力爭真實地體現出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商品經濟條件下及改革開放的大趨勢帶給中學新的思想、觀念的問題,從而探索培育有理想、有道理、有知識、有紀律的現代社會人的新方法和新渠道。
此書五章共計80個問題,第一章為9個問題:
1.班主任的作用和地位。
2.班主任的工作內容和職責。
3.班主任的工作守則。
4.班主任的思想觀念和道德素質。
5.班主任的能力水平及其培養。
6.班主任的性格及其道德修養。
7.班主任與校長、科任教師及其他方麵的關係。
8.班主任要建立正確的學生觀。
9.評估班主任的工作。
講到關於班主任的任務時,書中指出:“依照目前我國教育方針的要求,班主任的基本任務就是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麵得到全麵發展。
班主任的工作內容比較繁重,其工作責任非常重大。總結起來其主要工作任務包括下麵6部分:
1.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把班級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好。
3.引導學生努力學習,關懷學生身體健康。
4.引導學生開展團隊活動。
5.引導學生開展豐富的課餘活動和業餘生活。
6.協調不同方麵對教育的影響。
同40年前蘇聯所出版的《班主任》的五方麵任務相比較,任務增加了一個方麵。而在表述上也更加與我國國情相符,更加簡潔明了。
本書與上麵為大家介紹的兩本書的差異之處就是:將班主任工作原則列為單獨一章。《新編中學班主任工作指南》對中學班主任提出了六方麵的原則:目的性與方向性原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正麵教育與自身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尊重關懷與嚴格要求相結合的原則;構築教育與改造教育相結合的原則;教育的連續性與整體性原則。在我國,還有一本有關班級管理的理論著作更深入地總結概括了八項原則,由此看來,擅長概括總結出一些原則,是一些中國研究者的特征。
有一些中國研究者,在對班主任應該具有的能力素質方麵上,常常是提得又高又玄,高不可攀,不切合實際,不但像我這樣的人做不到,優秀班主任同樣達不到,實際上就連現任的國務院總理也無法擁有某位專家所要求的班主任應該具有的能力素質。《新編中學班主任工作指南》中所寫道的主任應該具有的四種能力就與實際比較吻合,書中寫道的四種能力是:知曉研究學生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能力;教學能力;組織管理能力。
在講到班主任應該具有的性格時,此書講道:實際生活當中的教師,包括班主任在內其性格都是各式各樣,千差萬別,我們針對班主任的性格隻可以提出一些基本的要求:①班主任性格的情緒特點應該是內斂的,不衝動的,不喜怒無常的,是比較理智的。②班主任性格的意誌特點,應該是堅毅果斷、敢於麵對挑戰的特點。③班主任性格對實際環境的態度的特點,指人在對待各種社會關係時所體現出來的性格特點。比如對社會、對集體、對別人的態度;對本人、對事業、對學習的態度等。那麼班主任對社會、集體、別人的態度的主要特點應該體現出正直、誠實、富有同情心和正義感等。班主任對自身的態度應該體現出自信、自強、自尊、自愛,且嚴格要求自己。而班主任對事業學習的態度應該體現出是勤勉、認真、負責、細致,且富有創新精神。這些主張,我認為既不苛刻,又非輕易就可以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