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爭勝難為休,足踏平地看始愁。
宋代王禹僻和歐陽修等詩人也有吟詠秋千的詩句。從唐宋至元明清各朝,無論是宮廷內苑,還是庶民百姓,到清明節都立起秋千架,以蕩秋千為遊戲。蕩秋千就同放風箏一樣,成了我國春季一項婦孺皆宜的傳統遊樂活動。
蕩秋千,作為一種遊戲,形式簡便自由,可立可坐,時間可長可短,可一個人蕩,也可兩人對蕩,在融融的春光中,登上秋千在空中悠然飛蕩,真使人有飄飄欲仙之感。
寓意吉祥的“風箏”
風箏真正的起源,現在已無法證明。有些民俗學家認為,古人發明風箏主要是為了懷念世故的親友,所以在清明節鬼門短暫開放時,將慰問故人的情意寄托在風箏上,傳送給死去的親友。
風箏,古時稱為“鷂”,北方謂“鳶”。大多數的人認為風箏起源於中國,而後廣傳於全世界,是一種傳統的民間工藝品。實際上,中國最早出現的風箏是用木材作的。
春秋戰國時,東周哲人墨翟(公元前478—392年),曾費時三年,以木製木鳶,飛升天空……。墨子在魯山(今山東濰坊境內),“斫木為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這是說墨子研究試製了三年,終於用木板製成了一隻木鳥,但隻飛了一天就壞了。墨子製造的這隻木鷂風箏,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風箏。約紀元前三百年左右,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年。
直至東漢期間,蔡倫發明造紙術後,坊間才開始以紙做風箏,稱為“紙鳶”。因此可以推斷,中國風箏已有兩千年以上曆史了。
中國的風箏曆史悠久,從傳統的中國風箏上到處可見吉祥如意和吉祥圖案的影子。在漫長的歲月裏,我們的祖先不僅創造出優美的凝聚著中華民族智慧的文字和繪畫,還創造了許多反映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以及寓意吉祥的圖案。它通過圖案形象,給人以喜慶、吉祥如意和祝福之意;它融合了群眾的欣賞習慣,反映人們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滲透著我國民族傳統和民間習俗,因而在民間廣泛流傳,為人們喜聞樂見。
有著三千多年曆史的風箏,一直融入在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受其熏陶,在傳統的中國風箏中,隨處可見這種吉祥寓意之處:“福壽雙全”、“龍鳳呈祥”、“百蝶鬧春”、“鯉魚跳龍門”、“麻姑獻壽”、“百鳥朝鳳”、“連年有魚”、“四季平安”等這些風箏無一不表現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吉祥圖案運用人物、走獸、花鳥、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以民間諺語、吉語及神話故事為題材,通過借喻、比擬、雙關、象征及諧音等表現手法,構成“一句吉語一圖案”的美術形式,賦予求吉呈祥、消災免難之意,寄托人們對幸福、長壽、喜慶等願望。它因物喻義、物吉圖案,將情景物融為一體,因而主題鮮明突出,構思巧妙,趣味盎然,富有獨特的格調和濃烈的民族色彩。例如一對鳳鳥迎著太陽比翼飛翔的圖案,稱為“雙鳳朝陽”,它以豐富的寓意、變化多姿的圖案,體現了人們健康向上的進取精神和對美好幸福的追求。
中國吉祥圖案內容豐富,大體有“求福”、“長壽”、“喜慶”、“吉祥”等類型,其中以求福類圖案為多。
求福
人們對幸福有共同的追求心理。蝙蝠因與“遍福”、“遍富”諧音,盡管它形象欠美,但經過充分美化,把它作為象征“福”的吉祥圖案。以蝙蝠為圖案的風箏比比皆是,如在傳統的北京沙燕風箏中,以“福燕”為代表,在整個硬膀上,可以畫滿經過美化的蝙蝠。其他的取其寓意的風箏有:“福中有福”、“福在眼前”、“五福獻壽”、“五福捧壽”、“福壽雙全”、“五福齊天”、“五福獻壽”等,周代《洪範》篇載“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攸好德”謂所好者德,“考終命”謂善終,不橫夭。按五福寓意,福已包含富和壽。其他的求福吉祥圖案還有“魚”和“如意”(如意原是竹木製的搔杖,專搔手夠不到的地方,因能盡如人意而得名)。與此有關的吉祥圖案與風箏有:“連年有魚”,“喜慶有餘”,“鯉魚跳龍門”,“百事如意”,“必定如意”,“平安如意”等。
長壽
古往今來人們都希望健康長壽。寄寓和祝頌長壽的圖案很多:有萬古長青的鬆柏,有據說能享幾千年壽命的仙鶴及色彩繽紛的綬帶鳥,有據說食之可以長命百歲的“仙草”靈芝和能夠使人長生不老的西王母仙桃等。追求和表達長壽的“壽”字有三百多種字形,變化極為豐富。源於佛教的“萬”字紋樣,寓“多至上萬”之意。在沙燕風箏中,腰部的圖案就多為回轉“萬”字紋樣。與此有關的吉祥圖案與風箏有:“祥雲鶴壽”,“八仙賀壽”等。
喜慶
表達人們美好、愉快、幸福的心情。喜字有不少字形,“喜喜”是人們常見的喜慶圖案。喜鵲是喜事的“征兆”,風箏中有“喜”字風箏,“喜喜”風箏等,與此有關的風箏和吉祥圖案有:“喜上眉梢”,“雙喜登眉”,“喜慶有餘”,“福祿壽喜”,“雙喜福祥”。喜慶圖案頗具情趣的還有百蝶、百鳥、百花、百吉、百壽、百福、百喜等圖案,如“百鳥朝鳳”。寓間美滿婚姻、夫婦和諧有鴛鴦圖案風箏等。
吉祥
龍、鳳、麒麟是人們想象中的瑞禽仁獸。龜在古代是長壽的象征,後來以龜背紋代替。特別需要強調的是關於龍的話題,中國是個尚龍的國家,在我們國家裏龍是有著特別的意味,龍有著鹿的角、牛的頭、蟒的身、魚的鱗、鷹的爪的神奇生物,被視為中華古老文明的象征。以瑞禽仁獸及其它物象構成的傳統吉祥圖案有:“龍鳳呈祥”,“二龍戲珠”,“彩鳳雙飛”,“百鳥朝鳳”等。中國傳統風箏——龍頭蜈蚣長串風箏,尤其是大型龍類風箏,以其放飛場麵壯觀,氣勢磅礴而受人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