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抒情文(2)(1 / 3)

依戀如昔

佚名

春風吹散了嫣紅翠綠,卻扯不斷綿綿往昔;歲月斑駁了朱門高牆,卻帶不走依依深情;時光模糊了往日記憶,卻掩不住戀戀不舍。

韶光流逝,菡萏香消,可我對故鄉依戀如昔。

幫你學技法

小妮子@you:開篇獨特,增加文章韻味。在文章開篇我們也可學作者運用三個結構相同的擬人句展開全文,表達自己的感情,為全文打下一個情感基調。

深深依戀隨風吹入故鄉重重矮山之中。沿著公路行進,層層落葉掩住昔日鄉人登山踩出的道路。這道路上曾印下多少深深淺淺的腳印,發生過多少故事。

那是楊梅成熟的時節,顆顆豔紅飽滿的楊梅掛滿枝頭,讓人垂涎欲滴。爺爺用他的大手拉著我的小手,帶我走在這山間小道上。我從地上拾起一顆爛楊梅,被上頭冒出的白色小蟲嚇得哇哇大哭。爺爺忙說:“乖,不哭。”他伸手摘下一顆楊梅喂入我口中,酸甜的滋味直滲入我心底。那天我直吃到牙齒酸麻,鮮紅的楊梅汁流得滿身都是才肯罷休。從此,故鄉也停留在我的牙根和衣袖上,一憶起那酸甜,絲絲甜蜜滋長在心頭,依戀如昔。

那陣風撩撥不休,纏繞盤旋於故鄉舊宅的小巷,依戀如昔。夏日的傍晚,稀疏的星子伴著一輪明月高掛於夜空。街坊都拉椅拖凳來到這巷口靜坐,人人手持一把蒲扇,捕風驅蚊皆宜,大家閑拾一些家常或軼事,一茬接一茬,好不熱鬧。不遠處池塘裏蛙鳴聲聲,那巷口吹出的風將鄉語吹散入夜空,吹入我的耳朵,吹入腦中,填滿細密起伏的溝、裂、回,從此無計可消除,唯有依戀如昔。

幫你學技法

米米拉@you:敘事與抒情相結合,讓情感更動人。簡單記敘某個特殊的場景,並表達自己的情感,這樣情感就能在敘事中得到升華。

多少年後,多少個相同的夜晚,那陣風,那輪月又入夢來,引出我深深鄉情。“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這月究竟是有情抑或無情,讓此夜思鄉之人夢斷愁腸。“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月應當是有情,讓遠在天涯的遊子能憑這縷幽光掛念著故鄉。

故鄉,月亮也應這般美好。夜複一夜的這般月照,將鄉思刻得更深,深入骨髓,因此無論歲月如何無情,如何一去不回,如何飛速流逝,人們對故鄉依舊依戀如昔。

綠葉離開了枝頭,但對根的深情不會消失在風中。天下的遊子啊,為了人生,為了輝煌,駛離那最初棲息的港灣,但依戀如昔,不曾淺淡。

“不怕天涯海角,豈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視線裏。”那月,那風,帶著故鄉的韻味,永遠被我珍藏在心中。

依戀如昔,這鄉情亦將會支撐我走向更遠的前方。

幫你學鑒賞

作者用平實的、富有情感的語言敘述了故鄉的點滴,表達了自己一腔熾熱的鄉情,情感濃鬱、真摯,打動人心。作者並不是一味地抒發情感,而是記敘了自己小時候發生的趣事,又寫了故鄉的舊宅小巷、故鄉的夜晚、故鄉的月亮……記敘時古典詩詞、現代詩歌順手拈來,增加了文章的詩情畫意,讓人深深沉醉在作者的文字中。

雨滴·漣漪

佚名

你知道什麼是“怦然心動”嗎?那是一種感覺,一種很微妙的感覺——心“撲通”一下,加快了它的工作速度,你卻不會覺得難受,而是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題記

太陽收斂了它的野心,依偎著有些暗淡的白雲;山巒拭去了它的濃妝,安詳地躺在輕紗般的白霧懷中;點點滴滴的雨珠褪去了羞澀的偽裝,以它的活潑可愛,勾起了兩對“情侶”的笑顏。

這一切的一切,都被那緩緩流淌著的江水,靜靜地看在它動人的眼眸中。它微微泛紅的臉頰,映著悄悄滲出的陽光,散發著動人心魄的光彩。雨滴扭動著輕盈的身軀,無聲無息地落入它的懷裏,激起了一層層漣漪,江水原本單調的波動,雖被漣漪擾亂,卻演繹出了自然的歌聲、美的樂章。

幫你學技法

貓小白@you:巧用擬人,讓文章形象生動。若在文章開篇便運用一係列的擬人句,賦予自然景觀以人的情感,文章一定會很美妙!

幫你學技法

馬賽克@you:展開想象,讓情感更加動人。展開想象,並借助想象表達自己的思考,抒發自己的情感,能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時間點點流逝,雨水滴滴消失,演出在不知不覺中已經結束。薄霧戀戀不舍地告別了山巒,隱去了它原本就縹緲的身軀;山巒無可奈何地抹著濃妝,替那孤單失落的人們尋找著歡顏與希望。太陽不知何時已如同嬰孩般沉沉地入睡;雲朵不再掩藏滿臉的憔悴,深情地望了眼安睡的太陽,帶著微微上揚的嘴角悄然離去。

江水望著眼前的情景,似乎冒出了一股淡淡的傷感。這時,不知從何處鑽出了一股春風,使原本已經平靜的江麵再次泛起了一片漣漪,讓人怦然心動!我站在窗邊,體會到清爽的江風撲麵而來,看到窗外的世界漸漸被黑夜籠罩,江麵上的漣漪卻依然清晰可見——為什麼?是因為那漣漪的舞動伴隨著七彩的燈光在熠熠生輝,還是因為在我的心中也泛起了一片漣漪與之相應?

我想,或許,蒼穹和雲朵並非情侶;或許,山巒和薄霧也非情人;或許,它們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四口之家;或許……它們仿佛在告訴我“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我們阻止不了什麼,但我們可以去創造、去珍惜——創造相聚的機會,珍惜相聚的每分每秒。

江麵上的漣漪已經消失,而我心中,那“撲通”一聲激起的漣漪,仍在一圈圈地擴散、擴散,溫柔地包裹住了我整顆心……

幫你學鑒賞

作者用優美動人的語言描繪了江麵上滴滴雨水和陣陣漣漪,在作者筆下,景致不再是沒有生命的,而是生機盎然,充滿了詩情畫意,處處讓人感受到蓬勃旺盛的生命之美。作者能將筆下的景物表現得生動富有靈氣,暗藏獨特的情韻,主要是因為其運用了“寓情於景”的寫作手法,還大量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結尾處情景交融,作者歸納了文章的主旨,將立意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讓人讀後回味再三。

彼岸流年

淺晨

冬天的清晨,太陽升起。窗簾已無法遮掩住陽光,我拉開淡黃色的窗簾,陽光充斥著整個房間,細碎的塵粒在空中笨拙地飛舞,仿佛小心翼翼地觀察著陌生的世界。金色的陽光灑在人身上,暖暖的。

幫你學技法

葉冰倫@you:細膩描景,表達心中細膩的情愫。我們在寫作時,可以由寫景開始,細致地描繪當時的情景,並表達自己心中的情感,做到情景交融。

冬日的早晨,霧未散盡。看到輕紗一樣的白,一種迷惘在心頭滋生,我想將它看清,它卻躲進了霧中。

此時,我好似在浩瀚的大海中泛舟,尋找流年的彼岸。海浪拍打著海岸,一層又一層,使我看不到也摸不到。

迷惘在心底蔓延,我翻開塵封的記憶,一頁又一頁翻過去,從一開始的模糊,到後來的清晰。

變了,時間變了,地點變了,同學變了,就連自己也變了。我離開了生活了14個燦春、酷夏、淒秋、寒冬的地方,來到這個陌生又讓人感到害怕的地方。這地方顯得是那麼寒冷,這種寒冷使我的靈魂顫抖著,心靈抽泣著。昔日的快樂追逐著時間離開了我,往日的幻夢也跟著光陰的腳步遠離了我,過去選擇將我拋棄,可我沒有抱怨,因為誰也無法經得起時間的洗禮。

揚起心靈的帆,登上回憶的船,在茫茫的生命海洋中,尋找流年的彼岸,尋找流逝的昨天。

我對擦肩而過的時間無動於衷,努力向前,尋找彼岸,任時間平淡枯燥地過去一天又一天。漸漸地,我倦了,開始在夜裏失眠。我思索著,思索著,猛然發現,不經意間流逝了許多個昨天。

散了,霧散了,保護它的霧散了。隱約的身形漸漸顯現,原來那種迷惘是孤單。

將我包圍的霧也散了,我終於發現,隻要自己的心沒變,夢想沒變,其他的發生改變又有什麼關係呢?何必太在乎美麗的昨天,隻有認真對待了今天和明天,才會有更多值得回憶的精彩,太在乎昨天,留下的隻是無聊的片段。

時間流逝,我發現彼岸的花早已凋謝,驀然回首望去,看到的是無邊無際的大海。

幫你學鑒賞

幫你提個醒

小妮子@you:作者點明那種迷惘是孤單的感覺,但並未對孤單進行詳細描寫。若在此稍加筆墨描寫孤單是怎樣一種感覺,文章立意將更深刻。

本文思路清晰,語言優美。作者以冬日晨景引出自己的情愫,接著打開塵封的記憶,回想過去的點點滴滴,逐漸尋找自己的內心世界和曾經的自己。難能可貴的是,作者沒有停留在對昨日的眷戀上,而是發現隻有認真對待今天,才能使明天更精彩,頗有積極意義。作者在文中運用了比喻、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用細膩優美的語言對自己的內心世界細細描繪,使得文章內容極富感染力,讓讀者獲得閱讀的美感。

感動

佚名

幫你學技法

貓小白@you:描寫味覺,讓文章更具魅力。我們要表達某種情感,可以寫寫味覺,文章將別具韻味。

歲月伴隨著我的成長悄悄流逝。我生活在一個很平凡的世界裏,好像一切都理所當然。細細品味生活,我才發覺走過的那些日子裏有淡淡的酸,有絲絲的甜,還有不經意就溜走了的感動……

春雨·折疊傘

年輕的春,動不動就掉眼淚,上午還陽光明媚,到了中午偏偏下起毛毛細雨。我與亭商量著是衝出去吃飯還是坐在教室裏等雨停。

“我實在餓了,反正雨又不大,衝出去算了。”我作出最後的決定。

我的聲音不大,但坐在前排的男生還是聽到了,他轉過身來很滑稽地看了我和亭一眼,慢悠悠地說:“女孩子動不動淋雨容易生病,動不動生病容易老,老了就……這樣好了,本人這裏有一把折疊傘供你們暫時租用,先拿去吧,租金全免!”

我與亭相視而笑:“你呢?”

“唉,淋回家唄!”他說完竟真的抓起書包衝下樓去了,隻剩下我和亭,還有那把黑色的折疊傘。

“其實,我們班的男生蠻可愛的。”吃飯時,亭突然對我說了這樣一句。

我點點頭,詭秘地問她:“感動了?”

暑假·電話鈴

酷熱的夏天,烤得我心情煩躁。我悶在家中聽知了不停地吵鬧,想想暑假已過了三分之一,我的假期作業卻什麼也沒做。

晚上,一家人正在看電視,電話鈴聲驟然響起,媽媽很嚴肅地接完了電話。我有所覺察,小心翼翼地問:“是誰的?”

“你的班主任!”——果不出我所料。

媽媽仍舊看她的電視,我試探地問:“老師說了啥?”“他說你這回期末考試有進步,要你暑假抓緊時間,還說你很有後勁兒。”

我悄悄走回自己的房間,扭開桌上的台燈,淡淡的橘黃的光灑在書本上。我拿起筆,心中有些許感動,我想:“衝老師的話,不學好就不姓趙了!”

媽媽在客廳裏詫異地喊:“你不看電視了?”

“嗯,不看了。”

秋風·風鈴

秋的腳步近了,我把風鈴掛在門上,常常聆聽秋風走後留下的清脆聲響。

某夜,我擁毯而眠,到半夜竟被凍醒了,伸手一摸,原來身上的毛毯不翼而飛,正待起來尋找,突然聽見風鈴的微響——門開了。我趕忙擺個姿勢假裝熟睡。

一會兒,我聽見媽媽的歎息,繼而感到身上一陣暖和——嘻嘻,毯子又回來了。我偷偷把眼睛眯成一條縫,隻見媽媽拉開門走了出去,留下風鈴微弱的響聲。

“睡了嗎?”爸爸問。“睡了,又把毯子踹到地上了,這孩子,連睡覺都不老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