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中考點津(2 / 3)

(二)關於選材

作文的選材基本要求是:真實、典型、新穎。“真實”並非是一定要在生活中發生過的,而是指這個材料要符合生活的真實,也即符合生活邏輯;“典型”是指所選材料要最能體現文章中心主題;材料除真實、典型外,還應力求新穎:新人、新事、新情況、新風尚、新觀點、新認識、新經驗等,讓讀者耳目一新。

作文選材的基本方法有:

方法一:融入自我。即以自我的生活閱曆、人生體驗為基礎進行選材。由於是自己的親身體驗,往往也是獨特的、富有個性的、新鮮的。另外,中考作文有一個基本要求就是寫出真情實感。如果選擇自己的經曆、體驗來寫,也往往容易寫出真情實感,寫出彩來。如我市2007年以“鼓勵”為話題的中考作文《女孩不哭》就是一篇典範之作。

方法二:關注時事。現實生活本身就是豐富多彩的,新事物、新問題、新現象每時每刻都會層出不窮,這些都是我們寫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方法三:投入曆史。即以曆史人物、事件為基礎進行選材。

方法四:改編故事。平時在課內、課外閱讀中,我們接觸到了許許多多的故事,其中不少故事還觸動了我們的心靈,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寫作時,這些故事也都可以作為我們的材料,除了議論文中用作舉例論證的事例外,我們也可以在記敘類文體中對這些故事進行改編。考生當中,有不少這方麵的優秀作品。

另外,如何在選材上出奇製勝,言他人所未言,選他人所未選呢?這便如同裁縫做衣,選料必要經幾關。作文想選出精巧合適的材料,也必須經過“放棄—選擇—再放棄—再選擇”的過程,要放棄那些“你有我有大家有”的材料。避免材料“撞車”,方法其實很簡單:當你拿到作文題時,馬上想到的材料不要寫;稍加思索後想到的材料,最好也不要馬上寫;你應該靜下心來自我掂量一下,自己要寫的材料別人熟悉不熟悉,有多少是屬於自己的,一定要突出自己的體驗、自己的發現。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是刻骨銘心的生活,才是妙趣橫生的故事,才是震撼心靈的情感。

選材出新的方法有:推陳出新、與時俱進、移花接木、放飛想象、同類聯想、逆向思維等。中考中要靈活選用。

萬紫千紅總是春

——2009年邵陽市中考作文點津

一、試題回放

下麵兩道作文題,請任選一題寫作。

文題一:誰也沒想到

文題二:閱讀下麵詩歌,按要求作文。

當我們走向枝繁葉茂的五月/青春就不再是一個謎

向上的路/總是坎坷又崎嶇/要永遠保持最初的浪漫/真是不容易/有人悲哀/有人欣喜/當我們跨越了一座高山/也就跨越了一個真實的自己

請以“跨越”為話題,自選角度,自擬題目作文。

要求:①文體不限,不少於600字。②注意聯係生活,寫出真情實感。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④卷麵整潔,字跡清楚。

二、試題解說

2009年中考作文命題,仍然是“二選一”的形式,表達了命題者“遵循語文課程標準理念,減少對學生的寫作束縛,努力營造寬鬆的考試環境,為學生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的良好意願。而兩個題目本身,更體現了語文課程標準對“寫作”教學的目標要求,即:一、寫作要感情真實,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二、要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意地表達;三、根據表達的中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後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運用聯想和想象,豐富表達的內容。命題作文“誰也沒想到”看似平凡,實則內涵豐富,耐人尋味;每個考生都有話可寫,有事可寫,“考題麵前人人平等”;可要寫出優秀文章,又絕非易事。沒有多姿多彩、各具個性的生活積累,沒有神思飛揚的聯想和想象,沒有敏銳深廣的思索探求,便難以“妙筆生花”。而以一首小詩為材料的話題作文“跨越”,則既通俗易懂樸實無華,又寬泛地規定了寫作範圍——“跨越了一座高山,也就跨越了一個真實的自己”。而“文體不限”,更可以充分發揮考生個體的寫作特長,展示自己的寫作才華,讓莘莘學子“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三、寫作指導

考場作文是有技巧可言的。首先,扣題、點題要切記在心。無論命題作文也好,給材料作文也好,話題作文也好,都要在寫作時適時、適度、適當地扣題、點題,否則,就很難得高分。文章中一處都沒有出現“誰也沒想到”或者“跨越”的字眼,就是寫得再好,也叫沒有點題、扣題,就像人沒有眼睛一樣,絕不會是“美人”。沒有點題、扣題,就是“偏題、走題”,就會“下筆千言,離題萬裏”。還要注意的是,一定按規定的題目寫,不能自以為是,“另起爐灶”,自己給自己定一個題目來寫。已經有兩個題目讓你任選一個寫了,你偏偏要違反規則,那怎麼行?自然是“自作自受”得低分了。其次,一定要按“寫作要求”寫。例如要求“不少於600字”,你就一定要寫到標有“600字”的地方,才算是一篇符合字數要求的文章。要求“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你就不能寫出你的真名、真校、真地方,否則,就會扣去冤枉分。要求“卷麵整潔,字跡清楚”,就一定要避免亂塗亂寫,就要打好草稿,盡量使卷麵清楚整潔。再次,要充分發揮聯想和想象,選用好寫作素材。既要善於聯係現實生活,采擷生活中的材料,也要善於回顧學過的課本知識特別是課文中大量的名家名作、詩詞美句、軼聞故事。要知道往往一篇文章中隻要有恰到好處的詩文佳句,就會“滿篇生輝”“錦上添花”。此外,講究文章結構的合理和精妙,錘煉語言,靈活運用多種修辭手法,也是很重要的技巧,在此不再贅述。

四、專題點津——審題、立意

寫好考場作文的基礎,就是準確理解和把握題目的深刻含義,從而精確鮮明地定好中心。2009年中考作文,其審題和立意尤顯重要,所以,審題的功夫一定要下足。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就是這個意思。題目“誰也沒想到”中,當然不是“我、你、他”,而是“人們、大家、任何人、所有人”,而“沒想到”自然指的是“出人意料的結果或者既成事實”。這樣的結果或既成事實,在世界上,在我們生活中,不說司空見慣、俯拾皆是,也是時時有,處處有的。如:誰也沒想到,中華文化如此博大精深;誰也沒想到,愛的力量如此偉大和永恒;誰也沒想到,天生的殘疾兒成了令人羨慕的大學生;誰也沒想到,貌似壞蛋令人厭惡的人卻是一個非常善良有愛心的青年;誰也沒想到,堂堂的反貪局長居然是厚顏無恥、滿身銅臭的大貪官等。還有人們沒有想到的:共產黨的小米加步槍打敗了國民黨的飛機大炮;輪椅上的霍金成了著名的物理學家;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拯救了全人類;青藏鐵路創造了世界鐵路建設的奇跡;“神舟”飛船圓了中華民族的飛天夢;北京奧運會的成功充分展示了中國的強大,如此種種,古今中外,不一而足。把握了題意,有了豐富的素材,提升文章的主題思想就水到渠成了:讚美親情和愛;提示人們不能以貌取人;歌頌祖國和民族,弘揚中華精神,學習科學家的情懷,讚頌決心為祖國而奮鬥的品德。話題作文“跨越”,也需要對“跨越”一詞有所斟酌:“跨越”的本意是“越過地區或時期的界限”,而在這裏應理解為“戰勝”或“克服”,也就是說要戰勝挫折,克服困難。而“挫折”和“困難”包括了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在曆史長河中,在現實生活中,無論個人、家庭、國家、世界,都存在著困難和挫折,甚至危機重重,自然,也就有很多很多勇於戰勝和克服挫折、困苦的人和事。身體的缺陷、身心的痛苦,需要“跨越”;友情和親情中的障礙,需要“跨越”;家庭矛盾衝突,需要“跨越”;同理,國家和民族以至世界上的諸多難題,需要化解和“跨越”。當然,有些東西卻是不能“跨越”的,例如,做人的基本原則、道德底線等。跨越了障礙,戰勝了挫折,克服了困難,世界就進步了,而“跨越”是需要百折不撓的意誌和一往無前的精神的——這就是本文的主題意義所在。

審題是作文的第一步。這一步邁得正確與否,直接關係到作文的成敗。那麼,我們在麵對作文題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麵:一、揣摩命題意圖;二、分辨文章體裁;三、明確選材範圍;四、把握題意重點。在具體的審題過程中,可以運用諸如滿足要求法、掌握重心法、添加因素法、大題小做法、虛實錯位法、逆向思維法等審題方法。

古人雲:“意猶帥也。”一篇文章質量之高低,價值之大小,衡量的關鍵尺度在於“意”是否恰當。可見,立意是文章成功的基本保證。作文中的立意注意“四字原則”,即“明、準、深、新”。明,是指文章的主題要集中,中心思想要明確,不能多中心或中途轉換中心;準,是指立意要準確,思想觀點要正確,積極健康,能真實客觀地反映社會生活;深,是指題意的開掘要深,要抓住事物的本質,做到以小見大,見微知著,以凡人小事表現深刻的主題;新,是指文章要有新意,使人有新鮮感、現實感,麵向實際,張揚個性,富有生活氣息和時代精神。

審題、立意不是隻言片語就能講深講透的,要求我們的考生在平時作文中勤加練習,考場上長於發揮,相信能寫出高分文章來。

為有源頭活水來

——2010年邵陽市中考作文點津

一、試題回放

下麵兩道作文題,請任選一題寫作。

文題一:有你真好

文題二:心中的(彩虹、夢想、煩惱……)

要求:①如果你選擇文題二,請把題目補充完整後再寫作。②卷麵整潔,字跡清楚。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④文體不限,不少於600字。

二、試題解說

近幾年來,邵陽市的中考作文命題有一個共性,那就是體現語文課程標準理念,體現課程標準對“寫作”的目標要求。既利於學生學業水平檢測,又利於高一級學校選拔人才。降低審題的難度,摒棄天花亂墜般地胡謅亂說;培養誠實的文風,培養學生觀察社會與生活的能力;側重於考查學生的寫作功力,而非審題能力,讓學生有話可寫,有事可寫;將學生關注的視角拉向社會,強化學生在社會生活中的角色意識,重視熏陶感染學生的心靈,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體現語文學科人文性的特點。這些,一直是命題者的追求。2010年的兩道作文題,命題者以“生”為本,匠心獨運,限製與開放並舉,引考生生活中的“源頭活水”,澆開考場作文園地的朵朵奇葩,讓人直呼:有“你”真好!具體表現為:

一、二選一的作文命題模式,保持了邵陽市中考作文的基本風格,在一定程度上照顧到了各位考生的利益。

二、重視學生自我體驗,“我手寫我心”。讓考生敘寫真實感受,表達真切體驗,體現新課標對語文教學的總體精神要求。

三、減少寫作束縛,為學生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兩題沒有什麼審題障礙,其文體相對確定,選材範圍寬泛,考生有話可寫。

四、暗含熏染思想的功用,達到情、事、理三者的交融。

三、寫作指導

(一)關於文題一的寫作

“有你真好”的命題,考生有話可寫,有情可抒,有感可發,關鍵是文章要出彩、有特色。

1.準確理解題意

“有你真好”盡管隻有四個字,但內涵豐富,命題意圖明顯。審題時要注意開放中的限製。命題中“你”是寫作對象,寫作主體。“好”是立意的準則,選材的方向。文中的“你”,既可以來源於現實生活,也可以擷取於精神世界。這個“你”,可以是在生命曆程中很重要地能夠影響到心靈的某個人,也可以是集造化之靈氣的秀麗的山水,也可以是生活中可以與之傾訴交流的動物,也可以是積蓄了一段美好生活經曆的特殊的時段,也可以是經曆了一段磨礪的艱難歲月,還可以是一本對自己來說,能找到精神力量的、能洗滌靈魂的書籍,還可以是促使自己成熟傳遞新的理念的某個網頁……可以寫的素材太多了。在審題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文字改造法,將文題變換,如“有母親真好”,“有朋友真好”,“有挫折真好”等或“因為有了挫折,我越發堅強”“書本,因為有你,我不再空虛”等。

寫作就是一次心靈之旅,在這次旅程中,是頹廢情緒的潛滋暗長,還是健康思想的萌發啟迪,全在乎立意的過程。我們一定要帶著一顆感恩之心去寫作,因為“真好”兩個字可以觸動我們考生心中最柔軟的部分。什麼叫“好”?不是簡單地讓人吃飽穿暖就叫好。這個“好”,是一種在特殊的境地下,得到了急需要的生活上的幫助,或者是在內心貧瘠的土地上,一起種植精神花朵的那份扶持,或者是借助一個溝通的平台,使自己的所思所想與之交流,從而獲得精神上的愉悅與升華。

總之,要將自己的思維與生活的空間進行架接,經過回憶與再創造,選取最熟悉的、記憶最清晰的、感受最深刻的材料來寫。

2.精心選擇材料

材料是為主題服務的,是文章的主體。既然如上段所說,選材範圍廣泛,那麼,在具體的寫作過程中,就要從多方麵多角度選取典型材料,避免材料的單一或泛濫。中考作文具體、典型的材料選擇以不超過三個為宜。多了,詳略不當,反而有損主題的表達;少了,文章顯得單薄無力,主題表達不充分。如寫親人、老師、朋友等,我們可以選擇對自己身心或對自己物質上、精神上的關心支持、滿足理解的材料,以表現主題;如寫書籍、挫折、難忘的經曆等,則要選擇對你人生產生巨大影響的方麵來寫,並且話題要集中,主題要統一,過程要具體,體驗要深刻。

如寫多個“你”,既要求有一個明確的中心,又要求從不同側麵選材。做到中心統一,材料各有側重。當然,具體寫好一件事,一次經曆等,也是可取的。

選材要避免平庸、老套。那些司空見慣、毫無意義的材料,應盡量不選,應從熟悉的生活中深思慎取,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

一些同學為標新立異,將視角觸及古人,這是選材上的創新之舉。但所寫人物、事件一定要與曆史相符,因為曆史是不容篡改的。你對這個人物必須有全麵深入地了解,不能張冠李戴或胡亂編造。沒有一定的文化積澱,不要去為求新而鬧出笑話。中考作文,時間、空間都有限製,還是求穩務實為好。

3.巧妙構思行文

縱觀近幾年各地中考優秀作文,不難發現,巧妙的構思行文,往往備受閱卷老師的青睞。本文情是經線,材料是緯線,經緯交織,構成優秀作文的框架。對本文的寫作構思,采用順應時空法、彩線串珠法、片段組合法、設置懸念法、對比襯托法等構思方法,無疑是製勝的高招。另外,巧妙運用題記、首尾呼應、排比段的結構等,也是獲取高分的法寶。

4.善用表達方式

“有你真好”,好寫,但又難寫。平淡的敘事,讓人乏味;一味地抒情,讓人感覺虛假;太多的議論,更是不足取。考場上,我們要善於運用多種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都可以靈活運用。做到敘事則清楚明了,有條不紊;描寫,則粗細有致,生動形象;抒情,則真切自然,有感而發;議論,則鮮明中的,恰到好處。這樣,才能使文章血肉豐滿,搖曳多姿。

(二)關於文題二的寫作

文題二是一道半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既有所限製,又可以開放。在選材、立意等方麵給了考生較大的選擇餘地,在審題上思考度較小,既便於考生發揮,又能避免宿構和押題。命題者同樣強調表達考生自己的生活經曆和獨特的情感體驗。“心中的”是文題的限製語。

如何寫好文題二呢?

1.善於“補”題

“題好一半文”,寫好半命題作文,補題是關鍵。題中所列各項,隻是一個參考,甚至隻是一個引子。考場上,在規定的範圍內要盡快打開思路,運用發散性思維,或者求異性思維。這就是說,麵對考題,先進行一番發散性思維,即跳出命題者提示的寫作對象進行廣泛地思考,想到很多很多。然後集中起來,分析比較,逐一篩選。選出最好寫、最熟悉、感受最深刻、最能表現個性體驗、思想意義積極健康的內容來補題。通過補題,把半命題變成稱心的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