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鎮班之寶”(1 / 1)

中學生天性好動,課內課外時有違紀現象發生。為了加強班級管理,打造紀律嚴明、學風濃鬱的優秀班集體,我決定在班上設立值日班長,每天安排一名學生輪流值日,協助老師對全班同學進行嚴密監控,多方位規範學生行為。

推選值日班長的時間到了,我提出了自己的設想,並且采取無計名投票的方法,結果王鵬等五人獲得了絕對多數票。王鵬平時表現不算好,有時還會“以大欺小”,這個結果令我頗感意外,不過,既然是“民選”,自然得尊重同學們的意見,於是第一批值日班長成功當選了。第二天,我從抽屜裏拿出一本絳紅色軟麵抄,在封麵上鄭重其事地寫上“違紀情況記載簿”幾個字,又翻開內頁指著事先精心繪製的一張張表格,交代王鵬他們一旦發現課堂上調皮搗蛋、課後追逐打鬧、作業不按時完成、打掃衛生不認真的行為都要記錄下來,以便老師及時處理。孩子們高高興興地走了。

第一周結束了。王鵬交上了“違紀情況記載簿”,於是,我按記錄對那些“本上有名”的學生展開批評,還將它作為違紀的鐵證通報了家長。因為有了這“違紀情況記載簿”,全班同學規規矩矩,班級建設似乎走上了正軌。

然而,一個月後,我發現班上出現了一些異常,不少同學縮手縮腳,委靡不振,失去了往日生龍活虎的表情,甚至看上去有些目光呆滯、行動遲緩,而另一部分同學則明顯有不滿情緒。可是不論我怎麼調查,就是沒有人肯說出實情。

不久,學校倡導學生每周寫一篇周記。這不僅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有效途徑,還能幫助老師摸清班級實際情況,於是我積極響應,明確要求同學們按照學校倡議寫周記,將一周來最有意義、最值得反思的事情真實地記錄下來。果然,每次我閱讀學生周記,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發現了許多過去不曾注意的現象和不該忽略的細節,周記幫助我在不動聲色間改進了工作。有一次,我讀到了韓笑笑寫的這樣一篇周記:

我們班有個“鎮班之寶”——違紀情況記載簿。它紅色的封麵,漂亮的模樣,然而它卻掌握在那幾個耀武揚威的值日班長手裏,成了人見人怕,誰見誰愁的武器。

請看這樣一個鏡頭:課堂上,同學們和老師配合得正“如魚得水”,某某值日班長忽然站起身,拿出“記載簿”嘩嘩地晃動,一次次警告大家要“安分守紀”,否則就要記錄違紀的同學名單。一堂好端端的師生互動課就這樣被攪“黃”了。請再看這樣一個畫麵:放學路上,某某值日班長忽然追上前麵的同學,低聲耳語了幾句,那同學便乖乖“就範”,掏出錢來買了一串糖葫蘆“孝敬”了事。當然,也有另外一種情況,明明有人破壞紀律、搗亂課堂卻偏偏不被記錄在“案”,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我們是哥們兒”。

本來陳老師設立“違紀情況記載簿”,是為了讓我們班的紀律變得更好,可是不想值日班長們仗著有尚方寶劍,官官相護,互相包庇,甚至敲詐勒索,同學們敢怒而不敢言,真正辜負了老師對他們的信任。依我看,學生思想問題還是要靠思想教育的方法來解決,這“違紀情況記載簿”實在是弊多利少。因此,我建議老師還是趁早收起這“鎮班之寶”為好。

我沒想到,自己絞盡腦汁想出來的這麼個治理班級的辦法,卻被“歪嘴和尚”念歪了,我又氣又惱。後來經調查,我驚訝地發現,王鵬等人得知要推選值日班長,事先做了“手腳”,許多同學迫於他們的“淫威”不得不將票投給了他們。這是我沒有想到的。

韓笑笑說得對,學生思想上有了狀況,應該用說服教育的方法來解決。麵對班級管理上存在的問題,教師如果僅憑“抓小辮子”“穿小鞋子”這種打擊壓製的做法來整頓班紀,恐怕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尊重學生的人格,建立良好的班級文化,才是班級管理的正途。“違紀情況記載簿”隻是膚淺的、表層的製約手段,它破壞了同學之間親密友愛、相互合作的氛圍,致使學生間相互懷疑,相互監視,甚至相互欺騙,形成不健康的交往關係。難怪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我們班氣氛緊張,往昔同學間融洽和諧的關係越來越淡化了。

謝謝你,笑笑同學!第二天,我悄沒聲息地收起了“違紀情況記載簿”,不久又依照程序罷免了王鵬的職務,選舉出新的班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