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4章 刮目相看(1 / 1)

小梁原本是個聰明能幹的孩子,隻是沉迷於遊戲太久,這一次他在老師和同學們的支持下當上了生活委員,心裏倍感自豪,也頗有些壓力。不久,小梁給自己製訂了一份《生活委員職責》,內容除管理班費開支,及時購買添置班級所需各項用品外,還包括定期檢查班級衛生用具,保持講台、電腦、投影儀的清潔衛生,甚至連關注天氣變化,提醒值日生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質量良好也都寫了進去。小梁是這樣寫的,也是這樣做的,他的工作開展得井井有條。

小梁發現擦黑板的同學值日馬虎了事,不夠認真,有好幾次預備鈴響了才匆匆奔上台擦黑板,弄得教室裏粉筆灰滿屋子飛,上課老師很是生氣。於是,他又製訂了擦黑板“行業標準”,規定值日生每節課一下就擦黑板,黑板擦後應完全看不到字跡。每日清理一次黑板槽,每周再用濕布清洗一遍,確保黑板無積塵,無汙垢。

這個“標準”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為了確保“標準”不折不扣得到落實,小梁帶頭擦洗黑板一周。小梁對同學的要求高,對自己的要求更高,同學們對他可謂心服口服,從此教室裏的黑板總是那樣整潔如新,再也沒有了積塵和汙垢了。

初三的學習生活無疑是緊張的,為了減少同學們緊張的學習情緒,消除疲勞,我鼓勵大家課間到綠樹成蔭的大道上散步,到涼亭草坪旁休息,周末或假期到風景秀麗、環境清幽的公園裏遊玩。可是這樣的時間畢竟短暫,突然,小梁想到了一個好主意,就是發動同學們在教室裏養花。

不多久,各種各樣的花卉就在我們班講台上、窗台上以及教室的角落裏競相開放了:金邊吊蘭、玉手觀音、杜鵑花、文竹、水仙、蘆薈……這些美麗的花卉,不僅帶給人回歸自然的感覺,也給人一種蓬勃向上的力量。

花養好了,小梁又和同學們一起自發組成了護花使者小組,澆水、鬆土、整枝,忙裏偷閑,其樂無窮。他們還在每一盆花上貼上標簽,寫上花的名稱,向同學們普及植物知識。

養花不僅營造了溫馨和諧的學習環境,使同學們在課間享受到了鮮花開放帶來的樂趣,還讓同學們有了學習之外的交流話題,更使大家對班級油然而生一種情愫。大家的心因為養花護花而走得更近了。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破窗效應”,是說有一扇窗戶壞了,如果不加以及時修補,那其他窗戶也會很快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碎。小梁也許並不知道這個理論,但他深知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

有一次,小梁發現別的班打掃衛生時因為圖省事,將垃圾偷偷倒在我們班教室外麵的角落裏,這不僅影響校容校貌,而且也汙染了環境。雖然學校三令五申明令禁止,但隨便傾倒垃圾的現象仍然時有發生,於是小梁每天放晚學後自覺當起了“環境監督員”,還在牆壁上貼上“此處禁倒垃圾”的警示語,經過一個星期的跟蹤和勸阻,這種久治不愈的不良現象終於消失了。

小梁由當初熱衷於遊戲的“網蟲”而成為熱心於班級事務的班幹部,難怪同學們對他越來越刮目相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