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1 / 2)

有熊人的野心,或者說姬蒼的野心巫澄一直都知道。他那樣的男人從古到今一直都不缺乏。隻不過有時候沒條件完成,於是湮滅於曆史中。有時運氣好,條件充分,便造就了史書上一行行豐功偉績的“大人物”。

母係社會,女人執掌下的政權通常帶著一種慢火烘烤的溫和感,如花族長、嬴族長、姒族長,她們求的是穩。當然也有鹽母那樣暴脾氣的,但若不是為了生存所逼,她也不會輕易挑起紛爭。男人執掌的政權則不一樣,他們天性好戰,進取心和掠奪心超過女人無數倍。

誰都想過得更好,女人或許還在考慮這個那個,男人已經迫不及待的亮出利爪。

“說到姬族,我很奇怪。”雖然這樣說有挑撥的嫌疑,但巫澄真的很好奇:“為何熊母如此信賴姬蒼?別的男人並不似他那般多事。”

嬴族長和花族長互相看了一眼,還是花族長開口:“熊母不曾生育女兒。”

呃?

經過一番解說,巫澄了解到,就如封建時代有的女人隻生女兒,生不出兒子,被戲稱“瓦窯”。熊母也成了這樣一位“倒黴”人士。不過她不是生不出兒子。她是隻生兒子,生了七個,直到再也無法懷孕,死活沒生出一個女兒。姬蒼是她的第一個孩子。

嬴族長歎息著說:“本來族長的位置並不是阿母傳給阿女。隻是姬蒼本人十分優秀,做事周到。族裏服氣他的人特別多,有熊一族的年輕人都聽他的話。可以說,若他是個女人,下任族長的位置定跑不了。”

花族長大約也觸動了心事,跟著唏噓:“這有什麼辦法呢。”

唯有巫澄鐵石心腸,半分不動容。開玩笑,父係文明留下的曆史記載裏,有才華有能力卻因性別被打壓,一生悲劇的女人不要太多。她就是有同情心也不會留給超一八零的鐵塔壯漢。

當然,兩位族長也就是口頭上感慨一下,說過了也就完了。

第二天,風西帶著燒炭的隊伍回來了。每個人都是滿臉滿手黑漆漆,明晃晃笑掛在臉上,好似一朵朵盛開的大波斯菊。

嬴族長迫不及待的試用了一下新燒的炭,感覺十分合心。東西到手她也就不再耽擱,中午不到就啟程回去了。

風族人也沒閑著,休息了兩天,參加秋末交易集會的隊伍就整裝待發。木炭自己還不夠用,就不帶了。肉類幾乎都做了臘味,沒有存餘。糧食也一樣。最後定下的貨物,隻有細鹽、草鞋、各色藤編籮筐,以及少部分雞蛋。

風族還是不夠富,糧食和肉都少,隻能靠稀罕物換回物資。臘味是肉,不能拿出去換。豆腐、豆漿不易運輸,旁人也不一定感興趣。雞蛋倒是很有市場,可惜一樣難以攜帶,再說數量也不多。唯一能拿出手的隻有細鹽。

這次是花族長帶隊,雲便留了下來。風西沒去,絮和勇都跟著走了。前者沒有成功懷孕,繼續“求種”。後者嘛……除了必要留下的警戒人員,幾乎所有的成年男人都不會錯過一年兩次的交易集會。原因大家都知道。

隊伍離開後,部落一下子安靜起來。每天雖然還有人不停外出,但以不像過去那樣繁忙。天氣寒冷,樹葉凋零。外界已經沒有什麼食物了。

最後一隻獵物宰殺完畢後,除了養雞的人家還能有一兩個雞蛋吃,風族人的碗裏已經斷了葷腥。寒冬還沒來臨,大家舍不得現在就吃後那些臘味。

過冬的食物全部分配完畢,巫澄自然也就沒了每日供奉。她也不打算現在動臘肉,葷食的來源依然有,隻是當地人沒發現而已。

“魚?”風西驚訝的反問,“那東西全身都是刺,沒有多少肉,還很難打撈。這個天氣,一旦落水很容易生病。”

巫澄比他還驚訝,居然因為魚刺就不吃魚(某人將捕撈難給忘了),太笨了吧!作為一個江南人,她十歲就能獨自吃刺最多的刀魚,味道鮮的掉舌頭!這件事巫媽媽每年家庭聚會時都要拿出來說,誇她靈巧。大家也都捧場,順便抱怨一下刀魚現在已經賣到了上千塊錢一斤,吃不起了。

“咱們去捕魚吧,用漁網。這時候魚正好吃的膘肥肥的。肉多著呢。”

“漁網?”這又是一個風西不知道的事物。

沒有船,大河下不了。小一點的河卻是沒關係的。巫澄不會打魚。但她有笨辦法。先織漁網,材料是麻繩。互相交錯打結。這是發動大家做的。風族人多,確定河裏有魚後,再在下遊築壩將寬闊的河道用石頭從兩邊堵起來。中間留一塊地方用網攔住。早上下網,晚上收。晚上下網,清晨收。一天兩次。她就不信一條魚捉不到。

似乎沒一件事開始都不會太成功。第一次收網,麻繩織就的漁網被水泡散了,大魚使勁鑽了出去。不過,這至少說明河裏有大魚不是?加固了漁網,再次放下去,位置和方向也做了調整,這回就好多了。隻是魚的數量不多,四五條。個頭大小也不一。種類巫澄更是不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