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讓孩子身心健康(二)(3 / 3)

友誼是愛情的橋梁,它們兩者之間是緊密相連的,這就需要青少年分清友誼與愛情的界限,千萬不能混淆。愛情是男女以性愛為基礎,以婚姻家庭為目的,相互愛慕的情感。愛情與結婚相聯係,最終要組成家庭,男女雙方要承擔相應的義務和責任。中學生思想、心理、經濟等各方麵均未定型,是不宜談戀愛的。

正確對待性信息。當代青少年生活在開放的信息時代,積極健康的信息似新鮮的空氣和陽光,而淫穢消極的性信息卻似毒氣。社會各界應幫助青少年提高鑒別能力,自覺抵製內容不健康的書刊和音像製品。

四、孩子的人身去全不家忽視

(一)意外傷害事故

意外事故指的是,由於家長對孩子保護不利或引導不當,而造成孩子發生重大的人身傷亡的事件。國際學術界認為“目前有兩個嚴重影響兒童健康的問題,意外事故便是其中之一”。

家長作為孩子的監護人,必須要有強烈的保護孩子安全的意識。由於一些家長缺乏安全意識或不注意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導致了許多家庭悲劇的發生,諸如溺水、觸電、燒傷、燙傷、被拐騙、失蹤等,給孩子和家庭帶來巨大的痛苦。要避免意外傷害事故。

(二)人身安全保護

安全原則

建議家長提醒孩子遵守以下安全原則:

①進出家門,一定要隨手關門;開門時要注意有無陌生人跟進。

②有人來訪,先問明白,再決定是否開門。父母不在,對陌生人絕對不輕易開門。

③外出時一定要告訴父母去處,並約好返回的時間,如有延誤應電告家人。

④陌生人給的東西不能吃,不收受陌生人贈送的金錢。

⑤避免單獨前往偏僻、危險場所,如暗巷死角、空屋、地下室等。

⑥隨時攜帶口哨或防身物,以備危急之需。

保證人身安全

中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社會經驗,對人和事的判斷也日趨成熟,但由於社會的極其複雜性,仍然會麵臨許多意想不到的傷害。為此,天真單純的中學生要時刻提高警惕性,培養自我防範的意識,保護自身的安全。

①獨自在家防人室侵擾

當有人敲門時,無論是熟悉的人還是陌生的人,都不要開門,尤其是陌生人以修理煤氣管道、試暖氣、收費、查電表、推銷某些東西為理由要進人你的家門時,一定不要開門,尋找一些借口,將其打發走;

自稱是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員的同事、朋友來訪時,要讓他們去單位找,不要隨便讓他們進屋等待;

進出家門時要注意是否有陌生人尾隨,要養成隨手關門的習慣;

當有陌生人要強行進入家內時,要保持鎮定,與之周旋,尋找機會,跑到門外,向鄰居求助;若來人不懷好意,應立即逃到窗口、陽台等處高聲呼救,或設法用東西擊碎窗戶玻璃向外麵的人發出求救信號,或躲進其他房間,迅速撥打“110”報警。

②外出防受騙,防侵害

當前一些不法犯罪分子,常常利用中小學生年幼無知、身單力薄以及缺乏辨別能力的特點,進行詐騙、誘拐、性侵害等犯罪活動。中學生在提高警惕的同時,要注意克服自己的不良心理和不良習慣,不讓壞人有可乘之機。

了解當前社會上犯罪分子慣用的騙術,以便隨時揭穿他們的欺騙手法;

克服自己貪圖小便宜的心理,克服無謂的好奇心,拒絕意外之財,不要輕信別人的話,尤其對於自己不了解的人、事、物,不要輕易相信,以免受騙上當;

不單獨與素不相識的人同乘無人看管的電梯;單獨在車站候車、乘車時,不要讓別人代為看管行李物品,不要喝別人贈送的飲料、食品;不要在外人或朋友麵前炫耀家中的經濟情況;不要向陌生人透露家人的行蹤;不搭乘陌生人的便車;不要單身走偏僻的小路或小胡同、小巷;不要隨身攜帶貴重物品和大數目的錢。

③見義勇為

“見義勇為”是檢驗一個人道德品質的試金石。建議家長告訴孩子:

放學回家,若發現門窗有撬撞的痕跡,要細心觀察,監聽屋內的動靜,做出判斷。若屋內有動靜,要不露聲色地迅速找左鄰右舍幫忙;若盜賊已離開房間,應立即撥打“110”報警,並通知自己的父母;如發現犯罪分子,應記住對方的長相、身高、年齡、衣著打扮,以便為公安機關日後破案提供。

上下學或外出時,遇到歹徒持刀搶劫、行凶幹壞事,千萬不要衝動,可偷偷撥打“110”報警,或向附近商場、機關單位的保安人員報告。

如遇到不懷好意的人糾纏、騷擾時,自己要迅速走到人多的地方,或是到有民警的崗亭尋求幫助;如果在商場購物或乘車時,發現有小偷正在行竊,不要直接衝上去抓賊,要悄悄暗示給事主,或告訴身邊的售票員、司機,請他們協助抓住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