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核心競爭力構建需要一定的製度環境。這就要求我們首先要建立起相應的學校製度。當學校製度與核心競爭力的構建有衝突或者不相適應時,需要及時地更新相應的製度,推出新製度。
(二)確保和提升學校創新能力
創新是學校構建學校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是學校實現持續發展的源泉,是學校提高經濟效益的基本途徑。因此,需要建立起相應的創新動力機製、創新運行機製和創新發展機製,確保創新在學校內有序地進行。
(三)建立學習型組織
學校需要不斷地從外界攝取能量、補充知識,如果不從外部引進知識,很少有公司能夠單憑自己的力量建立起核心競爭力。學校意識到新的外部信息的價值後,積極地學習吸收並最終轉化為商業上的能力,對創新至關重要。隨著競爭的加劇,建立學習型組織又成為提高學校學習效率的前提。
(四)發揮管理層作用
在學校核心競爭力的營造過程中,學校的高層領導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一個對學校核心競爭力的開發與構建反應遲鈍的高層領導,往往無意在學校現存業務中開發、構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而依靠在學校外部進行關鍵零部件的配套購買來填補自己核心技術空心化的缺陷。
(五)發揮學校作用
學校素質決定了研究和開發的方向、效率,決定了技術創新、組織創新、市場創新的成敗,從而也就決定了學校核心競爭力能否形成和核心競爭力所具有的特征。
(六)保持和發揮學校人才優勢
學校的核心競爭力來源於創新,學校創新能力又取決於學校製度和人才。學校競爭是人才競爭,然而沒有好的製度,一方麵難以獲得大量有用人才,另一方麵,即使有了人才也難以使其發揮應有的作用,最終導致留不住人才。
二、構建學校核心競爭力的三種途徑
學校構建核心競爭力,必須找到正確的方法和路徑。一般說來,有三種方法:學校內部培育、學校兼並、學校戰略聯盟。
(一)學校內部培育
把握核心技術到核心產品再到核心競爭力這樣一條主線。
(1)建立學校核心競爭力戰略,從戰略高度看清和確定學校發展思路;(2)把好學校核心技術關,組建專業技術團隊,選擇合理的技術輸入輸出路徑,實行核心技術管理,實現最佳技術投資;
(3)做到幾個創新,如技術創新等;
(4)建立學校核心產品來確立學校核心競爭力。
(二)學校並購
學校外部並購實際是種橫向戰略行為。當學校缺乏相應的技術、知識、技能和產品時,可以從學校外部獲取,並購是一種快捷方式。
(三)學校戰略聯盟
戰略聯盟作為跨國學校的一種國際合作方式,通過與許多國家的學校建立多種聯係和合作,使其迅速進入該國市場。跨國公司的戰略聯盟為發展中國家的學校盡快改進技術、改變落後麵貌,提供了難得的學習機會。
通過和發達國家的跨國學校建立戰略聯盟,共同研發一些新技術、新產品,必將有利於學校國際競爭力的迅速提高。這也是構建學校核心競爭力的一條有效途徑。
三、避免構建核心競爭力的誤區
構建核心競爭力容易走入各種誤區,例如:
(1)盲目多元化,帶來核心競爭力的下降和分散;(2)脫離市場、閉門造車。雖然產品生產出來了但卻沒有相應的市場,也就不會給學校帶來任何的收益;
(3)技術至上。盡管技術非常先進以至完善,但是由於市場需求不足而不能給學校帶來盈利;
(4)低成本擴張帶來的負效應。這是由於並購過程中沒有做好後期整合工作造成的。
四、對核心競爭力進行管理
對於核心競爭力的管理,實際是對構建核心競爭力的全程監控,包括核心競爭力的識別、擴散、整合、保護和更新。管理的中心是核心競爭力,管理的目的是更有效、更持久地發揮核心競爭力的作用。
五、學習優秀學校的成功構建經驗
世界上有核心競爭力的學校很多,探討它們的成功經曆,吸收它們構建核心競爭力的有益經驗,對學校核心競爭力的構建好處多多。這些優秀的學校有本田、英特爾、微軟、IBM、麥當勞、海爾、聯想等等。
構建學校核心競爭力是一項係統工程,需要從多方麵進行規劃和整合。隻有全麵地規劃,細致地準備,有效地實施,學校核心競爭力的構建才不是一句空話,才會給學校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