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區現有約4100多萬元的電化教育設備。要充分發揮這些設備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將會產生巨大的效益。但是,實際上有不少配備是超高標準的(如攝像機、編輯機、轉播台等),占電教設備資金總額的15%以上,實際使用率很低。還有一些電教設備(如投影儀、計算機、語音教室等),占電教設備資金總額的35%以上,使用率不高。另外還有一些是積壓的、損壞的、報廢的,占電教設備資金總額的10%以上。

3.語音教室、計算機教學設備投資金額較大,使用率較低,沒有充分發揮其使用效益(1)全區共有語音教室設備42套,價值總額達200多萬元。但是總體利用率很低,隻有10%的學校使用較好,30%的學校隻是個別教師在使用,60%的學校基本不用或很少使用。由於語

音教室閑置不用、設備安裝質量不能保證正常使用、維修管理技術人員力量跟不上等原因,已有4所學校將語音教室設備拆除,從而造成了資源的嚴重浪費。

(2)計算機教室設備的使用狀況,目前有所好轉,但使用率也大約隻有60%左右。從學生上課人數比例(一般約在1/3以下),上課年級數比例也是低的。全區現有學生型蘋果計算機(包括中華機)1507台,價值約300餘萬元;386、486計算機600多台,加上網絡設備款,價值1500萬元。其中40%以上的計算機使用率很低,而且維護管理很差,損壞率每年平均在100,6以上。

4.全區學校已配備投影儀3022台,價值達165萬元以上,其使用效益也達不到60%。有的學校每個教室都配上了投影儀,但實際上20多台投影儀隻不過放在教室當樣子,沒有一個教室、沒有一個教師在使用。還有為數不少的學校把投影儀鎖在倉庫裏,從未拿出宋使用過。

5.相當一部分電教設備如電視機、錄像機、攝像機、編輯機等,學校購進後,隻不過在召開大型會議或節假日舉辦文藝活動時使用一兩次。占用了學校大量資金,卻不能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發揮積極作用,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二、學校物力資源配置過程中的常見症結

(一)重購置,輕使用

從實際情況來看,在教育物力資源配置與管理方麵存在的問題之一是重購置,輕使用。學校為什麼配置教育技術裝備?教育技術裝備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是什麼?一些學校的主管領導乃至一般教育工作者,對這些問題並沒有十分明確的認識。因此,在教育物力資源的配置和管理方麵,存在著重購置,輕使用的問題。在購置設備的時候,盲目地追求大而全、高精尖,互相攀比,超標配備,而很少考慮所購置的設備在教育教學中是否有較高的利用率和較大的使用效益,以至造成資金的浪費和設備的積壓。

又如自1991年以來,僅計算機設備的添置和更新,就浪費資金數十萬元。北京市教育局1991年11月調撥給15所小學中華學習機,每校13套,總計195台。這些計算機調撥到位一年後,隻有一、兩所學校安裝使用,大部分學校閑置不用,有的學校未經批準就借給了外單位。

實際上,設備即使閑置不用也存在著無形磨損。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兩三年後,計算機又需更新換代,因此,這些計算機還沒有使用就被淘汰。為什麼國家花如此之大的投入,加強教育技術裝備?就是為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全麵提高學生的素質,盡快為實現四個現代化培養出有用人才。隻有充分地發揮教育技術裝備資源配置的使用效益,才能提高全民族的素質。然而,已經配備到位的現代化教育技術設備,閑置了幾年,沒有發揮作用就被淘汰,造成這種浪費,豈不是最大的遺憾!近幾年來,此種情況有了較大的改觀,現代化教育技術設備的應用程度有了大幅度提升。人們越來越重視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和發展。

(二)重管錢,輕管物

相當一部分學校的領導存在著傳統的重錢不重物的錯誤觀念。由於這種錯誤觀念的存在,對管錢的人員管得很嚴(這是對的),賬目上一分錢不許出錯,出了錯就得重新算,查不出問題、核實不清楚,決不罷休。而對待管物問題,則另當別論。一些學校,從領導到主管物資的人員,發現丟失、損壞一件物資,無論是大是小,無論是說得清楚還是說不清楚,時間一長就無人過問了,過後隻憑辦某些手續,領導一批準,注銷了之,造成了學校資產的流失。存在這種情況的,絕不是少數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