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以教材為本外,大膽地把學生的生活引進教學,引導學生以日常生活為題編故事、寫作文。日常中的繞口令、笑話,也常為教學內容增添情趣。學生最愛上的就是英語課。
3.開放的課堂教學
其含義一是所有的英語課都可以隨時隨地向全區、全市、全國乃至全世界開放;二是把課堂教學的起點提到課前,即要求學生加強課前預習,以充分的心理準備和知識準備開始課堂學習。
4.開放的課外活動
該校是一所對外開放學校,幾乎每天都有外賓來校,學校不專門訓練接待員,而讓所有學生都自覺主動地參與接待,與外賓交換情況,交流感情。除了校內的課外活動外,學校還積極鼓勵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學以致用,例如,讓學生到幼兒園和小學去,當小朋友們的輔導員,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能促進學生的自我提高。
5.開放的作業
除了書麵作業外,還有作為師生間語音溝通的磁帶作業,這種作業使每一位學生,特別是生性靦腆的女學生都能開口講話。
6.開放的國際交流
學校組織部分學生代表出國訪問,安排住在外國學生家中,與外國學生同吃同住同上學。這當然隻是極少數學生才能獲得的機會,對絕大多數學生,學校則組織他們與國外學生結為“筆友”,經常以通信的方式進行交流。
7.開放的教師隊伍
從1978年以來,學校每學期都要聘請一些外籍教師,由於學校的成績顯著,名聲日振,有的外籍教師深受感染,應聘時不但不收講學費,有時甚至還自己花錢乘出租車來校上課、輔導課外活動。
四、體現在課外活動上的特色
課外活動是在各科教學大綱之外組織學生進行的富有教育意義的活動,是實施全麵發展教育的重要途徑。近些年來,課外活動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不但得到理論界的高度肯定,在學校實際工作中也開始受到重視,一些學校已在課外活動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成了學校的重要特色。
(一)全員參與全麵豐收
遼寧省錦州中學是一所省重點中學,一度在升學率的壓力下,課外活動擺不上位置。有的老師甚至限製學生到圖書館借書,自習時間也不準學生去閱覽室。結果,升學率是高了,而有特長的學生卻很罕見。升入大學的畢業生則反映,知識麵遠不如來自其他中學的同學那樣開闊。在校生也常常抱怨學校生活太枯燥。這些信息使學校領導深刻反省,該校從70年代末開始,把課外活動納入教學管理體係,由校長直接領導,教務處一位副主任專門負責,由教研組定時間、定地點、定人員、定內容,具體組織實施。為了保證廣大師生積極參與,學校采取了一係列措施。按照工作量發給輔導老師工作報酬,對外聘教師發給酬金或贈送紀念品,對競賽獲獎的學生及輔導老師給予獎勵。教師的所有獎勵都記入業務檔案,作為評優、晉級的依據。
該校課外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主要有以下一些:
1.全校性的綜合活動
例如,與郊區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的勞動教育活動,配合形勢教育的社會調查活動.每年春季的學雷鋒活動等。
2.大型講座、報告會
主要用於形勢教育、思想教育、普及最新科學知識、評說社會熱點問題等。
3.旨在培養拔尖學生的興趣小組活動
如數學愛好者協會、語文愛好者小組、寫作實踐小組、物理活動小組、化學活動小組、英語聽力訓練小組、俄語閱讀小組、日語活動小組、曆史活動小組、曆史文選學習小組、生物活動小組、人口調查小組、哲學活動小組、社會調查小組、美術小組、書法小組等,還有各種球類、田徑、射擊等十幾個訓練隊。
4.走出校門的社會性活動
主要培養學生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的能力,多由校團委、學生會組織。例如,各種夏令營活動,自行車旅遊實踐隊,到商店、車站、旅社當“一日售貨員”、“一日服務員”、“一日售票員”等,到鄰居家擔任初中生、小學生的輔導老師等。
5.各種競賽活動
除了學科競賽活動外,還有國情知識、演講、外語朗誦、歌舞、器樂等方麵的比賽。既鍛煉學生某方麵的能力,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競爭意識。在各種競賽活動中,共有250多人獲國家、省、市級獎勵。學校還榮獲團中央授予的“社會實踐先進學校”稱號。
(二)某類活動成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