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近年來還出現了“一校多製”的新模式。大慶石油高中1992年創辦時是一所普通高中,生源是被重點高中選拔之後的成績較差的學生。為了對學生的前途負責,該校領導響亮地提出“不求人人升學、但求個個成才”的口號,把學生一分為三:高考預備型、生產技能型和藝體特長型。三大塊的學生同在一校,相互影響和滲透,就像紅黃藍三原色互助交融,共同描繪校園的七彩風景。例如,由於體育班學生的帶動,高考預備班也先後出現過“足球熱”、“籃球熱”、“田徑熱”等。音樂美術班學生創造的濃鬱的藝術氛圍,使全校師生都受到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高考預備班的學生在生產技能班學生的幫助下學習電腦、傳真的操作,增強了生產技能型學生的自信、自豪。有的高考預備班的學生還主動要求轉入其他兩個班。1995年,該校高考預備班和藝體特長班升入高校的學生達64.6%。該校不僅被定為市重點中學,而且被省教委確定為省級“藝術教育基地”和“體育後備人才基點校”,學校還與哈師大藝術學院達成聯合辦學協議,將音樂、美術兩個班作為學院的附屬實驗中學。
隨著經濟體製和教育體製的改革,更多的辦學模式還會不斷地湧現出來。
二、體現在教育上的特色
學校的教育工作是學校育人工作的全部活動,是學校工作的主要方麵,它直接作用於培養對象,直接為實現學校教育目標服務。體現在這一方麵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創立嶄新的教育模式
教育模式是一種穩定的教育行為方式。它包括以下幾方麵:①理論依據,這是某一教育模式得以成立的基礎,是統率該教育模式的靈魂。②教育目標。也就是該教育模式能夠獲得的結果。③必備條件。指使這一模式能夠發揮效力的各種保證性因素。④操作要點。指應用這一模式的主要步驟及每一步驟的主要方法、技巧,是教育模式的主體。⑤評價標準和方法。
現行的學校教育模式存在若幹弊端。許多學校在除弊興利的改革過程中,不滿足於就事論事、零打碎敲、小修小補。而是大處著眼、立足治本,著意創造具有完整體係的新教育模式。近幾年來各地出現的素質教育、成功教育等,都是具有針對性、概括性,操作性和優效性等特點的嶄新的教育模式。
(二)五育並進與突出一育
學校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在於實施全麵發展教育,促進受教育者的全麵發展。
全麵發展教育包括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等五個方麵;五育之間有不可分割的聯係,在實際的教育工作中是互相滲透的。大量的學校正是通過五肓的有機結合,促進學生全麵協調的發展,同時形成自己的特色。
五育是密切聯係的,不能截然分割,不能絕對均衡地安排,但在實際過程中,由於不同時期、不同地區、不同學校,麵對不同的教育對象,麵臨不同的教育任務,五育之間也都會出現若幹不平衡的情況。這是不以人的主觀意誌為轉移的客觀現象。此外,一所學校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麵的教育資源(師資、設備、基地等)都不會完全平衡,因此,各學校完全可以而且應該從本校的傳統和教育資源的特點出發,在某一時期以某一育作為全麵教育的側重點,形成相應的學校品牌。
1.德育特色
德育主要是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質,這些素質在人的各種活動中,在心理機製上總是先行的一環,具有通常比喻的“統帥”、“發動機”、“督導”等功能。因此,加強德育,能夠有效地促進受教育者的全麵發展。
2.智育特色
智育過程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指導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和發展智力的過程。在整個教育中,智育為各育的實施,即為人的全麵發展的實現提供科學知識的基礎和智力的基礎。人們的世界觀、道德觀、勞動觀、保健觀以及審美觀點和審美理想等意識形態的形成和發展,不僅要有相應有智力,而且以相應的知識為其存在方式。
3.體育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