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者,載知識之車而寓道德之舍也”。學校體育是全麵發展身體,增強體質,傳授體育知識、技能,培養道德品質的教育。其過程包含其他方麵教育的因素,其成果是青少年順利完成學習任務的物質基礎。因此,在體育工作上形成特色,不僅可以發現和培養一些優秀人才,而且有助於形成蓬勃向上的學校精神,促進學生的全麵發展。

4.美育特色

學校美育是形成年輕一代正確的審美觀,培養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動。它的目的是按照美的要求,造就身心和諧發展的人,造就誌向高遠、品行高尚、性格優良、知識豐富、舉止文明、體魄健美的完美的人。這一目標與全麵發展的目標是完全一致的。

一所學校在美育上真正形成特色,它的全麵工作就一定是和諧的、美好的。

5.勞動技術教育特色

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造就全麵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實施勞動技術教育,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勞動習慣、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和主人翁的勞動態度;有利於促進學生手腦並用、理論聯係實際,提高運用知識和動手操作的能力,激發創造欲望和創造精神;有利於學生鍛煉體力,增強體質。總之,實施勞動技術教育是全麵貫徹教育方針、全麵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措施。

三、體現在教學上的特色

教學是實現教育目標的主要途徑,是學校的中心工作。體現在教學工作上的學校品牌,不是指個別教師的教學風格,而是一所學校在教學工作上表現出來的總體傾向或總體風格。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提出係統的教學思想

教學思想即教學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學校在深刻理解教學規律的基礎上,對教學過程、內容、原則、方法等重大問題提出的一係列的見解、主張。這些見解和主張,在教育學或教學論的書刊上比比皆是,有的學校就是以這些理論來指導本校教學工作的。能做到這一點當然就很不錯,但僅僅如此還難以形成自己的特色。書麵上的理論並不能代替學校自己的理解、實踐和探索。勤於讀書而不盡信書,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

(二)構建科學的課程體係

課程體係又稱課程結構,是根據培養目標而確定的課程門類、形態及相互間的關係。課程是教學的依據,直接製約著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手段和組織形式的選擇,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課程內容的性質和特點。在應試教育模式中,課程結構單一,影響了學生素質的全麵發展和提高。

(三)創造先進的教學方法

在教學方位上,各個時代除了繼承前代教學實踐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外,也都會產生一些反映某一時代特征的教學方法。其中一些教學方法還打上了特定學校的印記,成為特定學校的特色。

(四)形成某門“拳頭”學科

一些綜合性大學的眾多係科中常有一些強項。例如,北京大學的文科、清華大學的理科、吉林大學的化學係、南京大學的天文係等:這些強項係科也就是學校的一種特色。不少高等院校正是以這些”拳頭”吸引著有誌於某門專業的學子。

四、體現在課外活動上的特色

課外活動是在各科教學大綱之外組織學生進行的富有教育意義的活動,是實施全麵發展教育的重要途徑。近些年來,課外活動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不但得到理論界的高度肯定,在學校實際工作中也開始受到重視,一些學校已在課外活動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成了學校的重要特色。

五、體現在管理上的特色

學校管理工作是學校工作的另一重要方麵。它是學校教育發展到一定曆史階段,從教育活動中分化出來的一種獨立的職能活動,即組織育人活動的那些活動。它本身具備一定的育人功能,但主要和直接的任務,是保證教育活動順利有效地進行,從而保證學校工作目標的實現。

如何深刻理解學校品牌形成過程

學校品牌是豐富多彩的,它的形成過程也是紛繁複雜、艱難曲折的。學校品牌研究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通過抽象思維把各種特色的具體形成過程簡約化,並且透過一切表麵的偶然性揭示這一過程的內在規律性。與此同時,還應從各種各樣的過程中選擇一些典型實例作重點剖析,加上適當的預測和設想,構建起若幹便於參照操作的模式。這些模式目前當然還是一種雛形,但有了這些框架就便於積累實踐經驗,不斷豐富、完善,就能使“雛形”逐步變成可以廣泛應用的“範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