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致函學校:“感謝你們為人類的和平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江蘇教育出版社為該校出版了專集,中國美術的最高殿堂中國美術館兩次為該校舉辦專展,劉海粟、張愛萍分別為畫展題名。
考察上述過程,我們可以把學校品牌的形成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一)特質:孕育階段
任何學校品牌都不是憑空產生的,最初都會有一粒“種子’’或是一個“胚芽”。這是一種生命力特強、能夠發育成參天大樹的種子和胚芽,這樣的種子或胚芽,就是孕育著學校品牌的“特質”。李訓哲調進睢寧縣某校,就使該校獲得了一顆這樣的“種子”、“胚芽”。
正如世界上找不到絕對相同的兩片樹葉,每一所學校在自然環境、曆史傳統、校長素質、教師素質、生源質量、教學設施等方麵,總有區別於其他學校的地方,總有自己的特質。有些特質並不表現在整體上,而是表現在個別事物上。如,教師整體素質較差的學校,卻可能有一位或幾位高素質的骨幹教師,這一位或幾位高素質的骨幹教師,就是這所學校的特質。
一所學校的特質有些是比較穩定的,例如學校規模、傳統、生源、社區環境等,有些則是可變的,例如,學校新調進一位年富力強、德才兼備的校長,就立刻使該校獲得了一個新的特質。
除了辦學條件上的特質外,有時候辦學主體的一個奇特的靈感、一個新鮮的點子,都可以成為一種特質。科學上的一些重大的發現、技術上的一些重大發明,最初往往就來源於發現者、發明者瞬間的靈感。
(二)特點:過渡階段
特點是特色的初始,但還不是特色本身。
特點突出的是“點”,是相對獨立的某一點。如果說處於孕育階段的特質帶有一定的隱蔽性,還不太引人注意,那麼,它在形成某種特點之後,就打破了原有的平衡狀態,開始鋒芒初露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西園一點紅猶小,早被蜂兒知道。”這都是說,特點具有顯在性。
特點是從特質發展成特色的過渡階段。它既是特質從隱到顯的飛躍,又為特色的最終形成進行量的準備,積極地醞釀著新的突破。
(三)特色:成熟階段
學校工作的某一特點擴展到全校範圍並得到鞏固和完善,就形成了學校品牌。
與特點的“點”不同,特色的“色”具有情境、景象的意思。如春色、秋色、暮色、夜色、月色等,具有整體性、彌散性。又如,一所學校的數學教學成績顯著,這可以說是該校的一大特點。如果這所學校在努力改革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著意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靈活性、批判性等優良品質,並有意識地使這些優良的思維品質遷移到其他各科的學習和各種課外活動中去,逐漸形成了充盈於整個校園的刻苦、嚴謹的優良學風,那我們就可以說這是該校的一大特色了。
學校品牌的形成,一般具有以下顯著標誌:
(1)獨到的辦學思想基本形成,有理論依據,有個性特點。關於這一辦學思想的係統總結(文字或音像資料)在一定範圍內得到肯定、傳播。
(2)初步形成體現上述辦學思想的獨特校風,能給外來參觀者以深刻感受。
(3)上述辦學思想體現在學校管理的有關常規上,體現在辦學的物質或精神成果上。
(4)學校絕大多數學生開始形成體現上述辦學思想的個性特征、興趣愛好和相應的能力、技能。
成熟狀態的學校品牌,標誌著一種新的平衡的建立,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個別因素的變化對它就難以產生太大的影響了。仍以李訓哲為例,他作為一顆火種,點燃了一支支火把,不但使一所學校,而且使一個地區,形成了燎原之勢。這樣的趨勢形成之後,任何個別因素的變化都難以改變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