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產品和企業大都多災多難。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鬆下電器等都曾受到曝光事件的困擾,新聞媒體幾乎天天都在披露有關名牌產品或企業的醜聞。麵對這些曝光事件,馳名商標所有者應保持冷靜,巧妙地進行處理,以維持住名牌的聲譽。
6.名牌商標的使用許可要慎之又慎
出讓商標的使用權,能夠迅速擴大生產規模,滿足市場需求,提高商標的馳名度和產品的市場占有率。但是,對馳名商標所有者來說,必須嚴格審查被許可人的條件,牢牢把住質量關,這是名牌商標使用許可的重要前提,切不可為眼前利益而輕易出讓商標使用權。否則,不但會損害消費者的利益,而且還會砸自己名牌的牌子。
很多名牌企業在這方麵的做法,教訓十分深刻。隻有在被許可人的條件完全可以生產與本企業產品同樣質量的產品情況下,才能出止商標使用權。在這方麵,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各地的分裝廠,麥當勞、肯德基的特許製度等,就是非常慎重地實施商標使用許可的,因此,不管是何地生產或經營,這些名牌產品或服務的質量都是一致的,從而才使得其名牌的名聲得以維持。
(四)運用法律保護名牌
國家運用法律手段加強名牌管理,保護商標專用權,使商標注冊人的合法權益不受非法侵犯,這是健全我國品牌法製的中心環節,是商標立法的宗旨所在。我國《商標法》第一條就表明了其立法宗旨,即“為了加強商標管理,保護商標專用權,促使生產者保證商品質量和維護商標信譽,以保障消費者的利益,促進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
保護品牌資本專用權也是世界各國商標立法的核心。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承認和保護商標專用權。商標權人可以享有和行使禁用權。禁用權與專有使用權一起構成商標權的核心內容,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禁用權的行使,實際上就是以國家法律的強製力作為後盾,運用法律武器,預防、限製、抵製和禁止他人對商標權人的商標專有使用權可能造成或者已經造成的不法侵害,維護商標專用權。因此,商標權如果能受到法律的周密而嚴格的保護,商標權人就更能放心大膽地依法使用商標,充分發揮商標的功能和作用,努力創名牌保名牌,改善企業內部管理和企業形象,向市場提供豐富多彩的優質商品,促進商品經濟的發展。
品牌資本專用權的保護,以核準注冊的商標和核定使用的商品為依據。品牌資本專用權的保護範圍,是區別和判斷商標侵權與非侵權之間的一條根本界限,從而是工商行政管理機構和人民法院正確區分侵權與非侵權、製止和製裁商標侵權行為的根本依據。
三、品牌的社會保護策略
品牌保護不僅是企業的事,更是全社會的事情,是一項綜合性極強的係統工程,需要把全社會的力量動員起來,這包括傳媒的保護、社會團體的保護、政府的保護以及消費者和法律的保護等眾多力量。
(一)傳媒對品牌的保護
新聞媒體是群眾和政府的喉舌,它代表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中國約13億人中,每天有8億人看電視,6億人聽廣播;全國人均擁有3~5冊圖書、2.06冊雜誌,每千人每天擁有66份報紙,這些都是社會傳媒製造輿論的基礎,難怪有人形象地把媒介傳播稱為操縱品牌的無形之手。
(二)政府對品牌的保護
在我國,目前各級政府都十分關注品牌事業的發展。中央許多領導在不同場合反複強調質量興國,創造知名品牌,以眾多的中國知名品牌迅速提升我國在國際上的經濟地位;很多省市政府也開始組織實施品牌戰略,可以講,政府作為國家的行政機關,對品牌保護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製定政策、規劃、綱要,提倡品牌保護戰略。首先要在政策、規劃、綱要上積極提倡、鼓勵和推動品牌保護,貫徹質量興國的方針,營造整體大環境,我國政府早在20世紀50、60年代就製定了“質量第一”的政策,改革開放以來,更是製定了許多相關的政策、綱要、規劃。如《產品質量法》、《消費者權益保障法》、《反不正當競爭法》、《關於推動企業名牌產品的若幹意見》等,各級地方政府也製定了有關提高產品質量和實施名牌戰略的各項措施,從而加大了對品牌保護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