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堅定不移地學習、吸收、運用國內外教育科研成果來指導教學實踐
國內外教育科研成果除了學科專業範疇的內容極其豐富以外,還有許多具有共性的寶貴財富,學校一貫強調要積極學習、大膽吸收、努力運用。諸如現代思維科學中的SIC理論、現代心理學中的IN結合論等。再如大家常說常用的學習遷移說、倒U型假說、成功曲線、遺忘曲線、貝利遜曲線、皮格馬利翁效應、霍桑效應、圓周效應、學習怪圈、厭學歸因、心理定勢、土光公式、05藝術、智力周期、角色期待、舌尖現象、舒特爾表、生物鍾等,讓它們在學校的教學實踐中變成自己的思想,變成具體可操作的工具,有意識地少走彎路,多走捷徑,提高質量,提高效益。與此同時,北京五中教師還就各科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各類人才的素質結構,青少年思維發展規律,思維品質的形成,學習策略方法等分別進行了有效的研究,在某些方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四)歸納十條教學思想規範作為努力目標
為克服老校大校的傳統惰性,糾正教學工作的隨意性,總結優秀教師的成功經驗,將老中青教師的教學思想基本統一到正確的軌道上來,1991年針對北京五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和經驗教訓,逐步形成一些共識,製定了以下十條規範:
1.熱愛學生,從嚴治教,麵向全體,教書育人
堅持“愛”是教育的出發點,“嚴”是教育的主策略;繼承“有教無類”的傳統,對全體學生全麵發展負全部責任;堅持寓教育於教學之中,要求教師人人是德育工作者。
2.尊重學生,發展個性,鼓勵超常,培育英才
學校應成為獨立思考的王國,正視個性差異才是唯物主義者,堅信“無個性即無人才”;堅決摒棄“上遊冒險、下遊危險、中遊最保險”的陳腐觀念,倡導冒尖,支持出類拔萃。
3.失敗教育隻會使教育失敗,成功教育才能使教育成功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訣,自卑是人生的第一大敵;對青少年學生而言,信心是成功之母,給學生以信心;天生我輩必有才,天生我才必有用;遵從“成功動力:目標期待值X實現概率”的公式。
4.課堂教學是信息輸入、輸出、反饋的可調控係統
SIC理論是現代思維教學的方法論指導:教學是雙“主體”(教師是教的主體,學生是學的主體)多邊立體交流活動;教學的科學性、藝術性體現在教學結構的精心設計上,用教學結構將學生的認知結構和教材的知識結構巧妙地結合成有機統一體。
5.課堂教學應著眼於“綜合學力”的提高
基礎學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創造性能力三個層次構成“綜合學力”;個性心理、人際關係、策略方法、身心健康四大因素共同作用於處在核心地位的智力因素,才能形成“綜合學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既抓智力因素又抓非智力因素。
6.課堂教學四大任務並重
傳授學科知識、培養專業能力、訓練科學思維、教會學習策略強調教學二教學生學會學,讓他們打好一輩子不當“學盲”的基礎;“隻要教人們去思想,人們就會把真理想通。”課上“精心施工”主要體現在對學生思維的啟發;研究學法與研究教法同等重視,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做學習的主人。
7.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自覺體現美育,滲透美育
挖掘學科體係中的美學因素,發揮知識本身的魅力,培養學生熱愛生命、熱愛科學、熱愛學習的精神;要用真情實意愛學生,真才實學教學生,真知灼見感染學生;教師每一節課都要體現出“精氣神”三個大字——精力充沛、氣勢旺盛、神采飛揚。
8.堅持一節好課的綜合評價標準
把握好對課堂教學的思想性、科學性、藝術性等方麵的考查,對教學設計、教學過程、教學反饋(如學生注意力、吸收率、鞏固率)等方麵的衡量。根據北京五中生源特點和水平,歸納為目的明(前提),效果佳(歸宿),中間為四大環節八條要素:知識新、信息多,密度大、節奏快,設計精、結構巧,氣氛和、方法活。
9.教學法總則:教無定法,選有定則,發揮優勢,形成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