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博士生導師、華東師範大學教授皮連生)
校長格言:
在反思中提高,在創新中進步。
——王水
“一二三四”,共創未來
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江山中學建校於1938年,至今已走過了63個春秋。一代代人的努力,造就了一次次的輝煌。這裏培養出了一名全國軍人楷模範匡夫,兩名報界名人鄭夢雄、汪東林,三名院士毛江森、徐元森、薑必寧,以及兩萬多名遍布海內外的知名不知名的江中人。如今,江山中學已站在了新世紀的起點上,作為薪火相傳的新一代江中人,我們在前人的基礎上,對江中的辦學思路再繼承、再創新,提出“一二三四”原則:追求一個目標;實現兩個轉軌;建設三支隊伍;形成四個特色。
一、追求一個目標
這個目標是教育的現代化。
一是教育思想的現代化。美國著名學者塞繆爾·亨廷頓在其代表作《現代化》一書中說:現代化,首先是人的觀念要現代化。同樣,教育現代化,首先必須是教育思想的現代化。教育思想現代化的核心我們認為是人本思想。不妨這樣理解:1.用人本思想去看待學生。摒棄以分數劃分等級的觀念,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用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的觀點正確地看待學生:人都有發展的潛能,都有成長與發展的天性,教育的作用就是創設一個寬鬆、自由、平等、民主的環境,讓學生成長與發展的天性自然地流露出來,主動地發揮自己的潛能,愉快地、創造性地進行學習。2.用人本思想去看待學習。拋開應試教育的功利性,重新審視教育的原本意義,認真領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教育:財富蘊藏其中》一文中提出的觀點:接受教育不再是為了升學和謀生,而是為了個人能力的充分發揮以及個人終身學習,是為了社會的和諧發展。人的發展是教育的主旋律,是教育的終極目標。
二是教育內容的現代化。教育必須隨著現代化的發展不斷增加新的內容,比如環保知識、心理健康、公民道德、網絡公約等等,都是新的教育內容。我們必須與時俱進,經常更新。當然,萬變不離其宗,現代化的教育內容也不外乎兩大類:科學和人文。我們必須崇尚科學,弘揚人文,科學和人文並舉,在校園內創設開放的科學情境和開放的人文情境,在科學情境中育人,在人文情境中育人,讓學生主動學習,積極創新,養成善於質疑、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努力求知的科學精神,同時形成關注生命、熱愛生活、國家至上、社會為先的人文素養,讓自己與社會和諧發展。
三是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全校教師都要能借助現代教育技術改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將多媒體引入課堂,能熟練操作甚至能隨堂製作。35周歲以下的教師必須達到國家二級計算機水平和一級以上英語水平。學生能在網上學習,改善學習方式,擴大學習途徑,但要做到“五要五不要”:要善於網上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要誠實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詐他人;要增強自護意識,不隨意約會網友;要維護網絡安全,不破壞網絡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
四是教育管理現代化。用現代化的方法管理學校,用科學的製度評價教師和學生,不簡單量化,不隨意懲罰,學習教育管理學理論,借鑒外校的管理經驗,並征集北京五中師生的建議,用一兩年的時間,探索出一套人文關懷與科學方法並重、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富有江中特色的重點中學現代管理模式,使江山中學人際和諧,兼容並包,同時又充滿競爭與活力。
二、實現兩個轉軌
一是素質上由經驗型向科研型轉軌。學校領導、教研組長、年級組長、班主任都要從管家型或保姆型的低層次管理中解脫出來,做專家型領導、專家型組長、專家型班主任;教師要從低層次的題海戰術中解脫出來,做學者型的教師。
二是態度上,學校領導要從管製監督教師向為教師服務轉軌;教師則由師道尊嚴、以教師為中心向為學生服務、以學生為中心轉軌,放下教師的架子,摒棄滿堂灌的陋習,師生互動,教學相長,建立平等、民主的朋友式師生關係。
三、建設三支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