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王水在反思中提高,在創新中進步(3)(1 / 3)

3、建立適當的決策製度,進一步健全教職工代表大會製

一項決策在什麼層次上被作出取決於這個集體的規模,也取決於這個集體成員的意願和其對民主的投入能力。

根據學校所具備的具體條件,要建立一種決策的程序決定什麼問題決策在什麼層次作出各種決策應該反映多大範圍的學校成員的意願。問題越重要,學校成員的投入能力越強決策討論的範圍應該越廣。實踐中,有的學校建立了三個層次的民主決策程序。最高的是教職工代表大會;第二層是行政會議除中層以上幹部外,有時教研組長、年級組長可列席;第三層次是校級領導之間的碰頭會。

教代會是學校民主管理的主要的基本的組織形式。《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30條明文規定:”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通過以教師為主體的教職工代表大會等組織形式,保障教職工參與民主管理和監督。”保證教代會對學校重大決策有審議權,對重要規章製度有決定權,對學校領導有評議、監督、選舉權。對教工的提案,校長要十分重視,認真研究、解決。

學校的教代會一般是作為有任期的常設機構建立的,有意安排從炊事員到老教師的各方麵代表組成,既不鑒別其有無參與決策能力,也不考慮決策的問題他們是否關心,其效率可想而知。對教職工代表大會,部分校長存在著一些錯誤傾向。一是認為教代會可有可無,形式而已,甚至自己也認為是在“作秀”。要知道民主不僅是一句口號、一個理念,更是一種實踐,有其發展的進程。中國的民主化也不例外。我們就應該通過即使是形式的民主訓練,培養廣大教職工的民主習慣,以達到實質性的民主;二是僅將牽涉到教職工切身利益問題中的棘手問題,容易得罪人的議項交由教代會討論決定,使教代會似乎成了校長逃避責任的“避風港”。

如果教代會不是一種把領導意圖簡單地變成集體決定的形式,而是發揮教職工辦學積極性和貢獻其聰明才智的機構,校長就應該讓教職工真正參與決策過程。權宜的改善辦法有三:一、規定代表的條件,提高代表素質;二、分設不同的小組參與不同問題的決策;三、有區別地參加決策過程的不同階段。

校長要自覺服從教代會的決定,什麼會議決定的事,要推翻它,必須在相應的或更高層次上才能決定。此外,在決策的有關會議中,要防止所謂“眾口一詞”、“一致同意”的表麵現象。一把手校長特別要警惕參與者中有人“看自己的眼色”行事。

4、設置“合理化建議箱”

合理化建議的目的是鼓勵教職工提供建議以改善工作。當教職工提供的建議被采納時學校應該規定給予各種物質和精神上的獎賞。日本對此的作用估計很高,采用很廣泛。豐田汽車公司的領導宣稱,其成功的秘訣有二:一是統一意誌,上下溝通,對公司發展大計心中有數,行動協調。二是發揮了職工的創造力。廠方建立了合理化建議製度設有130個意見箱,平均每人每年10條建議,廠方設有專人處理意見並根據建議的實用價值給予獎勵,即使意見來被采納,也付以資金以示鼓勵。合理化建議箱(或者是校長信箱)的設置,獎勵製度的及時落實,會使得教職工參與學校事務的渠道保持暢通。

5、重視學生及其家長的決策參與

隨著社會改革推進、競爭的加劇,學校對外開放程度加大,學校應切實加強“家長委員會”的作用校長應定期向“家長委員會”作工作報告,報告有關事項決策,由他們提出批評建議,對學校工作進行監督反饋與支持。更不應忽視吸收學生參與學校的決策,如教學質量管理、食堂夥食的民主管理等事項,學生參與可更好地提高決策的有效性,同時讓學生親身體驗民主程序,受到民主教育和民主訓練,培養平等意識和民主作風。

二、決策的科學化

學校管理的每一個環節和校長每一種管理職能的發揮,都離不開校長正確的決策,要做到決策的科學化必須遵循以下幾點:

1、獲取必要的決策資料信息

信息對於現代管理活動有著重要意義,尤其對於決策有著決定性意義。在信息時代,可以說,信息就是資料,信息就是競爭力,信息就是財富。

“盲人摸象”是中國傳統的笑話。一群盲人,“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麓蘆菔要;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腳者,言象如木臼;其觸脊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翁;其觸尾者,言象如繩。”沒有一個人能夠從他的手感所獲得的片麵的知識,得出象的完整概念,以至於不能判斷出是“象”這一動物,導致了錯誤的結論。“盲人摸象”是一個依靠信息決策的問題,它非常經典地指出:沒有充分的信息個人的決策很難接近於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