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學校管理中,把抓好班子建設,提高班子的管理水平擺在首位。北京五中的班子建設多年堅持十六字方針:“學習、團結、堅強、廉潔、深入、民主、創新、效率”,這對提高班子的戰鬥力產生了很好的效果。近年來,班子成員變動較大,很多年輕人提拔到領導崗位上,在十六字方針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團結、和諧、稱職、上進”的八字要求。八字要求強調班子成員之間要在團結合作的基礎上達到和諧的境界,產生最佳的整體效應,這是比團結更高層次的要求。為了使班子建設達到預期效果,學校把幹部的學習製度化,通過學習提高班子成員的政策和理論水平,樹立“我為執信多奉獻”的精神。校長自覺地接受黨組織的監督,定期向支部通報學校的重大校政,征求意見。向校務委員,民主黨派,工會委員通報學校的重大的工作情況。務必做到:“計劃決策一次到位,監督實施責任到人,檢查總結走群眾路線”,充分發揮班子的群體作用。
2、在教學管理方麵,實行“教師手冊”製度,要求教師自覺遵守和發揚體現“執信教風”的“三知三同”、“三熱愛”和八項要求。“三知三同”是:思想上知心同德,工作上知難同進,生活上知足同樂。“三熱愛”是: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執信中學,熱愛執信學生。“八項要求”是熱愛專業,忠誠教育;鑽研業務,精益求精;服從分配,勇挑重擔;不斷進取,探索創新;平等待生,教學民主;團結同誌,互學互教;教書育人,全麵負責;遵紀守法,為人師表。對學生也提出發揚“執信學風”——“四個精神”和“六化要求”。“四個精神”是:虛心好學,刻苦認真的精神;博聞強記,多思多問的精神;闡精求知,獨立思考的精神;“六化要求”是:理解概念明確化,掌握知識係統化,思考方法科學化,動手操作規範化,總結規律概念化,邏輯表達清晰化。為了使教學管理更具科學性,又把靜態管理與動態管理結合起來,在靜態管理方麵,學生做好“自我評價曲線圖”;教師做好考試命題、成績評定,質量分析等工作。在動態管理方麵,除了抓好課堂教學的反饋信息外,還注意了解教情(教師備課、上課、輔導等)、學情(學生聽課、完成作業、預習、閱讀課外資料等)和實際效果(評教評學等情況)。為了更好地掌握教學動態情況,我們製定了學科的課堂評價表;建立了科組工作評估製度,加強科組建設和發揮科組在學科質量管理中的作用。與此同時,對班主任工作與年級管理也建立了相應的製度和常規要求。
3、在行政管理方麵,重點是抓好常規管理,形成優良的校風。優良的校風是學校工作規範化的表現,是各種常規的結晶與升華,是一股強大的教育和激勵力量。學校常規是對學校工作運作流程和操作方式的規範和要求,是對全體師生進行科學的引導和製約的一種方式。在管理中要做到管中有導,管導結合,引入競爭機製,做到職責清楚,獎罰分明,更好地為師生服務。在行政管理上北京五中實行處室主任負責製的層級管理方式。由於職責明確,責任到人,再加上督促檢查到位,發現問題,及時總結分析,有效地提高了整體管理水平,取得了1+1>2的管理效果。概而言之,在行政管理上校長要充分放權,做到大權不獨攬,小權要分散;宏觀要指導,微觀要放手;認真督查,總結經驗,建立製度,形成規範,及時表彰,依法治校。
四、校長治校要抓教師隊伍建設,促進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
堅持全麵貫徹教育方針,全麵提高教育質量,為國家輸送德、智、體全麵發展的優秀畢業生是重點中學的任務。近年來,北京五中的高中畢業班工作連續取得令人可喜的佳績。初中畢業會考連續多年獲榜首。這些成績的獲得與抓教師隊伍的建設,促進教學改革是分不開的。
1、抓好教師隊伍的建設,提高教師的素質。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是抓好教師隊伍建設的出發點。教師是人類靈魂工程師,其職責是教書育人。古人有雲:“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教師的傳道與授業在於其知識與道德風範。北京五中提倡教師樹立:“敬業、建業、奉獻”的精神。敬業就是要熱愛教育事業,終身為教育服務;建業就是在教育教學中,努力拚搏,建功立業做出成績。要求每一位教師都力求做到:“道深、業精、教有專長”。一個教師能做到師德高尚、熱愛學生、業務精良,能掌握本學科中某一專長,就能成為一名好教師。我們鼓勵教師刻苦鑽研業務,攻讀研究生課程,在某一方麵成為專家,培養一支學者型的教師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