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學校管理中有兩個“校長悖論”:
其一,教育在社會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學校教育改革與發展在不斷深入,需要校長與時俱進,不斷研究麵對的新問題、新課題,但是,校長由於行政工作越來越繁、難、雜,校長用以研究教育規律的時間和精力卻越來越少。
其二,社會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越來越大,對學校的品位要求越來越高,但是,不少校長傳統管理理念根深蒂固,功利傾向明顯,有的校長僅僅像“一個理財專家和能手”,有的校長則像“應試教育的統帥與專家”,學校的掌舵人缺少文化內涵和品位。
這兩個“校長悖論”影響著一所學校高水平的發展。校長必須有清醒的自我意識,對自己有正確的定位,在職業資質上,校長應該追求“有思想的教育者兼學校優秀管理者、學校發展的設計者、素質教育的學術專家和行為實踐者。”
一、思想者定位:營造辦學的理想與激情
優秀的校長心中一定有學校發展的藍圖,有個性特色的教育思想和辦學夢想,內心常常湧動著一種辦學的激情。這種強烈的激情,給人一種神聖的使命感,將工作的壓力變為追求成功的不竭動力。校長要不斷地用自己的激情去點燃每一位師生心中的火炬,讓每一個師生心中時刻有一種為共同目標實現而願意全身心投入的衝動和為之奮鬥的工作激情。
這種激情與理想源於校長對社會、國家、民族的責任,源於對教育發展現狀的分析和對教育發展未來的理解。校長應該超越現時的教育現狀,有浪漫的、麵向明天的教育夢想。倘若校長沒有教育理想,那勢必淡化或禁錮教師的教育理念,倘若校長隻有平庸、甚至落後的教育理想,那勢必延緩、阻滯學校的發展,因而校長的境界、學識、意識、能力是極為重要的。
二、設計者定位:製定發展的規劃與策略
教育理想是一種目標,要把理想變為現實就必須“設計學校”,有生命力的辦學體製、有活力的教師隊伍、有個性的學生群體以及有文化的美麗校園應該是校長設計學校的核心內容。
這裏,在這裏著重談一下有生命力的辦學體製和有文化的美麗校園問題。學校必須根據社會進步的要求,開發並充分利用潛在的優質教育資源,讓更多的孩子享受優質教育。從體製上可以組建教育集團,以重點中學各方麵的優勢帶動一批學校的發展;學校發展上可以擴大辦學規模,降低重點中學的門檻,讓更多的尋常孩子在重點中學得到更大的發展;從教育資源配置上可以充分發揮重點中學在管理、師資、設施上的優勢和潛力,輸出管理“軟件”和部分優秀師資,組建社區教育資源中心,讓重點中學的教育資源在更大範圍內產生影響。
校長在設計學校時不僅要重視物質形態建設,而且更要重視學校的精神環境。這種精神環境要求學校要有文化的內涵,也就是說,要在校園建設中滲透文化的理念。一所好的學校應該是一個好的教育場,形成潤物無聲的“校園文化”。北京五中提出“讓天一校園成為一個溫馨家園、生態公園、文化聖園和成長樂園”的校園設計思路。通過長期的建設,一個充滿生機和文化韻味的天一校園成了社會一致讚譽和學子們向往的地方。
三、實踐者定位:推進教育教學實際
如果校長脫離教育教學實際,隻是處於管理層的位置,那麼,他會很孤單。校長應該像球隊的隊長,堅持自己在前線參與,而不是像教練般坐在一旁調兵遣將。隻有置身其中,才能明白師生的心聲,引發他們對理想的認同。
校長作為全體教師的“首腦人物”,隻有以身示範,少一點應酬,多一些服務;少一些高談,多一些實幹;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思考;少一點指責,多一些反省……這樣,才能為教師所敬佩,發揮其示範作用。
四、優秀管理者定位:走向智慧與藝術
如果說校長是“學校之魂”,那麼校長的辦學理念就必然是校長的“管理之魂”。現代學校管理應該走向智慧與藝術。
管理是一把雙刃劍,缺少了智慧必然會導致無可挽回的後果。當前的學校管理,應致力於工場型學校管理的終結與文化型學校的建設。具體說來:淡化要求,強化服務;淡化考核、強化指導;淡化有形,強化滲透。校長走向職業化還是走向專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