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煩口渴身壯熱舌絳苔黃脈數洪
【注】寒證轉化為熱證:先有寒證,後出現熱證,熱證出現之後,寒證便逐漸消失,就是寒轉化為熱。多由治療不當,過服溫燥藥物;或失治、誤治,寒邪未能及時溫散,而機體的陽氣偏盛,寒邪從陽化熱所致。例如病開始出現惡寒重,發熱輕,苔薄白潤,脈浮緊之表寒證,因誤治、失治而出現壯熱,不惡寒,反惡熱,心煩、口渴、舌絳苔黃、脈數或洪的裏熱證,這就是由寒證轉化為熱證之證候。
2.熱轉為寒
熱轉為寒先壯熱正不勝邪熱消失
肢冷麵白脈微弱冷汗不止神萎靡
【注】熱證轉化為寒證:先有熱證,後出現寒證,寒證出現之後,熱證便逐漸消失,即為熱轉化為寒。由於失治、誤治,損傷陽氣;或由邪氣過盛,損傷阻氣,正不勝邪,功能衰退或衰敗所致。如病人見高熱大汗、大渴、脈洪大之熱證,由於大汗不止,陽從汗泄或邪毒太盛,或吐瀉過度,陽隨津液已脫,可突然出現四肢厥冷,麵色蒼白,冷汗不止,精神萎靡,脈微欲絕的寒證,這就是由熱證轉化為寒證的表現。
寒熱證的互相轉化,反映邪正盛衰情況,由寒證轉化為熱證,是人體正氣尚盛,寒邪鬱而化熱;熱證轉化為寒證,多屬邪盛正虛,正不勝邪。
(三)寒熱真假
當疾病發展到寒極或熱極的時候,有時會出現與疾病本質相反的一些假象,如“寒極似熱”,“熱極似寒”,即真寒假熱,真熱假寒,這些假象常見於疾病危險時,如臨床不加詳辨,容易誤診。
1.真寒假熱證
真寒假熱陽氣虛身熱麵紅外陽鬱
欲近衣被喜熱飲肢冷尿清便溏稀
【注】真寒假熱:是內有真寒而外見假熱的證候。其產生機製是由於陰寒內盛,格陽於外,陽鬱於表所致。例如臨床表現為身熱、麵紅、口渴、脈大,似屬熱證,但身熱反欲加蓋衣被,口渴喜熱飲,飲亦不多,舌淡苔白,脈大而無力,並且還可見精神萎靡不振,小便清長,大便溏薄等一派寒象。
2.真熱假寒證
真熱假寒陽不升麵白肢厥冷如冰
惡熱煩渴咽幹痛尿赤便結舌脈應
【注】真熱假寒,是內有真熱而外見假寒的證候。其產生機製是由於陽熱內盛,格陰於外,其內熱愈盛,則肢冷愈嚴重。例如臨床表現是麵色蒼白,手足逆冷,脈沉,似屬寒證,但肢冷而身熱不惡寒,反惡熱,兼見煩渴喜冷飲,咽幹,口臭,譫語,小便短亦,大便燥結或熱痢下重等,而舌脈又與熱證相應,如舌紅苔黃而幹,脈沉數而有力。
3.辨寒熱真假之要點
寒熱真假要點知現象本質不統一
白顴紅紅滿麵胸腹大熱冷四肢
身寒不欲近衣被必以舌脈為據依
【注】寒熱真假就是疾病現象與本質不一致,“假”是疾病過程中某些與本質不相符合的現象。因此,辨別寒熱之真假,首先要了解疾病的全過程外,還應從以下兩方麵仔細觀察。
一是觀察假象的出現,多在四肢,皮膚和麵色方麵而髒腑、氣血、津液等方麵的內在表現,卻反映了疾病的本質,故在辨證應以裏證、舌苔、脈象等作為診斷之依據。
二是假象與真象不同,如假熱的麵赤,是麵色白而僅在顴頰上見淺紅嬌嫩,時隱時現,而真熱的麵紅為滿麵通紅;假象常表現為四肢厥冷,而胸腹部卻是大熱,按之灼手,或周身寒冷而反不欲近衣被;真寒是身蜷臥,欲得衣被。
總之,辨別寒熱真假,要全麵考慮,綜合判斷,詳細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