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冷靜過招,管控情緒(3 / 3)

有一次,周恩來在審閱關於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一個重要材料時,發現林業部門的一個重要數據核對不實,他當即打電話,嚴厲地批評了負責這項工作的領導同誌,使這位同誌很慚愧,思想上也有很大壓力。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一次公開活動中,周總理遇到了他,主動與他打招呼,關心他的工作和生活情況,並說:“我雖然批評了你,也是為了人民的利益,以後要細心一點嘛,不要把這些重要的數字搞錯。希望你以後再接再勵,發揚優點和長處,把工作做得更好。”這一下就緩和了氣氛,解除了那個同誌的思想負擔。

美國著名企業家瑪麗·凱在《用人之道》一書中這樣說:“決不可隻批評不表揚,這是我嚴格遵循的一個原則,你無論批評什麼表現或者批評哪一個下屬,也必須找點值得表揚的事情留在批評前和批評後說。這叫做‘先表揚,後批評,再表揚’。”當然,這種做法不是絕對的,表揚和批評的方式、尺度可以靈活掌握。總之,有批評,也要有表揚,這樣才能緩解氣氛,保證下屬的積極情緒,下屬對領導的批評也就更容易接受了。

例如,某機關的王處長對打字員不注意標點符號很惱火,但他沒有直截了當地批評她,而是抓住有利時機,首先營造表揚的氣氛,先調動這位女打字員的積極情緒,然後適時指出她的缺點,效果非常理想。

有一天,王處長對這位打字員說:“小張,你打的字真漂亮,字體、行距適中,錯誤率也很低,我很滿意。”打字員聽到處長的表揚自然非常高興,喜形於色。說道:“謝謝處長的表揚,我以後一定做得更出色。”王處長抓住時機,接著說:“但你以後對標點符號要特別注意一些,怎麼樣?”打字員很痛快地答應了。“行,沒問題。”問題就這麼簡單地解決了。

試想,如果王處長直接批評打字員沒有標點符號的概念,以後要特別注意,否則扣獎金、炒魷魚之類的。她可能會為自己辯護,也可能幾天不愉快而無法安心工作,更會激動地與王處長爭吵,其後果可想而知,想必每個領導都不願出現這樣的情況。

領導在工作中少不了批評下屬,而批評時必會影響下屬的工作情緒,如何把握批評的藝術,緩解下屬的精神壓力,調動下屬的積極情緒,是領導必須掌握的學問。

8.用培訓煥發激情

在當今注重以人為本的時代,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對於每一位員工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美國西南航空公司總裁赫柏說:“創造良好的企業氛圍十分重要。我們和其他航空公司比,支付同樣的工資和費用,但由於我們的勞動生產率更高些,所以成本就相對地低一些,而這正是通過鼓勵員工來實現的,這沒有什麼秘訣。”

其實,赫柏所說的正是一個秘訣,領導努力為下屬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鼓勵下屬的潛在幹勁,必會使下屬渾身充滿幹勁。美國西南航空公司能在20分鍾內卸完飛機的全部貨物,而大多數的航空公司都需要一小時。“我們的設備是一模一樣的,但當飛機向某一登機口靠攏時,我們的人員是跑著去迎接它的。”這位總裁在談到自己員工的工作表現時,不無驕傲地說。

要鼓勵員工努力工作,領導可以從多方麵入手,下麵是通過培訓煥發員工激情的一些建議。

首先要優先考慮對員工進行定期的培訓,使他們的業務能力、學習能力得到提高。

其次是幫助員工製定個人的提高計劃。把下屬們召集起來,要求他們設計出自己的提高方案,然後幫助他們完善這些方案,盡量做到切實可行。隻要讓員工意識到應該提高自己,並且拿出具體的方案去認真實施,就一定會使下屬每天都對工作充滿興趣,每天有使不完的勁。

最後是要讓員工們把培訓學到的東西盡快地運用到工作中去。把一個員工送去參加一個日常工作中用不著的職業培訓,這根本沒有什麼用處。培訓的關鍵是滿足日常工作的需要。所以,最好是讓參加培訓的人員能夠馬上運用所學的知識,哪怕隻是其中的一部分。

要使下屬做起事來渾身充滿幹勁,一定要能先了解他們喜歡何種技術,有什麼愛好,希望自己的能力達到何種程度,若能依其所想給予工作,加以培訓,這是最好的安排。

9.消除員工對控製的反感

大多數的人都不喜歡被別人控製,也不太喜歡別人告訴自己該怎麼做,或不該怎麼做,當麵臨特殊的要求,或被指使時,會感到特別不愉快。很少有人喜歡受到批評或被糾正,然而這都是領導實施控製中常發生的事情。當糾正或批評意味著懲罰時,控製措施更會使員工覺得非常苛刻。有些控製措施會對員工產生消極的影響,怎樣做才能更周到有效而又不引起員工的反感呢?

首先,要向員工強調實施控製的價值。必要的控製是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必須把標準明白具體地告知員工,可以把領導的幹涉降到最低程度,並且允許員工在符合標準的範圍內對工作方法進行選擇,但一旦決定,則必須一直執行下去。要避免類似於似是而非的解釋,盡量確保具體,也可以用數字表示。例如在以後的公司中,缺勤率不得超過1%;要把浪費的比例從70%降到20%等等,而不是諸如“提高質量”、“增加出勤率”之類的話語。

其次,是要盡量避免武斷的或懲罰性的標準。下屬都喜歡那些根據以往的記錄確定的標準,建立在分析尤其是時間研究基礎上的標準更受歡迎。“我們的記錄顯示一天完成200個是多數員工都能實現的標準。”沒有什麼比這樣的話更有說服力了,也會很少使員工產生一種被控製的感覺。另一方麵領導要利用未達標準的事例來幫助下屬如何改進工作,與他們一道找出原因,製定對策,也可以減少摩擦。“上個月你的銷售額又低於標準,我們應該從頭開始尋找一個影響你達標的原因,也許是我沒有把具體的操作方法向你講清楚。”沒有哪一個員工對這樣的話有抵觸情緒。

如果一個員工因未達到標準而受到懲罰或解聘,你事先要把解聘的原因和時間講清楚。如:“如果6月1日前你不能把產量提高到200個,你將被解雇。”而不能隻是這樣說:“如果你不能盡快符合公司要求的標準,你將隻是自討苦吃。”另外,如果領導要提出具體的警告,還要事先搞清楚公司大多數員工是否會支持你。順應民意是很重要的,不管是控製還是柔性管理,得到大多數下屬的理解和支持比什麼都重要。

最後是在運用控製措施時要堅持一貫性,對不符合目標要求的懲罰要明確。如果已製定了適用於員工的工作標準,你就應嚴格按標準行事,而不應期望每個下屬都滿意。如果覺得的確有個別例外情況,也一定要把例外情況解釋清楚。對做同樣工作的人,標準也應該是一樣的,同樣,對達到或沒有達到標準的員工的獎勵或懲罰也應該是一樣的。

多數下屬能接受相應的獎勵或懲罰,但也有不少員工並非如此,然而,不論是好的或壞的員工,都想知道如果他們不按要求做會怎麼樣。這裏的原則是,必須讓所有的下屬清楚,標準必須達到,這就是控製,非達標準不可。事先詳細、明確地說明也能減少員工對控製的不滿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