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藏而不露,蓄勢待發(3 / 3)

廉潔向來是為人尊崇的一種美德,在我國曆史上,幾乎各個朝代的為官之道都有“廉”的要求。雖然真正做到者不多,但凡是為人敬仰的清官,無一不是廉潔自律的。

“廉生威”,表現為廉潔榜樣作用所產生的吸引力、凝聚力和號召力。領導應是廉潔自律,率先垂範的。許多優秀領導一生潔身自好,廉潔奉公。這種廉潔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公生明、廉生威”。廉潔是每個領導的天職和道德的重要體現,更是對領導的起碼要求。

廉潔就是經濟上清廉,在品德上端正,在經濟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做到一塵不染。如果領導做不到這一點,那麼他在下屬麵前就不能樹起自己的威望和威信。

領導還要靠自己的成績為自己壯威。創實績,留業績,這是領導發展事業的落腳點,是下屬評價領導的重點,也是一個領導多方麵素質的綜合體現。領導把一個單位的工作搞好了,下級自然會認為你有本事,是好領導。

下屬最重實效,領導光是潔身自好,不幹工作,或整天忙忙碌碌,沒業績,下級充其量說你是“好人”,決不會說你是好官。作為領導,千道理、萬道理,業績才是硬道理。如果業績平平,山河依舊,甚至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不僅無威望可言,還要被群眾責罵。

領導的實績不隻是關乎個人形象,更是凝聚人心的關鍵。領導的威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為單位創造了多大的財富,業績非常大,那麼,你就自然而然地贏得了大家的仰慕。

6.勤政領導自生威

自古以來,勤奮是成功之本,勤奮精神都是對一個領導的基本要求之一,領導有沒有威信,也往往決定於“勤”這一點。勤於行則事成,勤於思則理得,這是古人的經驗總結,也是今天領導樹立威信的有效途徑。

勤於政事則能成大業,取信於民。勤政才有德政,才有實績,領導固然不必事事躬親,越俎代庖,但為下屬服務身為先,以身作則,身體力行,樂意吃苦,勤於務實,是領導必須具備的工作作風,隻有這樣,才能事業有成。

以勤生威,這就要求領導勤奮工作,贏得下級或同級的信任,樹立自己的領導威望。每個員工心裏都有杆“秤”,你真抓實幹,腳踏實地地辦成了幾件好事、實事,下屬就信服你,你就會有威望,有威信。如果你對下屬的痛苦不聞不問,解決問題不痛不癢,甚至不去關心下屬的困難和出現的問題,當個徒有虛名的“樣子官”,華而不實的“清談官”,好吃懶作的“享樂官”,那麼下屬就會對你嗤之以鼻,你就不會有威望和威信。

有些領導隻願坐在辦公室裏發號施令,不願到下屬中去調查研究,因而所發的指令,往往脫離實際,行不通,甚至還產生新的矛盾,起副作用。

7.與高層互動的技巧

所謂領導,就其所處層次來說,都是相對而言的。一個部門經理,對員工來說,你是領導,但對於公司的總經理來說,你是下屬,就是下級。因此,領導不但要學會管理下屬,而且要學會與自己的上級互動。

不少中層領導都有過這樣的經曆:你有一個很棒的想法,但是卻因為上級不支持,你隻好悻悻然放棄。其實,不論你身處哪個部門,不管你處在什麼級別,每位優秀的中層領導既是領導、又是下級,還應該是很好的業務員。不管推動什麼項目,都需要經過無數的說服工作,贏得上級、員工、客戶、相關部門的支持,因此,推銷自己成為每位中層領導應該具備的素質。專家指出,隻是個好點子和讓這個點子實現之間,最重要的因素在於,你是否具備推銷自己的能力。

以麵對高層領導來說,當你有個提案想要說服上級領導點頭時,有一個重要的技巧是“顧問式銷售”。不要等到你花了很大工夫,將提案規劃得天衣無縫後,才拿去給上級領導要求他雙手讚成。不妨在初步階段,就請他參與意見。

“關於這個方案,我想聽聽你的想法。你覺得這件事情可以朝什麼方向來做?可不可以給我一些建議?”

根據上級領導的意見,將提案稍作調整之後,再拿來請他提供進一步的意見。這樣往返幾次之後,上級領導已經深入參與這個項目,而且覺得自己對這個案子要負責任,這樣他們比較會同意放行。就算說服的對象是部屬,如果沒有獲得他們真心同意,其結果往往令人喪氣。因此,無論哪一級領導,同樣需要發揮高超的推銷能力。

比如,不妨在小型會議上對你的思路做出解釋,來獲得上級的首肯。同樣地,一開始,應該先提出一個粗略的方向,讓上級能夠參與、修改、貢獻意見。

“如果我們要追求的是這樣的方向,有些什麼障礙要克服?其中,我可以扮演什麼角色?可能需要與誰進行互動?對公司的工作會有什麼影響?”

用這種方式,引導上級領導說出自己的不同意見。但要注意,當上級領導提出反對意見時,你不要去反對,而是要設法了解反對的原因,最後提出的方案盡可能考慮他的意見。這麼一來,就算他不是全盤同意,也會支持你。在同其它部門發生衝突時,如果你希望上級領導能夠支持你的想法,最好能讓對方知道,這個提案對他會有什麼好處。不論是對上或對下的說服工作,關鍵在於,時時幫對方解答:“這件事情對我有什麼好處?”這就是贏得各方支持的最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