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以柔克剛,公關誘導(1 / 3)

精通權術之人,城府會很深,所以一般不會隨意表現自己內心的情緒。聰明的當權者一般都喜歡把自己的思想感情隱藏起來,不讓別人窺出底細和實力。這樣部下就難以鑽空子,對領導感到神秘莫測,從而產生畏懼感。領導有兩個重要的特征,首先他的目標堅定,其次他有能力說服別人與他同行。優秀的領導擁有令他人甘心追隨的技巧,能夠提出令人佩服的遠見,以自己獨到的公關手腕,使人們心甘情願地加入追隨者行列。

1.用願景吸引追隨者

一般來說,領導有兩個重要的特征,首先他的目標一定,其次他有能力說服人與他同行。獨自一個人是無法在社會上生存的,一個能力強或是自信的人,多半認為憑自己一個人的能力就可以做好任何事情。不過,這隻是個美麗的錯覺,得到大家的共同協助才是確實的。身為上司,如果自以為能力強,任何事情都可能獨立完成的話,不但做不好任何事,而且會遠離團體。

優秀的領導擁有令他人甘心追隨的能力,領導必須努力建構自己的遠景目標,然後采取行動達成恢弘遠景。確定遠景目標猶如度假,盡管已知要去何處,仍須決定以哪種方式前往目的地。一旦規劃好路線後,必須注意沿途的路標,確保自己往正確的方向行進。

旅遊廣告常引用新鮮、刺激、令人興奮的字句和生動優美的圖片來吸引大眾前往觀光聖地。同樣,領導若要他人與你通行,就需要用激勵人心的話語描繪出你擬定的遠景。在你邀請他們與你同行的同時,能夠提出令人佩服的遠見,人們必定會爭先恐後地加入,跟隨你向目標前進。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願意順從你,有的人再怎麼說服,也無動於衷,對於這樣的人,如果沒有強有力的公關誘導,就會變成扶不起的阿鬥。作為管理者,應當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對員工進行說服指導,使員工服從並服務於總體的遠景目標。

要能夠說服他人,推動他人,自己首先要有積極的態度。拿破侖言行錄中有一句話:“要知道怎麼指揮人,要先知道怎麼服從人,要知道怎麼說服別人,先要知道怎麼被說服”。領導應該以積極的態度麵對人生,在說之前,自己先做,自己先做好,比人家說了以後再做的感覺更好。

2.辦公室公關技巧

不少領導抱怨自己員工的流失率高,對公司的發展影響太大,究其原因就在於員工對公司缺乏歸屬感,終日想跳槽到其他公司,這樣不僅浪費培訓資源,而且效率偏低,對公司的聲譽有影響,領導的管理也受到質疑。

如果領導善用公關技巧,在辦公室裏使用溝通式語言,可以拉近同事之間的距離,加強彼此間的合作性,使工作更加協調,自然會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一些較普遍的話語如:天氣的好壞、當天的心情、或是工作上的一些特色、隱語等,這些關係到工作上的言談溝通,增添了不少人際交往的樂趣,使工作的緊張氣氛得以舒緩。當工作遇到困難時,也能在比較冷靜的情緒中解決,使工作效率不會因此而下降。

工作中有各種性格不同的員工,領導的表現直接影響到下屬的工作投入感。員工如果遇到唯我獨尊,沒有商量餘地的上司,情緒一定會有不滿和低落。領導要懂得營造和諧的氣氛,在工作時間努力協調大家的工作,必要的時候給予幫助。

辦公室公關並不意味著遷就忍讓,一團和氣。當下屬犯了錯誤時,你是否應該當眾嚴厲地指出,反複強調呢?一般認為“妙語精言,以不多為貴”。領導在批評下屬的過錯時,要用聽起來簡單明了,淺顯易懂的語言。

領導對工作應當認真負責,精益求精,對下屬既要關心備至,又要嚴格要求。當下屬出現明顯的過錯時,領導也就當給予嚴厲的批評。這種嚴厲的批評可能會使下屬心情緊張,背上思想包袱,因此領導還要抓住時機因勢利導,靈活巧妙地緩和氣氛,使被批評者既深受觸動,接受批評,又放下包袱,輕裝上路。

3.善於交際巧應酬

領導和下屬的關係融洽與否,直接影響到工作及下屬人員的情緒,影響到團隊內部的心理氣氛。

心理上相容,情緒上的穩定和諧構成良好的工作氣氛基礎,美國前總統羅斯福以平易近人、坦誠和極富人情味著稱,在記者們的心中他是“當上美國總統的最佳人選”。

當時他一直遭受著政治對手及報業托拉斯反對派的惡意攻擊,可是有一點隱私一直沒有在報端出現,更沒人來降低他的威望。這個隱私是他在3歲時突然患上了小兒麻痹症而導致了下肢癱瘓,慶幸的是這件事從來沒以個人隱私的形式在報上炒作,更沒有好事者偷拍他在輪椅上被抬上抬下的照片,他的威望也並沒有因此而降低,在公眾的心中,他的形象始終是高大、堅強而英武的。

為什麼羅斯福會受到如此的禮遇呢?這應歸功於他善於捕捉記者們的心理,將心比心,抓住一切機會搞好公關交際,羅斯福在這一點上做得十分出色,他極嫻熟地運用牢記人名這一技巧,因為他知道在人們的心目中,自己的名字是至關重要的,相互認識對方,記住對方的名字是起碼的禮貌。尤其是領導能準確地叫出對方的姓名,會使對方產生一種非常親切,一見如故的感覺,在交往過程中就無形增加了親近關係及相信程度。

羅斯福還善於把握時機,每當看到席間有不熟悉的記者時,他總是向身邊的工作人員詢問該人姓名和基本情況,然後主動和他打招呼,與他親切攀談,有時還和熟悉的記者直呼其名,甚至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