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1 / 1)

每個人的情緒都會時好時壞。戴爾卡耐基說:“學會控製情緒是我們成功和快樂的要訣。”實際上沒有任何東西比我們的情緒(我們心裏的感覺)更能影響我們的生活了。因此,一個心理成熟的人,不是沒有消極情緒的人,而是善於調節和控製自己情緒的人。青少年在成長的過程中,也要慢慢學會調節和控製自己的情緒。

緣何放縱情緒?

放縱情緒的原因:

第一,挫折承受心理太低。青少年遇到某些挫折或在人際交往中發生某些矛盾一時難以處理時,往往會以偏激的方式表現出來。挫折是客觀存在的,每個人都會在生活中體驗到各種各樣的挫折。挫折對人有弊也有利。挫折對於抵禦挫折能力強的人來說是一種動力,它可以激發個體的意誌努力,更堅定地朝著自己預定的目標奮力前進,直至達到目標。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可以麵對現實社會,不斷調整自己,不斷戰勝困難,體驗成功的喜悅,積累成功的經驗,自信心不斷得到增強,人生價值感得到提升。但對抵禦挫折能力弱的人來說,挫折是毀滅,會把人壓折了腰,他們通常表現為不能正視現實,經常采取逃避行為來應付自己所處的環境,在遇到外部矛盾對立麵的實力強大時,就會把攻擊的矛頭指向自己,自虐自殘。

第二,不良文化和娛樂節目的影響。由於電視劇、電影裏邊常常會出現一些情緒容易失控的角色,他們常常用傷害自己或傷害他人,或破壞身邊的東西來發泄自己的情緒,從而為青少年朋友們做了不好的示範。

第三,家庭教育不到位。父母是孩子經常接觸的人,父母情緒對孩子的影響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而有些家長並沒有意識到這些,不懂得在孩子麵前隱藏自己的情緒,尤其是當孩子做錯事情時,更是用怒火、不諒解來斥責、打罵孩子的方式來解決。從而給孩子這樣一個信息:凡事除了用怒火來解決之外,想不到更好的解決辦法。

青少年的修煉

小徐是某重點中學的初一男生,他性格內向,沒什麼朋友,但這並不影響他什麼,他覺得一個人獨來獨往挺好的。可最近,他突然覺得很孤單,大部分時間心情低落,老是喜歡發呆,對學習不感興趣,成績明顯下降。

每當媽媽問他為什麼沒考好時,小徐就更加沉默,或者幹脆不理媽媽直接回到自己的房間,鎖上門誰也不讓進,任憑媽媽在外麵拍門,叫喊也不理,且脾氣也很大。其實小東心裏覺得很對不起媽媽,時常生自己的悶氣,甚至覺得活著沒有什麼意思,不時有輕生的念頭,好像對自己失去了控製。

不會控製自己情緒的人,不僅會讓自己總是處於不良的心態中,而且對周圍的人也會造成很多傷害,有時候甚至會衝動之下做出讓自己後悔終生的事。因此,青少年一定要摒棄這種不良習慣,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

1.向前看。回憶有時會讓一個人懊悔不已,以至於深深的自責,越是回憶就陷得越深,如果一個人隻能活在回憶裏,那麼現實生活對他來講就不存在任意實際的意義!青少年是一朵剛剛開起的鮮花,美好的前途、快樂的生活還在等著你,不能為了一時之挫而失去了行走的能力。當一顆果子被不小心踩爛時,根本不需要去撿起它,回想它原本的美好,要做到的是,去尋找更好的果子。

2.享受樂趣。健康的興趣會給人帶來快樂。對學習感興趣的同學,在吸收新知識的同時,滿足了自己好奇心和求知欲。一些同學愛鑽研難題,因為難題的征服,使他們感受到巨大的喜悅。一些同學愛看課外書刊,廣博的知識使他們獲得了其他同學的讚賞和尊重。對青少年來說,發展一些健康的興趣,能使自己獲得更多的快樂。

3.欣賞自我。生活因欣賞而精彩,生命因欣賞而美麗。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的,“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不用去刻意磨平自己的棱角,去發展自己的特點,去展示自己的風采!也許你的智力很平常,也許你的成績並不出眾,但善良、勤奮、認真使你踏實、自足、心安理得。你完全可以欣賞一下在平凡的生活中真實的你,帶著一絲滿足和快樂。

4.學會幽默。培養幽默感,用寓意深長的語言、表情或動作、用諷刺的手法機智、巧妙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5.學會宣泄。人在生活中難免會產生各種不良情緒,如果不采取適當的方法加以宣泄和調節,對身心都將產生消極影響。因此,如果一個有不愉快的事情及委屈,不要壓在心裏,而要向知心朋友和親人說出來或大哭一場。這種發泄可以釋放積於內心的鬱積,對於人的身心發展是有利的。當然,發泄的對象、地點、場合和方法要適當,避免傷害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