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看人說話,分清到會者的身份(1 / 1)

美國禮儀之後蒲愛梅說:“禮儀有一條不可破壞的規矩是,你必須與席上你的鄰席談話。”很多人請客吃飯是“醉翁之間不在酒”,他們把聯係工作、拉家常、談古論今、結識新朋看得比飯菜本身更重要。然而,有些人可以海闊天空、無話不談,而有些人則有很多言談的禁忌。充滿歡聲笑語的宴會能靠“刺激”的談資助興,但這些談資一定要符合別人的口味才行。

席間交談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寡言少語不可取。

當莎士比亞說“言貴簡潔”時,他並非強調緘默不語的合理性,亦非提倡成為惜字如金、寡言少語之人。

每個人都不願與那些金口難開或不問不答的人相處。這些人不管你問他們什麼,他們都隻會含含糊糊地回答一個字——“是”“不”“喂”“唔”。事實上,他們似乎更喜歡看著你一個人滔滔不絕地講話。很少有人在談起這種人時會和顏悅色。有人不屑於閑聊,認為其瑣碎、婆婆媽媽、不足掛齒。他們以成為說話一針見血、言簡意賅的人為榮,認為思想比閑聊更重要。有些人也許天生就比別人會說話,他們說話簡練,但是不會說話或者說得太少也是不合適的,時常會有慘痛的教訓。

2.危險的交談範圍。

交談需要講究策略。我們必須意識到什麼能說,什麼不能說,什麼該講,什麼不該講,該和誰談,不該和誰談。如果清楚地了解這些,並準備好閑聊的話題,我們就不會對不該說的對象說不該說的話了。

一般來說,男女共處的社交場合,不宜展開下述四種話題:仆人、疾病、宗教和政治。在包括宴請的大多數社交圈子裏,嚴格禁止談論性的問題。

宴會上談話,有很多講究。忌諱涉及對某一不在場者的惡語中傷、妄加菲薄或傳播流言飛語的話題,而且不宜當著主人的麵,對食品製作之精粗,口味好壞等妄加評論。

如果一位客人對宴會或周圍環境一點都不評價,更不加以愉快地讚賞,這樣幾乎會被視為失禮。所以在用餐時,不妨對周圍的環境以及食物給予恰當的稱讚,相信得體有禮話語一定會讓賓主都感到很高興。

在商務會餐中,雖然並不是所有的話題都要涉及工作上的事情,但是絕不應當像同私人朋友在一起那樣,大家可以無所顧忌,隨心所欲地東拉西扯,即使在會談氣氛十分友好時也是如此。當你要提出一個話題時,一定要考慮其他人的情況,譬如,不可當著單身的人大談婚姻方麵的事。如果你知道客人所在的單位效益很好,就不要問他獎金是多少,因為這個問題可能會牽扯到單位不能公開的內容。除此之外,也不要談論有關國家或領導人方麵的一些緋聞。在談生意時,更應該注意你想要談的到底什麼,因為一句無意的話可能會令你付出昂貴的代價。

3.接手機時請離開餐桌。

現代社會,手機是人們基本的通訊方式,由於使用的頻繁,很多人經常會在宴席間接到電話,在這時,應該禮貌地和同桌就餐的人說一聲“不好意思,失陪一會兒,我出去接個電話”,而不應忽視周圍的人,在餐桌上與來電者大聲地、沒完沒了地談話。

當然,談話也並不是什麼話都可以談,說話中哈哈大笑、竊竊私語或者向離你非常遠的客人大聲地招呼,把某人的傳聞當作餐桌上的話題,嘴裏塞滿食物,或者邊講話邊擺弄餐具,這些都是不合適,一定要注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