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現代圖書館導讀技術(8)(2 / 3)

彙報課的特點是:交流性、趣味性強。但容易造成內容不集中、流於形式、效果不明顯的不足。教法對策擬為:①彙報課題目不宜太大。②學生彙報的內容應結合自己的體會、收獲,切忌言之無物,互相模仿。③在學生彙報中發觀問題應及時剖析,以一點教育全麵。④彙報課是上述四種課的全麵總結,內容不應超出四課範圍。⑤彙報課切忌流於形式、做樣子。⑥要教育學生,使學生明確彙報課不單純是比成績,而重在互相學習先進經驗。(三)閱讀指導課要注意之處閱讀指導課應注意幾點:①注意五個“結合”,即注意普及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重點性與係統性相結合,科學性與趣味性相結合,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結合,指導與閱讀相結合。②注意七個“要”,即要明確閱讀指導課的教育目的和任務,要組織好閱讀指導教育的全過程,要充分發揮圖書館的優勢,要克服成人化傾向,要反對純理論化現象,要加強與其他課程的聯係,要注重效果、不追求形式。總之,信息教育的重點是信息活用能力教育,而並不僅僅是圖書館知識的學習。因此,要想在我國學校教育中實施“圖書館閱讀指導課”,就要將信息教育同各學科內容進行交叉,充分發揮信息技能的效用,讓學生在解決學科問題的過程中認識到情報信息的作用,培養學生利用情報信息的自覺性、敏感性和初步的能力。也就是培養了他們的情報意識。本章第三節將結合課程開發實例,詳細介紹幾種與閱讀指導課有關的教學方法。

(第三節)圖書館閱讀指導課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某種教學理論、原則和方法及其實踐的統稱,可運用於一切學科和年級。教學方法也指師生為完成一定教學任務在共同活動中所采用的教學方式、途徑和手段。如前所述,圖書館閱讀指導課有基礎課的抽象性和突出的實踐性兩方麵的特點。在教學中,如果采用單一的課堂講授的方法和滿堂灌的方式,會使學生學得枯燥無味。師生為了完成共同的教與學的任務,應該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本章第二節內容中已經簡要講述了不同類型閱讀指導課的一般教法對策,為了開拓視野,拓寬思路,下麵詳細介紹與圖書館閱讀指導課密切相關的討論式教學法和探究式教學法。一、討論式教學法

討論式教學法就是通過係列問題導引,在教師主導下的以生生、師生討論為主要教學推進手段的模式,例如在各類型文體的閱讀指導中,可以將某一主題的幾種體裁的文本提供給學生,在教師設計好的係列問題導引下,引導學生閱讀、討論。教師的主導作用具體體現在對學生討論的布置、討論的及時引導、討論的評價等範疇。(一)討論教學的目的討論式教學是新課程倡導的參與式教學的一種重要方式,討論的目的包括四個方麵:①幫助學生對正在思考的論題或知識點形成更具批判性的理解。②提高學生自我意識和自我批判的能力。③培養學生對不斷出現的不同觀點正確評判的能力。④扮演催化劑的角色來幫助學生認識世界、認識自我。(二)討論式教學法的構成環節1.教師備課教師備課是討論模式展開的第一環節。在討論模式中的備課包括四方麵的工作:①閱讀教材與參考文獻,為學生提供討論的文本材料。教師“吃透”教材,方能在展開討論之前,將本單元知識深入淺出地向學生講解,引導學生討論;為學生提供相關的參考文獻,可以拓展教師自己和學生的思路,引導討論的深入。②把握學生的閱讀水平,設定學生發展的目的,確定引導學生實現發展的措施,也就是所謂“備學生”。特別要了解學生在自己所教領域裏的學科知識基礎與閱讀水平、聽說能力等狀況,可以通過閱讀調查展開,或通過先行教學中的提問、交談、作業、讀書筆記等材料分析了解。根據本書第二章所述的不同讀者類型的心理特征及閱讀需要等設定教學目的,確定在某一單元的討論教學中,學生要掌握的最低限度的知識、所要發展的最低限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