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現代圖書館導讀技術(11)(3 / 3)

客觀式測驗的答案簡短,多半是簡單符號、單句或短文。可讓學生在較短的時間裏測試較多的內容,取樣廣泛和係統化,評分客觀、迅速。客觀式測驗的試題形式很多,最基本的有是非判斷題、填充題、選擇題、配對題等。請看下麵的例題。【例一】下麵各題正確的在內畫“√”,不正確的畫“╳”①“黃”字的四角號碼是2387②《中國圖書館分類法》是圖書館進行圖書分類的主要依據,“文學”類的標識字母是“I”。③《新華字典》是按分類排檢法進行編排的。【例二】在下麵各題的空白處,填上適當的字。①閱讀一本書時首先看其書名、著者、、、和是必須養成的良好閱讀方法和閱讀習慣。②可以通過分類目錄、目錄和目錄查找到曹雪芹的《紅樓夢》這本書。【例三】閱讀《中國人物總傳》一書,並判斷下列哪些人對中西文化交流有貢獻,請在人名前的數碼上畫“√”。①徐光啟②嚴複③胡適之④李鴻章⑤範仲淹⑥湯若望⑦李之藻⑧利瑪竇⑨魏源⑩左宗棠【例四】將下列著作、作家和朝代中有關聯者用線聯起來宋關漢卿《夢溪筆談》元蒲鬆齡《三國演義》明沈括《聊齋誌異》清吳承恩《竇娥冤》羅貫中《西遊記》3.問題情境測驗問題情境測驗是對被試者提出一個課本或閱讀材料中所沒有的、課堂上教師也未曾講過的、某種新情況下的問題,令被試者自行解決,從而考察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因之,問題情境測驗也稱為解決問題能力測驗。由於它是故意利用課本和教學中從未出現過的新情況提出來的,學生不可能憑借單純記憶和過去學習的經驗解決它。學生必須運用自己已有的知識、技能,通過分析、綜合、判斷、推理假設證明等一係列的思考探索,最後才能獲得答案。問題情境測驗的試題形式與論文式測驗或客觀式測驗的試題形式相同,二者都可采用。【例一】高一的班主任常常能從學生那裏沒收到卡通書,有的班主任一個學期甚至能沒收到幾十本,看來卡通書在學生中有著廣闊的市場。去看一下小書店及租書店,卡通書占著很大的比例。隨手一翻,有些竟然還帶有色情成分。試聯係身邊的事例分析卡通書對學生有什麼影響?【例二】“強風不折楊柳枝”,試以物理學的原理加以說明。【例三】現有脫落了標簽的幾本圖書,請根據下列圖書的簡要說明判斷它們各是哪個標簽的,請將圖書對應的數字寫在下麵標簽後麵的中。①本書收集了毛澤東大部分的詩詞,編者在每首詩詞的後麵都加上了“閱讀指導”,方便於讀者理解記憶。②本書介紹了某醫院利用計算機技術對病人進行遠程診斷的具體做法,書中配有大量的彩圖及案例,文字通俗易懂,讓讀者充分感受到計算機技術的神奇。(二)試題的命題原則試題的編製必須遵循命題的原則與技術。一般而言,編製任何一種類型的試題都要考慮以下原則:①均勻,且具有教材內容的代表性,尤其要包括重要部分。②試題文字力求簡明扼要,題意明確。③各試題應彼此獨立,避免帶有暗示的線索。④如果隻有一種選擇的答案,試題應有不會引起爭論的正確答案。⑤若測量學生高層次認知能力,則試題不一定要固定答案。⑥試題的敘述要重新組織,避免直接抄課文或閱讀材料。⑦試題應重視基本概念和原理原則的理解和應用,而非零碎的記憶。三、表現性評價讓學生通過實際任務來表現知識和技能成就的評價稱為表現性評價。它是學生學習成效評價的又一種方法。圖書館閱讀指導課做為一門活動課,是一種研究型學習課程,實踐性很強,學生在課堂討論、研究活動過程中體驗到的態度和情感,學會的方法和能力,使用量化的方法進行評價很困難。使用紙筆測驗可以評價學生掌握了哪些知識,而使用表現性評價可以了解學生在真實情境下的情感體會和實際知識與技能應用的能力。表現性評價的重點在於實際表現的“過程”

和“作品”或兩者的組合,視實際表現活動的性質而定。(一)表現性任務在圖書館閱讀指導課的教學情境中,常用的表現性任務有:口頭表述、實習、實驗或調查、作品等,既有個人獨立完成的任務,也有小組合作完成的任務。教師應根據所要評價的技能特質來決定采用其中的一種或多種任務。同時,教師必須有明確的評價標準。兩方麵一起考慮可以提高評價結果的可靠性。

1.口頭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