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現代圖書館導讀技術(12)(2 / 3)

王×一遇到困難就要求教師或同學幫助,有2次在書架上找不到圖書,需要老師幫助才找到。

林××能對重點內容劃線做記號,做了4張讀書卡片 李××馬虎對付,等待檢查訂正時,再按照指出的正確要求修改。

趙××忘記帶閱讀材料〗這好像是第二次了,查上次的記錄表核對

2.檢核表檢核表式的記錄是將所要觀察的事項分類,列舉製成檢核表,以便觀察時易於捕捉所要觀察的目標。設計一份檢核表時要注意在表中增列一些常見的錯誤,它對較差表現的診斷很有幫助;最好按某種邏輯順序排列這些列舉項目,例如步驟的排列順序。下表是一份課堂討論觀察表,有該項行為表現的標記(打勾或以“正”字逐筆標記):姓名行為表現張××李××趙×林××優點隨著說話音調的高低而變化麵部的表情 保持與聽眾目光接觸 用完整的語句表達思想 能夠引用閱讀材料作為論據下結論時,能扼要重複重點缺點打斷別人的發言檢核表的評價結果很難以一個總分來表示,如要進行量化,並以一個客觀的總分來代表時,教師必須先計算檢核表中打√的數目(若有優點、缺點的區分,則一個缺點抵消一個優點),再除以全部的評價項目(優點項目),得到一個百分比值即是。另外一種作法是教師事先設定評定學生表現行為的標準,如評定結果達到10—12項表現標準,為“優秀”;評定結果達到7—9項表現標準的為“良好”;評定結果達到4—6項表現標準的為“一般”。不管哪一種做法,如果有優點、缺點的區分,則一個缺點抵消一個優點。3.評定量表法評定量表類似檢核表,是用來作為判斷過程和成果的一種評價工具。它不像檢核表那樣,僅提供“是”或“否”這樣簡單的二分法判斷,而是提供評定某個表現的出現程度或多少的機會,評價表現行為的特質。【例一】從評論的數量、評論的質量、文本參考、聽取他人意見、對討論的預先準備四個方麵對學生在課堂討論中的表現進行評定。在討論之前向學生公布,讓學生感到對自己的表現和問題研討本身的有效性的評價方法不是突如其來的。每項有5個分值,將每項分值填在圓括號內。〖JZ〗圖書館閱讀指導課課堂討論評價量表A.評論的數量5有一定數量適時、合宜的評論、解釋,而不隻是一些空話。4在未被點名的情況下主動提出評論、解釋,且絕大多數適當,並表現出一定的創見。3做到盡力而為,盡管其絕大多數議論係由誘發而出,但確實參與並偶爾提出一些解釋、評論。2絕少參與,隻對直接的提問有所應答,且是最低限度的應答。1不參與或隻是講一些消極的、破壞性的談論。

B.評論的質量

5評論、解釋有創見、有思考,恭敬地對其他同學之提問作出解答,能激起小組中的其他問題討論。4所做評論表明學生對文本進行過一定思考,其評論能引出個別同學的提問。3評論很少表現出創見與思考。在與其他同學評論的互動中幾乎沒有什麼評論、解釋。2評論隻是重述前邊提出的問題或論點,對討論沒增添任何新的東西或沒激起應答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