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研究現狀
雖然網絡誕生於20世紀60年代,但對網絡新聞的研究卻是在網絡蓬勃發展之後才開始的,而專門針對網絡媒介中的國際新聞報道所做的研究目前在國內外都還比較鮮見。
網絡最開始時所傳遞的還不算是嚴格意義上的新聞。直到1987年,位於美國矽穀的《聖何塞信使報》(San Jose Mercury News),首先將自己報紙的內容放到了尚處於起步階段的互聯網,才開始了真正的網絡新聞傳播。在中國,1993年12月6日,《杭州日報》拉開了中國報紙電子化的序幕。此後,中國第一份電子報刊《神州學人》於1995年1月12日誕生,而同年12月20日,《中國貿易報》又成為中國第一家在互聯網上發行的電子日報。
與網絡新聞的發展同步,國內外對網絡新聞的研究也是從20世紀90年代以後逐步展開的。筆者搜集的數據截止到2010年底,搜集國外數據時使用了SAGE Journals Online(http://online.sagepub.com/),它收錄了國外630多種高質量的學術期刊,其中46%的期刊被2005年的Thomson Scientific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SCI以及SCI)收錄,另有51種在其所在學科類別排名前十位;而中國的數據則來源於中國知網(http://www.cnki.net/),它收錄了中國9000多種期刊的文章,筆者搜索時還對其中的“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以及“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進行了跨庫檢索。
在中國知網上對“人文與社科學術文獻網絡出版總庫”檢索時,筆者檢索的是主題中含有“網絡新聞”的文章,而在對SAGE Journals Online進行檢索時,由於英語中對網絡新聞的說法不一,所以筆者使用了多個詞組並列的方式,包括“online news”、“online journalism”、“web news”、“web journalism”、“internet news”以及“internet journalism”,它們之間是“或者”(or)的關係,檢索結果(如下表)顯示,在20世紀90年代以前,對網絡新聞的研究幾乎是空白,中文僅檢索到一篇文章,是刊登在《現代圖書情報技術》1983年第2期的《歐洲網絡新聞》,用短短幾十個字介紹了歐洲計算機當時的聯網狀況,“網內有300個文檔,其中60%是文獻型數據庫,40%是商業、貿易、管理和新聞等方麵的數據庫”,可以看出當時網絡新聞所占的比例是很小的;而外文雖然檢索到了8篇文章,但7篇都來自於同一個雜誌:《商業信息評論》(Business Information Review),主要講述“網上新聞:一種被低估的信息資源”。對網絡新聞的研究直到90年代才略有發展,各自有70多篇相關文章;而2000年之後才開始大發展。
在網絡新聞的發展曆程中有一個裏程碑式的事件,即“克林頓緋聞”案,美國獨立檢察官斯塔爾對該事件所做的調查報告一在網上公布(1998年9月11日)就導致了網絡新聞的爆炸式增長。其後印尼的排華暴亂、馬來西亞的安瓦爾事件以及美國的“9·11”恐怖事件更是將人們對新聞關注的目光引向了網絡。與此相關的研究構成了網絡新聞研究的一個高潮。
國內學者對網絡新聞所做的研究,或者較多地注重業務,如關於網絡新聞采、編、評的研究,關於網絡新聞標題的製作、網絡新聞的編排等;或者是借用大眾傳播的理論,如《大眾傳播理論如何麵對網絡》(陳力丹,《國際新聞界》1998年第5、6期合刊),討論了大眾傳播理論麵對網絡特有的綜合傳播和對話形式而呈現的理論窘境,提出調整研究框架和研究重點的設想;《網絡多媒體傳播——媒介進化史上新的裏程碑》(屠忠俊,《新聞大學》1999年春季號),用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Guilford.J.P)的維量模型闡述麥克盧漢的理論,認為“從報刊到廣播到電視,傳播工具與受眾的交互作用的過程,既不是單純的越來越熱的過程,更不是單純的越來越涼的過程,而是一種熱性與涼性都越來越強的過程”;《互聯網絡對大眾傳播的影響》(卜衛,《國際新聞界》1998年第3、4期)認為互聯網改變了職業傳播者的工作方式、大眾傳播的特征和傳受關係之後,原本“特別缺乏理論係統”的大眾傳播學麵臨空前的挑戰,傳播學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命題或模式以及若幹學說需要重新闡述,還必須考慮建立新的概念、命題等來解釋網絡媒介的傳播性質,並且需要更多地考慮傳播以外的技術因素和社會因素;《互聯網絡成為大眾傳媒的社會環境》(吳廷俊,《現代傳播》1998年第2期)認為政府對網絡傳播的管理應由控製本位轉換為自由本位,網絡新聞傳播應由傳者本位轉換到受眾本位;《第四媒體的興起對大眾傳播理論研究的影響》[周渡,《鎮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1期],討論了作為“第四媒介”的因特網的興起對大眾傳播理論研究產生的重要影響,在揭示網上新聞傳媒在組織形態和傳播方式上與傳統傳媒區別的基礎上,從地位取代、重新界定基本定義、把關人理論、對新聞教育的影響這四個角度研究大眾傳播理論研究所受到的影響,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