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輯 陪你走一程(2 / 3)

老實說,以前他從未奢望過自己能當老板,隻想著能舒心地打工就很知足了,但聽了他們的話,他竟真的有些心動了。

送一家人出門時,那個小女孩突然像想起了什麼似的,轉身跑到他跟前,把兩枚麵值1角的硬幣塞到他的手裏:“叔叔,這是我給你的小費,祝你新年快樂!”

他連忙推辭:“叔叔不能要你的錢,快攢著過年買好吃的吧。”

“電視裏麵上飯店的顧客,都要給服務好的服務員小費的。叔叔,你的服務非常好,我應該給你小費,再說了,這是媽媽給我的壓歲錢,我想怎麼花都可以的。”小女孩仰起頭來,兩眼黑亮黑亮的,臉上寫滿了可愛的認真。

“可是,我…我……”他眼角有些灼熱,執意要把錢塞還給小女孩。

“拿著吧,小兄弟,那是孩子的一片心意。”女孩的父親用力地握住了他的手,不容推辭地命令他接受這份無比珍貴的饋贈。

那一家人的身影早已在夜色中消失了,他還緊緊地攥著那兩枚硬幣,呆呆地佇立在北方深冬那紛紛揚揚的大雪中,心裏翻湧著無法形容的溫暖。

就是那冬夜裏那小女孩純淨的亮眼睛,就是那久久溫暖心扉的兩毛錢的小費,讓他恍然懂得了許多許多,尤其是他懂得了——無論怎樣的一個人,無論其身處怎樣的境地,都不應失去夢想,都應該學會自強。

數年後,像一個夢幻中的奇跡那樣,他竟真的擁有了資產近百萬元的公司,真的當上了大老板。雖然他再也沒見到那位可愛的小女孩和她的父母,但每每看到珍藏的那兩枚硬幣,他都會無比清晰地回憶起那個冬夜裏的那些動人的情節,都會在心底默默地說一聲——謝謝,謝謝給我帶來幸福的“天使”。

後來,他讀到一部名字叫《天使在人間》的小說,不禁由衷地感慨——天使就在我們身邊,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帶給自己和他人幸福的天使。

感激生命中那枚紅色的標簽

升入高二時,我的作文依然寫得一塌糊塗,即使絞盡腦汁拚湊出一篇自以為還可以的文章,交到了老師那裏,也常常換來諸如“中心不明確,材料龐雜,層次不清晰,語言羅唆”之類的批語。時間一久,老師也不願意看我的作文了。於是,我更感到“作文之難,實在是難於上青天了。”

高二的下學期,我們班的語文老師由一位當時在省內已小有名氣的詩人擔任,他就是我讓我一生感激不盡的孫老師。

記得我交給孫老師的第一篇作文是《我愛………》,在那篇作文中,我洋洋灑灑地將自己喜愛的許多事情,都一股腦地搬了進來,末尾還來了一句“我愛…………”連續的兩個省略號,以示我的愛還有許多許多。

沒想到,作文講評課上,孫老師竟在班上當眾朗讀了我的文章,而且誇讚我的文章有真情實感,不造作,思路也很開闊。老實說,那一刻,我真是激動極了。要知道我的作文一向是給同學們作“反麵教材”的,能得到寫作上很有名氣的孫老師的誇獎,實在出於我和同學們的預料,我甚至一度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出了毛病,我還看到不少同學懷疑的目光,但千真萬確的,是老師真的當眾表揚了我的作文的成功之處。

等拿到作文本時,我看到孫老師在上麵用紅筆,將我的那些錯別字和病句都一一地更正過來了,還寫了密密麻麻的批語。其中有幾句話讓我終生銘記——“看得出你是個熱愛生活的人,相信你隻要多讀書,再加上不懈地努力,肯定能寫出很優秀的文章的……”

啊,孫老師都說我能寫出優秀的文章了。我感到受了莫大的鼓勵。原本對作文已泄氣的我,又興致勃勃地拿起筆來,認真地寫起來。而孫老師從我的每一篇文章裏,都要找出那麼一兩條優點加以肯定,當然也直言不諱地指出了其中的不足。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我的作文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我竟愛上了寫作,高考誌願上全填上了“中文係”。又經過大學中文係四年的磨練,我的文章開始陸續地見諸各種報刊,在各類征文比賽中也頻頻獲獎。大學畢業三年後,我加入了省作家協會,成為我們班級同學中的“第一個作家”。

極其偶然的一次,我在一本散文選刊上,讀到了孫老師寫的題目為《給年輕人貼一枚紅色標簽》的文章。才恍然醒悟:原來孫老師努力地從我那寫得很一般的文章中,尋找出些許亮色,加以圈點,是要點燃我的寫作激情,讓我從自卑中抬起頭來。他那充滿期待的話語,無疑是貼在我心靈上的一枚紅色標簽,火焰一樣照亮我前行的路程。

哦,那一枚看似尋常的紅色標簽,不僅僅給我勇氣、催我奮進,甚至還影響了我一生的選擇。

多少年後,每當我麵對我的學生,麵對那一篇篇帶著墨香的文章,我總會滿懷感激地想起孫老師,想起那一枚永遠鮮亮的紅色標簽。

教育的威力

那是一個極為閉塞的山村,由於令人難以想象的貧窮的長期困擾,好容易分來的幾個老師都很快調走了。時間一久,許多被生活艱難熬苦了的村民,也開始對教育麻木不仁了,那座破爛不堪的學校更加破爛了,僅剩本村的一個瘸子,在教孩子們認識幾個字。於是,惡性循環產生了——越窮越不重視教育,越不重視教育越窮。

那年春天,村裏分來一個中師畢業的女孩,女老師多才多藝,課講得很好,許多已下地幹活的孩子,抽空也往學校裏跑。

起初,村民都以為年輕的女老師呆不了多久也會走的,因為這個村子實在是太窮了,許多孩子連課本都買不起。然而,女老師偏偏留了下來,心甘情願地把自己的工資掏出來貼補給家境困難的學生。

村民們都感動地說:“真是遇到了一位難得的好老師啊!”

誰也不會想到,那天大雨過後,在去家訪的路上,大家敬佩的女老師摔下了山崖,任孩子們苦苦地呼喚,她再也沒有睜開那美麗的眼睛。

兩年後,村裏考出了第一個中專生——女老師最得意的學生拴柱。

拴柱的父親興奮得趕到縣城裏,賣了300cc的血,請全村人喝了一頓喜慶的酒。去省城讀書前的那些日子裏,全村人都對拴柱流露出無比羨慕的目光,大家嘴裏說的和心裏想的一樣——拴柱的雙腳已經邁出了窮窩窩,再也不用回來受窮受苦了。

但誰都沒想到,三年後,中專畢業的拴柱,在大家的一片驚訝中,又回到了依然很窮的村裏來,樂嗬嗬地當上了一名清貧的老師。父母滿懷失望地罵他,村民們也紛紛困惑地搖頭,說他好容易考出去又回來,實在是犯傻。對此,拴住隻重複了一句當年那位女老師曾說過的一句樸實無琢的心裏話,大家便都沉默不言了。

拴柱一生銘記的老師的那句話是——要改變困境,總是需要有人先做一點兒奉獻啊。

這就是教育的威力——不僅僅在於傳遞知識、開啟心智,還在於塑造心靈,讓即使十分卑微的生命,也迸發出耀眼的人性光輝。

祖父最珍貴的遺產

在他出生前兩個月,祖父便去世了。借助於父輩和鄉親們零零碎碎的講訴,他腦海中印下了祖父這樣不同尋常的人生經曆:他祖居浙東,少年得誌,18歲入京城名牌大學,中年經商,生意做得很大,成了省內外有名的富商,六十年代初那場銘刻曆史的大災來臨時,祖父散盡了萬貫家產,挈婦將雛來到東北的一個林區小鎮,默默地走完了此後清貧的人生。

“如果祖父當年不那麼實在得犯傻,不把自己用智慧和汗水賺來的財富,那麼慷慨地分贈給那些素不相識的災民,而給我們每個兒女都留下一些遺產,讓我們後來能有創業和發展的資本,說不定我們現在都富裕起來了。”這是他從叔叔嬸嬸們口裏常常聽到的慨歎,那口氣裏有些許的遺憾,有些許的抱怨,也有些許苦澀的無奈。聽得次數多了,再看看父輩們如今一家比一家清苦的日子,他也在心底認為祖父當年的舉動的確有些傻。

連村裏一些上了年紀的鄉親們也都唏噓不已——若是祖父給他的後代留下一批遺產,那他們這個家族或許是村裏最富有的了。而一生老實巴交地隻知道下苦力氣過日子的父親,常常說的一句話卻是:“上輩是上輩的,我們是我們的,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活法”,父親從沒有說過“假如祖父當初……”之類的話,似乎祖父留不留下遺產,與他毫無關係似的。

他高考落榜後,到江浙沿海一帶打工。辛辛苦苦地打拚數年,終於有了一點點的積累,他便盤下一個店麵,雄心勃勃地準備大幹一番,希望重現祖父當年的輝煌。

然而,初涉商海,他便被迎頭澆上了一桶涼水。原來他看好的一單水果生意,竟是一個可怕的陷阱,而他已深深地陷了進去。眼看著左借右挪來的二十多萬元本錢,就要隨著那些正在一天天爛掉的水果離他遠去,可他實在輸不起啊。那些天裏,他急得像沒頭蒼蠅團團亂轉,卻於事絲毫無補。

那天,好容易碰到一位買主,同意買他那些即將爛掉的水果。絕望的他像溺水者抓到了一棵救命稻草,決定趕緊把那些咬手的水果處理掉。買主是一家養殖場的老板,人家是開出的是飼料的價格,而他已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了,因為再不立刻出手,他就隻能麵對血本無歸的慘淡結局了。

兩人很快談定了這樁買賣,他心痛無比地跟買主聊起了這些年來的苦澀經曆,不知不覺中他提到了祖父的名字。仿佛驚雷般地一瞬,買主的身子猛地一晃,突然緊緊地拉住他的手,驚訝地望著他,認真地問起他祖父的情況,當他再次肯定地說出祖父的名字及其經曆後,買主的眼睛陡然一亮,激動地抱住他大聲喊道:“恩人啊,我們終於找到你了。”

“恩人?”他愣住了。

“是的,你祖父是我們家幾代人的恩人,在我很小的時候,父親就跟我講你祖父的故事,告訴我們是你祖父救了我們全家人的命,父親讓我們一定不能忘了你祖父的大恩大德。這些年來,我們一家人,還有很多當年受過你祖父幫助的人,都一直在找你祖父,找你祖父的後人,希望能報答他老人家當年的救命之恩。”買主的眼睛裏閃爍著感激的淚珠。

他還在驚訝時,買主已經不容置疑地給出了新的水果購買價格——那是他根本不敢想象的價格,比此時市場最高價的兩倍還高,足以讓他賺到5萬元的利潤。

他感激地連連謝絕,他已不奢望能在這單生意上賺錢,能夠少賠一些,他就很滿足了。而買主卻安慰他:“小夥子,按我說的辦,我把你的這些水果推銷到一家果酒廠,那個老板現在資產過千萬,他小子能夠有今天,也多虧了你祖父當年的慷慨救助,他說要不是你的祖父,他恐怕當年就被餓死了。相信這點兒小忙,他肯定會高興地去幫的。”說著,買主將一張支票遞到他的手裏,讓他去尋找新的商機。

後來,又有很多當年曾受過他祖父恩澤的人陸陸續續找到他,他們以各種方式表達了自己滿懷的感激之情,而他的生意也在大家的幫助下,很快便一天天地做大起來,他擁有了自己的大公司,遠在林區小鎮上的親戚朋友們也紛紛投奔他而來。

如今,事業正如日中天的他,每每談起自己的這段商海經曆,總會情不自禁地這樣感慨:“我能有今天的成功,要特別地感謝未曾謀麵的祖父,是祖父當年慷慨無比的饋贈,為我存下了一筆巨大的遺產,他給了我立足、發展的雄厚的資本,讓我一生受用不盡。”

是的,祖父留下了一個響當當的、讓子孫後代自豪的名字,也留下了一份讓後人品味不已的財富,那是遠比金銀還要珍貴的遺產。

愛的風景

他和她都是那所高校裏著名的教授。

他和她相依相攜的身影,曾是校園裏的一道美麗的風景。

他和她相濡以沫的愛情故事,曾在年輕的學子們中間口耳相傳。

在那個楊柳泛青的春天,75歲的他因病先她而去。而就此前兩周,他還給我們做過一次精彩的學術報告。那天晚上,銀發飄飄的她攙扶著他走出禮堂,兩人並肩的幸福,讓人不禁羨慕地駐足。

噩耗傳來時,同學們馬上想象出她該會怎樣地悲傷,不免暗暗為她擔心,深恐她難以承受這突如其來的巨大打擊。

第二天的第一節課,同學們不約而同地早早地來到教室,默默地溫習起她開設的那門選修課。同學們都以為這節課她肯定不會來了,隻是想以這種方式,表達對她由衷的敬重。上課的鈴聲剛剛響過,她竟再次走進教室,走上了講台。她的雙眼有些紅腫,麵色也有些蒼白,努力掩飾的平靜中仍透著濃重的傷感。

“老師,請您今天回去休息吧!”班長代表同學們向她誠懇地提議。

“老師,請您回去休息吧!”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喊道。

她搖搖頭,臉上溢出一抹淡淡的微笑:“謝謝同學們的關心,還是讓我們繼續上課吧。”

她那略有些沙啞的聲音開始在教室裏回蕩起來,還是同學們熟悉的教學風格,她隨手拈來的典型例證和條理清晰的深入剖析,讓大家津津有味地咀嚼那部外國現代派作品的深邃的主題。

課間休息時,她雙肘拄著講台,輕輕擦拭著額頭上的汗水。幾個女生圍上前去再次真誠地懇求她:“老師,今天您就講到這裏吧,我們保證好好自學下麵的內容。”

她的眼裏盈著晶瑩,激動得聲音也有些顫抖:“你們的心思我懂,我最愛的人走了,我確實非常地悲傷,但我不能讓悲傷把我困在家裏、綁在床上,因為道理很簡單——人總是要從這個世界上離開的,但愛卻可以留下來,愛可以永遠地照耀活著的人。我太了解他了,相信他一定會讚同我今天依然像昨天一樣站在講台上,來表達我對他的愛……”

她不是很大的聲音,在靜靜的教室裏,卻顯得那樣響亮,簡直就是擲地有聲了。

她再次平靜地攤開講義時,同學們不禁感動得報以了熱烈而持久的掌聲。

那是同學們在大學裏所上的最最難忘的一節課,若幹年後,回憶起當時那些清晰如昨的動人的細節,許多同學仍感動得唏噓不已。

後來,同學們又看到了她在校園裏孤獨而堅強的身影,看到了她被一群年輕的學子簇擁著的興奮的情景。同學們都不禁感慨——她和他曾是校園裏的一道迷人的愛情風景,他走了,她依然是校園裏的一道感人的風景。

走遙遙的路去遠方看她

不是愛情故事讀多了,也不是一時心血來潮,就在那個陽光燦爛的午後,一個許久縈繞在心頭的渴望猛然強烈起來——再不能等了,我得去看看她。

我們彼此音信斷隔已經十八年了,她現在的情況我一無所知。也許她早已淡忘了我這個老同學,可我永遠不會忘記她——我的小學同桌王小英。

少年時的故事大多已隨年輪的流轉而淡化,但有一件事我記得很清楚。那是一次期末考試後,老師將我們的成績張榜到牆上。第二天,不知哪個淘氣的學生,用紅筆將分列第一、第三的我和她的名字連接起來。於是,愛情意識朦朧的同學們便開心地起哄,說我們是一家子。她氣得直抹眼淚,讓老師揭下了那張紅榜。我表麵裝著很生氣,故意跟她疏遠,內心裏卻裝著一縷幸福,因為她是班級裏最漂亮的女生啊。

再後來,上中學了,彼此分開了,再也不曾相見。

時光荏苒,如今我已為人夫為人父,可浪漫的情懷依舊,尤其是發表了許多纏綿的愛情故事後,更懷戀起少年時的那一抹清純。很多次燈下獨坐,心總會怦然一動,讓時光倒轉,讓想象飛越萬水千山,一次次地心中描繪我和她相聚的美麗……

終於,我坐上了遠去的列車,直奔東北平原上的那個小村,去看同學王小英。我沒有事先通知她,是想給她一份驚喜。我想象著四目相對時的情景,該是怎樣的一種美麗啊。

坐了兩天一夜的火車,我竟沒有絲毫的疲憊,又上了擁擠的客車,在七拐八拐的山路上顛簸了一上午,終於抵達了王小英居住的村莊。一問詢,有熱情的村民,細細地給我指路。快走近那間小屋時,我已掩不住滿懷的激動了。

但她的白發母親的一句“她已經上四川了兩個多月了”,讓我一下子呆住了。

十八年精心設計的重逢裏,可沒有這樣的景象呀。我數一數兜裏的錢,勉強夠去“天府之國”來回的車票。沒有猶豫,我又登上遠行的列車,繼續我的浪漫之旅。

車到成都,一問她去的那個縣城,還有好幾百裏路呢,當天的車已經沒有了。躺在那個破爛的小店裏,我不禁捫心自問——是不是有些衝動了?她會怎麼想呢?

第二天,起大早搭上了客車。沒想到客車行到半路上,一下子滑到了路基下,好在車速不快,坡也不陡,隻有幾個乘客受了些輕傷,我的胳膊也擦破掉了一塊皮,流了一些血,很疼的。

客車好容易晃到了終點,天空中又飄起了細細的雨絲,我買了兩個麵包,邊啃著邊朝五裏遠的那個小山村趕去。不曾想,半路上雨竟大了起來,周圍沒有避雨的地方,索性冒雨前行。等走到村莊前時,我已完全成了一個“落湯雞”,褲角沾滿了泥巴。帶著這一副狼狽相去看老同學,連自己都有些感動了。

七問八問,問到王小英親戚家門口,努力屏住怦怦跳動的心上前扣門,迎接我的又是失望——那把鐵鎖告訴我還得等待。

等到天快黑了,王小英的親戚回來了,告訴我一個沮喪的信息——她去南方打工了,剛走一個星期,還沒來信呢,不知道找沒找到活呢。

她那位親戚很熱情地留我住下來。在度日如年地住了四天後,王小英的信才到,信中說她在一家鞋廠打工,挺累的,不想幹,暫時還找不到更好的工作,隻能對付著幹吧。

如此,我還是打道回府吧。因為我不知道在這種狀況下見到王小英該說什麼,再說我出來已經一個多月了,早已囊中羞澀。

但在歸途中,又發生了一件不幸的事。在鄭州換車買票時,我發現有限的幾張鈔票不知何時落入了他人的口袋。危難中,我想到了經常在這裏發稿的一家雜誌社,便厚著臉皮去了。在給幾位編輯講了我不知該怎麼評價的經曆後,兩位在信中相識的編輯很熱情地給我拿了路費,又幫我搞到一張臥鋪票。

回到家中,妻子驚訝地打量著胡子拉喳、仿佛一下子蒼老了十年的我,戲語道:“去約會昔日情人,怎麼搞得這麼狼狽?”

我一咧嘴,指揮道:“先別逗了,快給我弄洗澡水吧,回頭給你講講我的浪漫之旅。”

直到我今天寫這篇稿子時,我還沒跟王小英見上一麵。我突然覺得見不見麵並不十分重要了,重要的是我能夠始終如一地牽掛一個或許其實根本不需要我牽掛的人。

王小英,但願你能找一份好工作,但願你的日子過得舒心。我默默地在心裏這樣祈禱。

那個跟頭摔出來的是精彩

那是大一最後一科考試,他前麵各科考得都很好,估計拿一等獎學金沒問題了,可偏偏在這個節骨眼兒上,一向心地善良的他,犯了一個最不該犯的、也是最不值得的錯誤——他不忍冷落了本班那個秀氣的小女孩琳琳熱切求助的眼神,忘卻了輔導員一再強調的考試紀律,悄悄塞給她一個寫滿答案的紙條,卻沒瞞過監考老師的眼睛,結果他和琳琳成了學校“嚴肅考紀”的對象,受到最嚴厲的處罰——被雙雙開除學籍。

麵對那張大紅的布告,他呆若木雞,仿佛整個兒人隻剩了一具空架子,微風拂過,便眼前一黑,一個踉蹌摔倒在地。

要知道,能考上這所大學,對他來說是多麼地不容易啊。他的家在貧困山區,第一年高考他以兩分之差落榜,父親愁了三天三夜,最後咬牙賣了耕牛,又把他送進了補習班,當他用超乎尋常的刻苦,拿到錄取通知書後,一家人隻有片刻的興奮,因為那筆數目並不算大的學費,對他那過於窘迫的家庭來說,已是個不小的難題。

說什麼也不能因為掏不出學費,讓他這全村第一個大學生失學。村裏的幹部帶頭為他捐錢,左鄰右舍你二十、他三十地湊足了他第一學期的學費。可以說,他是帶著全村父老的殷殷期望走進大學的。

而現在,他因一時糊塗,釀成了無法彌補的大錯。他悔恨得捶胸頓足,淚雨滂沱。

默默地收拾起簡單的行囊,再次依戀地望一眼他熱愛的大學,他腳步沉重地在街上遊蕩著——他好怕回家啊,一想到父母和鄉鄰們失望而痛苦的目光,他的心便一陣悸動,他實在無顏回去見父母和鄉間的親人。

不知何時,琳琳來到他身旁。這個害了他也害了自己的女孩,這些天來也一直在以淚洗麵。事已至此,他也不再對她怨恨了。

“你真的不恨我嗎?”記不清這是她第十幾次這樣問他了。

望著淚眼迷蒙的琳琳,他擠出一絲微笑告訴她:“我現在最關心的,是以後該怎樣做,跌倒了,我還會爬起來的,希望你也一樣。”他竟安慰起她來。

“以後你打算怎麼辦?”她知道,他幾乎再不可能考學了。

“我不想現在把自己被開除的消息告訴家裏,先瞞著,暫時留在城裏打工,等我打出一片新天地後再說。”他把這個醞釀了兩天的想法跟琳琳說了。

“這樣最好了。”琳琳讚同他這個無奈中的選擇。

於是,他繼續留在省城,但不再是那個佩帶白底紅字校徽的大學生了,而是建築工地上的一個幹活特別玩命的力工。

出了校園,他換上了一套從地攤上花十塊錢買來的粗布衣裳,搓搓捧了十二年書本的雙手,暗暗地告訴自己:從前畫個句號吧,從現在開始,隻有靠自己了,必須咬緊牙關去闖,爭取早日闖出一條路來。

他拚命地幹活,拚命地掙錢,一邊保證生存,一邊在積累著創業的資本,設計著自己人生之路。

那個很挑剔的黑胖的老板,對看上去挺幹巴、幹起活兒來卻很像樣的他印象不錯,幹了三個月,就給他加了兩次薪。當然,他不知道,晚上他一個人怎樣心裏流著淚,寫信告訴鄉下辛勤勞作的父母,說他找了一份很難找的掙錢的活兒,假期不能回去幫家裏幹活兒了,也不用再給他寄生活費了,他打工掙的錢已足夠上學用了。

從這以後,他所有的與家裏聯係的信,都是委托班上同學幫助收寄的。也就是說,他被學校開除的事,對父母和鄉鄰整整瞞了三年,可見家裏多麼窮了,幾年來,沒有一個親人來學校看過他。

那天,他感冒發燒得很厲害,幾個工友都勸他歇一天吧,別掙錢不要命了。他說沒自己那麼嬌慣,一點兒小毛病,不礙事的。結果,他腦袋發暈,眼前一黑,一個跟頭從腳手架上摔了下來。

醒來時,發現胳膊上纏滿了紗布,琳琳正坐在床頭抹眼淚。他趕緊安慰她:“沒事兒的,隻傷了點兒皮肉,過兩天就好了。”接著問她跟表姐賣服裝的生意怎麼樣。

她說還不錯,每月都能掙一千多塊錢,然後告訴他,她托人幫他找了一份沒危險的活——去報社做校對。

應該感謝琳琳為他找的這份工作,雖說一天下來累得他頭暈眼花,掙得也沒有當力工多,可是在細細地閱讀那一篇篇文章時,他的寫作欲望也被撩撥起來。校對之餘,他忍不住拿起筆來,開始偷偷地寫起文章來。其實,他的文學基礎是很不錯的,那年高考他的作文接近滿分了。

當他拿著精心修改了好幾遍的第一篇散文,請那位副刊編輯指點時,編輯驚訝地讚歎道:“小夥子,文筆很好嘛,多寫點兒。”

聞此讚語,他高興得差點兒跳起來。出了報社,他買來一大摞子稿紙和信封,又從舊物市場弄來一個很破的但能使用的台燈,晚上回到他和那些建築工們合租的簡陋住處,扔掉飯碗,就一個人躲到角落裏,拚命地爬起格子來,常常是一寫就寫到後半夜,很累也很高興。他的文章主題大多是有關青春、人生的,常常是用發生在生活中的鮮活的事例,生動形象地闡述他對社會、人生和生命的思索與探尋。

他的勤奮很快有了回報,凝聚著心血的文章接連不斷地見諸報端,有的還被報刊轉載了。一時間,報社內都知道有一個打工的小夥子“文章寫得挺好的”。

業餘撰稿不僅增加了他的收入,還對他盡快擺脫離開大學校園的那片陰影、走出一條成功之路,產生了重大影響。當他興奮地將一份份散發著油墨香的樣報樣刊,寄給他鄉下識字不多的父母時,他的心裏有了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

隨著知名度的提高,他收到了很多約稿信,這令他更加勤奮不已。

兩年後,他從當鋪弄回一台廉價的電腦,辭去了報社的校對工作,開始做起了自由撰稿人。當他懷著崇敬的心情一氣嗬成的《鋼鐵是這樣煉成的》等紀實作品發表後,捧讀來自全國各地的一封封熱情讚許的信件,他激動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更加深切地感到自己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

離開大學校園三年間,他沒再向家裏要一分錢,還給家裏寄了幾千塊錢,並換了一台高檔的電腦,租了條件不錯的房子,攢下了近千冊的圖書。

當他的散文集《飄逸的溫馨》被出版社選中,即將出版之際,他的大學同窗們也完成了四年的學習生活,開始告別校園。這時,他也找到了一家接收他的工作單位,一同遭遇坎坷的琳琳,此時也已是那家國貿城裏的一位頗有名氣的女老板了。這些年來,他們一直是互相關心、互相鼓勵的好朋友,一起憋著勁兒用行動擦去了那份刻骨銘心的恥辱。

至此,他隱瞞了三年多的漂泊經曆,也到了該結束的時候了。當他風塵仆仆地趕回久違的家鄉,滿含淚水地站在父母麵前,講述三年來獨自一人苦樂相伴的打拚的經曆時,他至敬的父母隻是流著淚,抱怨他不該那樣苦了自己,而他終於可以挺起胸膛自豪地告訴人們——青春歲月中,那個跟頭摔出來的是精彩……

相信你也擁有一份美麗

剛考入大學那會兒,他感到自己實在是差勁兒透了——個子很矮,相貌幾乎可以用醜陋來相容,性格木訥,眾人麵前不敢說話,一開口就臉紅,學習成績也不好,尤其是英語,可能是班上最差的一個了。

每每看到別的同學口若懸河地講述著天南海北的趣聞逸事,便常恨自己孤陋寡聞;每每看到別的同學寫得一手好字或好文章,更是羨慕不已;運動場上,也沒有他活躍的身影。除了喜歡偷偷地寫一些拿不出手的詩歌,和他的那些優秀的同學相比,他實在找不出自己哪怕是很小的優點。

於是,原本就很自卑的他,更加自卑了。雖說同學們對他並沒有流露出絲毫的歧視,可他還是願意獨來獨往,不喜歡跟同學們在一起,生怕顯出他窩囊勁兒。他最好的朋友是書籍,他把更多的時間交給了圖書館,交給了教室,隻有徜徉在那些精美的文字中間,他才能找回一些自信。

大學生活中的第一個元旦來臨了,同學們都在高高興興地準備著晚上的聯歡會,他卻跑到街上轉了整整一天。天黑了,還不想回校,他怕那種熱鬧的場合,怕自己丟人現眼。沿著長街,一個人慢慢地朝前挪著如鉛的雙腿。寒風中飄著星星點點的雪花,他愈加感到有種說不出的寒冷,心壓抑得如一片巨大的陰雲。

剛回到宿舍,班級的文藝委員於燕就來了。她是他們年級最漂亮的女孩,能歌善舞,學習也好,性格開朗,待人熱情。若形容她是白天鵝,那他連醜小鴨都算不上。見到他,她笑著說:“大詩人,你藏到哪裏準備節目去了?快走,大家正在班級裏等著你出節目呢。”

他趕緊撒謊自己身體不舒服,不想去了。於燕說:“這可是我們大學裏的第一個元旦啊,終身難忘呀。”說著,目光中充滿期盼地望他,他的臉又紅了。

“走吧,你肯定不會讓大家因缺你一個而感到遺憾的。”說著,她拉起他的手就走。

被於燕牽著走進教室,同學們向他報以熱烈的掌聲。像約好了似的,沒有一個人問他為何遲到,隻是爭著把蘋果、香蕉、糖等一股腦地堆到他麵前。那一刻,他的眼淚不爭氣地流出來,他趕緊擦去。

“下麵請我們班詩人給大家表演一個節目。”於燕的話音一落,大家便使勁兒地鼓掌。他站起來,訥訥道:“我…我…我真沒什麼給大家表演的……”

“雲海,來一個,來一個。”同學們大聲地喊著,他看見於燕正微笑著朝他點頭,那充滿勉勵的目光在示意他,別讓大家失望。

於是,大家鼓勵的掌聲中,他開始朗誦自己剛寫的一首短詩。這是第一次在大庭廣眾下朗誦,他緊張得磕磕巴巴,很熟悉的一首小詩,讓他讀得一點兒美感也沒有了,可是同學們還是很慷慨地贈他熱烈的掌聲。於燕還真誠地說:“不錯,真的不錯,讓我們預祝雲海成為未來的大詩人。”她的話音未落,大家又是一陣啪啪的掌聲。

接下來,是同學之間互贈禮物,由前二十號抽簽,和後二十號互贈。他拈出一張簽,“哦,三十一號——於燕。”班長大聲宣布道。於燕走過來,笑道:“很榮幸和未來的詩人交換禮物,送你一個日記本,願它能記下你的夢想。”接過那個很精致的藍封皮日記本,他回贈給她一本席慕容的詩集。

於燕忽然想起了什麼似地,拿過她剛遞給他的日記本,坐到一邊,拿筆在上麵飛快地寫起來,並告訴他回去再看。

熱鬧的元旦聯歡晚會結束了,回到宿舍,他趕緊翻開於燕送的日記本,扉頁上是這樣幾句贈言——“仰起頭來,你和大家一樣,沒有什麼可自卑的,要相信,其實你也擁有一道美麗的風景。”

默默地品味這幾句話,他想起了一位名人曾這樣說過——“每個人都應當記住,你所擁有的獨特優秀,是別人永遠無法替代的。”是啊,縱然自己在很多方麵不如他人,也沒有理由自卑啊,至少他還能發現自己的不足啊。那麼,現在最重要的,是努力美麗屬於自己的獨特的風景。

此後的日子裏,他仰起頭來,自信地麵對眾人,像於燕說的那樣,在心裏告訴自己:和別人一樣,我也擁有一份美麗。

此後,他陡然換了個人似地,一切都變得輕鬆起來,許多原以為自己做不了的事,認真地去做,居然也做得有模有樣。他驀然發覺:原來自己並非想象的那樣一無是處,相反,自己還有著很多優點呢。

後來,一向笨嘴笨舌的他,經過一番鍛煉,竟以出色的口才當選了學校演講協會會長,他的文章也紛紛地見諸報端,他結交了全國各地很多筆友,還被還好幾家報刊聘為特約撰稿人。麵對一個個喜人的成績,他更加感激於燕同學的贈言——相信自己也擁有一份美麗的風景。

我在你身後佇立已久

輕輕地撕,一下,一下……

一會兒,芸薄薄的一紙短箋便成了碎屑,如蝶,紛紛地散落於地。任我怎樣地強忍,淚水還是恣意地漫出雙眸,打濕衣衫。

哦,我玫瑰色的初戀,隨著大學畢業分配後的天各一方,很快地便彈出了一串哀傷的休止符——芸不肯舍棄省城優越、舒適的一切,不肯去僻遠的山村,跟我品味那些注定要有些苦澀的愛情了,而作為委托生的我自然也無法留在繁華的都市,與她一道擁抱令人羨慕的溫馨。

雖說我也曾預料到這樣的結局,隻是沒有想到那份傷痛竟是如此地刻骨銘心。好幾天裏,我心神恍惚,像害了一場大病似的,常常一個人長時間地望著窗外發呆。

惠子就是在這個時候到來的。

那天,我正一封封地剪撕著那些情思綿綿的情書,輕輕的扣門聲響起。待過去打開門,我愣住了:竟是芸最好的朋友惠子,聽說她已分到外省工作了。

“沒想到吧?”飄然而至的惠子,坐到我的對麵。

“一切都過去了”,我悲傷地歎口氣,又繼續撕芸寫的內容我幾乎都能背下來的信。

“可是,過去是撕不掉的。”惠子按住了我的手,拿過一封疊得很精致的信箋,直直地注視著我:“也許留著更好些,誰都無法割斷往事的。”

“也許是吧。”我將剩下的幾封信又投入了箱底。

“說說,你怎麼會來這裏?”我很笨拙地點燃一支煙。

“我怎麼不可以來這裏?”惠子板起麵孔,反問道。

“我是說,現在我是一個被人遺忘的家夥,大家都在繁華的城市活得很瀟灑。而我卻窩囊透頂了。”我沮喪地朝天花板吐了口煙。

“你真是這麼想的?”惠子緊緊地盯著我的眼睛。

“還能怎麼想?”我深為自己當初一時的衝動,輕率地對待了畢業分配,才釀成如今這樣糟糕的局麵懊悔不已。

“若真的是這樣,我要為我的此行後悔了。”惠子站起身來,毫不客氣地對我訓斥道,“沒想到,昔日中文係傲氣衝天的才子,居然也變得如此英雄氣短,難怪芸要與你分手,就你現在這個熊樣,我看大家把你忘卻算是對了,回頭我還要告訴朋友們,你已不是那個曾經滿懷自信地行走在校園裏的阿健了。”

“隨便你怎麼說,反正我什麼都沒了,事業、愛情……”我心灰意冷,不想跟她爭辯。

“胡說,你來這兒是幹什麼的?當初人家敲鑼打鼓地把你接來,就是想聽你這些沒出息的話?難道僅僅一次失戀,就能看破愛情嗎?難道你隻為一個女孩活嗎?告訴你,我來這裏不是為聽你這些沒出息的表白的……”沒想到一向溫文爾雅的惠子發起火來,如此聲色疾厲。我一時呆愣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