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說,要麼你就這麼自己糟蹋自己,把當初的理想都當成一張廢紙;要麼你就給我站直嘍,活出點兒男子氣來。兩條路,隨你的便,你是聰明的,知道該怎麼選擇。”惠子冷冷地扔下這幾句話,就要走。
我攔住她,懇切地請求道:“簡單地吃點兒東西再走吧。”
坐在小鎮那個極冷清的小吃部裏,好一會兒我和惠子都沒有言語。後來還是惠子打破了沉寂,說:“剛才我的話可能說重了點兒。”
“不,不,謝謝你的坦誠,真的是振聾發聵啊。”我由衷地說道。
“真是這樣,我十分地高興,但願我再看到的是比當年在大學校園裏還要神采飛揚的詩人阿健。”惠子期待的目光裏溢滿真誠。
“我不會讓你失望的。”我坐直身子,衝著惠子攥攥拳頭,這是我表達信念堅定的習慣性動作。我看到惠子開心地笑了。
“還記得你寫的那首《我在你身後佇立已久》詩嗎?我能夠一字不差地背誦下來。”惠子柔聲道。
哦,“我在你身後佇立已久”?我想起了那首我為一次“青春詩會”寫的抒情長詩,但很多詩句都已忘卻了。麵對惠子,我恍然發覺:這麼多年來,有一個美麗、純潔的女孩就在自己身後,一直在關注著自己。
抬起頭來,迎著惠子那充滿深情的目光,我真切地說道:“請時間作證,我會珍惜屬於自己的每一份美好……”
窗外,不知何時飄起了細細的雨絲,我的心中倏然湧起一股春意,我又清晰地聽到了那來自心靈的熱烈的召喚,是如此地不可拒絕……
讓孩子從小就享受成功
一天,女兒捧著一本厚厚的童話故事,滿臉羨慕地對我說:“爸爸,等我長大了,也當一個作家,也寫這樣一本有趣的書。”
我鼓勵道:“好啊,將來你要當個大作家,你現在就得好好學習,要讀很多很多的書,要積累更多的生活知識和文化知識,要像爸爸這樣上大學讀中文係,還要經常寫日記、練習寫各類文章,要做好多好多的寫作準備……”
“那當個作家也太難了。”聽了我的講述,女兒似乎感覺到了自己要走的作家之路實在太遙遠了。
我告訴她:“一分汗水一分收獲,要想獲得成功,就得付出許多努力,就得從小養成勤奮、吃苦的精神。”
女兒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不再說什麼了。此後,再也沒跟我提起要當作家、要寫書的事。
那天,我跟師大教心理學的王老師談及此事,她一臉嚴肅地告訴我:“你和許多家長和老師一樣,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沒有及時地給孩子以鼓勵,讓他們感受到夢想與現實並非遙不可及,而是給他們剛剛萌動的熱情潑了一瓢涼水。”
我有些不解地反問她:“難道我說的那些話沒有道理?”
“你說的那些有道理,我們以往也常常這樣教育孩子,但如果我們現在就讓孩子享受到成功帶來的快樂和激勵,那會讓孩子更有信心、更有熱情地擁抱成功。”王老師又很認真地給我講述了她在國外的見聞,並向我描述了她在美國一所幼兒園聽到的一堂精彩的寫作課,並建議我回去借鑒一下。
聽了王老師一番入情入理的剖析,我感覺自己對女兒的教育方法的確有些欠妥,真的需要改進一下。
又是一個周末,我把女兒叫到跟前,先給她講了我剛剛看到的七歲兒童竇蔻出書的故事。然後,我拿過一本剛買來的書,告訴女兒:“不用等將來了,你現在就可以動手,寫這樣的一本書了。”
“爸爸,您不是說得等我長大了,積累了好多好多的知識,才能寫書嗎?”女兒有些困惑地望著我。
“我那是說,你要寫一本讓很多讀者都喜歡的書,需要長期的積累和練習,而現在你可以動手寫一本屬於你自己的書了。”我微笑著鼓勵她。
“現在就可以寫?”女兒有些不相信地問我。
“是的,現在你就可以動手寫一本書,就像我手裏拿的這本書一樣,你先給自己的書起一個名字,再設計一個封麵,然後,再想想需要添些什麼內容,做一個目錄,再插些圖,不就可以了嗎?”我按王老師介紹的方法講給女兒。
“噢,原來是這樣,沒問題。”女兒立刻興致勃勃地開始動手了。
我給她找來一張厚紙做書的封麵,她從電腦裏找到她畫的一張漫畫,打印出來,又極認真地用蠟筆寫上她想好的書名,題上“筱筱著”的字樣,再仿照別人的書把封底的內容一一填全,書的封麵就做好了。
接下來,她又想了想,開始搬出她的日子本來,要從中摘抄一些東西。我說那樣太費時間了,再說她的日記寫得還不多,我建議她可以出一本以繪畫為主的書,在圖畫下麵配些解說的文字就可以了。她覺得這個主意不錯,欣然從命,把她幾年來儲存在電腦裏的繪畫作品全都調了出來,一番挑選之後,打印出40多張她滿意的。
她匆匆地吃完中午飯,便急不可待地開始給每幅畫配寫解說文字,平時特愛動的她居然坐住了板凳,要不是我一次次提醒她休息一會兒,她非得一氣忙完不可。直到晚上九點多了,她才伸伸發酸的胳膊,戀戀不舍地回小屋睡覺去了,臨睡前還一再叮囑我第二天早早叫她起來繼續工作。
看著女兒擺滿書桌的一天的勞動成果和她那甜甜的睡態,我不禁慨歎——我差點兒剝奪了女兒的這份快樂啊。
女兒又忙活了一天,給所有的圖畫都配上了長短不一的解說文字,按順序編好了頁碼和目錄,還請我給她的書寫了序言。然後,我用書釘和膠水幫她把書裝訂起來,一本圖文並茂的書就做好了。
“我出書了!我出書了!”女兒捧著自己兩天愉快勞動的成果,樂得都快要跳起來了,趕緊給出差在外的媽媽打電話,報告媽媽她出書的經過。
趁熱打鐵,我告訴她:“孩子,你看到了,出書其實也很容易。不過,你的這本書還比較粗糙,還不能拿到出版社去出版,還不能印刷許多本,但以後你會寫出從外到裏都很漂亮的書,會寫出許多讓讀者都喜歡的書。”
“爸爸,我會努力的,我會出比這本還漂亮的書。”女兒拿起我給她買的一本精致的圖書。
從那以後,女兒對自己將來能夠當作家的信心更足了,讀書、寫日記、寫作文、繪畫的熱情更高了,不用督促,很多事情都做得認認真真,連她媽媽都驚訝她變化太大了,尤其是看到她做許多事情時,都是那麼自信、快樂的樣子,更是驚喜地問我如何開發了女兒的情商。
我得意地告訴妻子——我懂得了如何讓孩子從小享受成功,享受自己動腦、動手取得成功所帶來的快樂,並在這種成功的鼓勵下,自信地張開夢想的翅膀,輕鬆愉快地走向未來更大的成功。
是的,不僅僅成年人渴望成功的激勵,孩子更需要成功的鼓舞,許多看似很微不足道的小小的成功,有時會像一簇美麗的火花,點燃孩子幼小心靈中向上的火炬。讓孩子們從小嚐試成功,學會尋找成功的通道,感受成功的快樂,品味到成功的樂趣,無疑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法,家長和老師們不妨一試啊。
收藏陽光
我認識這樣一位文友:他患有先天性小兒麻痹症,走路一瘸一拐的,一張有些誇張的豁嘴,讓他小時候受了好多的奚落。他的家境也不大好,高中沒畢業便輟學了。他換過好多種工作,但幾乎都屬於髒、累、苦的那類,他的婚姻之旅也是一波三折。不過,盡管如此,他卻整天樂嗬嗬地忙碌著,周身上下洋溢著無法掩飾的快樂,好像自己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似的。
如今,他有了可愛的妻子和女兒,文章寫得也越來越出名。
在夏日的某個午後,被一些瑣事攪得心煩意亂的我坐臥不安,便到街上走走,不知不覺地踱進了他那間不大的小屋。看到他正哼著歌侍弄幾盆挺普通的花,便一臉驚奇地問他:“瞧你一天天像中了獎似的高興,難道你就沒有碰到過什麼不開心的事嗎?”
“怎麼會碰不到呢?”他滿眼愛憐地給花鬆土。
“那你為什麼總是那麼快樂呢?”我有些不解。
“因為我懂得收藏陽光啊!”他衝我神秘地笑笑。
“收藏陽光?”我一頭的霧水,大惑不解地望著他。
“是的,過來給你看看這個,你就知道了。”說著,他遞給我一個書寫得工工整整的日記本。
我好奇地打開日記,看到了下麵這樣一些跳躍的文字——
今天,我隻用兩分鍾就疏通了鄰居的下水道,鄰居直誇我是他見過的最棒的疏通工,以後要給我介紹更多的一些活兒。看來,掌握一門受人尊重的手藝是一件挺幸福的事情啊。
今天,收到報社寄來的8塊錢稿費,給女兒買了一包跳跳糖,她高興地跟我表白了她的理想——她長大了也當作家,也寫稿掙錢。嘿嘿,我這位“作家老爸”言傳身教得真不錯呢。
今天,在市場上碰到一個賣瓜的朋友,他非要白送我一個西瓜,實在推辭不過,我就送了他兒子兩本雜誌,我說我們是物質與精神交流,他很高興,我也很高興。看來,朋友間的饋贈,並不需要什麼貴重的東西,重要的是那一份真誠。
今天,我終於學會了仰泳,是一位退休的老師傅教的。他真有耐心,足足教了我半個月,我都快泄氣了,他還那麼信心十足。看來,那句話說得真有道理——因為沒有了信心,許多的成功便成為了不可能。
今天,在舊書攤上隻花了3塊錢,就買到了苦覓多年的《楚辭通解》和《文章別裁》兩本書,真是蒼天不負有心人啊!
今天,春節從老家回來,忽然看到自己家門上被貼上了對聯和大大的“福”字,正驚喜著,看到我曾送過空易拉罐的收拾樓道的大娘上樓來,我立刻過去道謝。原來,愛的對麵,也是愛啊……
厚厚的一本日記,翻來覆去,簡潔、生動地記錄的,不過都是這樣的一件件毫不起眼的簡單、瑣屑的小事,都是常常被我們很多人忽略不計的一些情景。我一時還無法將它們與文友所說的“陽光”聯係在一起,便納悶地問他:“這就是你收集的陽光嗎?”
“是啊,這些就是溫暖我生活的陽光。一有閑暇,我就會不由自主地拿出來翻翻,每一次看過,心裏都有一種暖暖的感覺。”他寶貝似地摩挲著那已起了毛邊的日記本。
“其實,那都不過是你耳聞目睹的一些生活中的瑣事而已。”我有些不以為然道。
“是的,它們都是一些常常被人們忽略的小事、小情、小景,可它們都是真實的,都是生動的,都是觸手可及的,它們以豐富多彩的姿態,在向我講述著生活裏的種種美麗與美好,它們就像溫暖的陽光一樣,幫我驅散了心靈中的煩惱、憂鬱、貧困、艱難、痛苦……”文友很認真地向我述說著。
哦,我這時才恍然大悟——多麼會生活的文友啊,他心裏其實也知道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不如意,可是他懂得收集生活裏麵的那一個個感動心靈的細節,他懂得讓那些溫馨、愉悅的情節更多地占據心靈,懂得如何讓自己更多地生活在一份份新奇、感激、成功、快樂、自由等等簇擁的天地中,從而衝淡歲月中的那種種的不如意,讓幸福總是陽光一樣洋溢在身邊……
哦,我終於知曉文友之所以一直那樣自信、充實、幸福的秘密了。原來,真正會生活的人,並不回避人生的風風雨雨,而是懂得在陽光燦爛的日子珍惜生命,並學會收藏那些陽光一樣溫暖的情節,並在一次次深情的品味中,真切地感受那一縷縷的幸福……
那天,在《中國青年》上讀到一位與疾病頑強抗爭的女孩的故事,在深深地為女孩的“陽光精神”感動中,我不禁再次默默地念起了支撐女孩生命的那句格言——誰都沒有理由拒絕陽光,因為誰都無法拒絕愛。是的,一個人隻有心中有了綿綿的愛,才懂得珍惜陽光、收藏陽光、沐浴陽光、播撒陽光……
叔叔,你真棒
那是暮春的一個午後,剛剛遭遇了失去工作、失戀兩重重大打擊的他,又被告知患上了一種罕見的屬於自身免疫係統的疾病,目前醫學界尚無有效的治療藥物。
握著那張冰冷的診斷書,他突然感到自己眼前的世界一下子傾斜起來,四周的高牆都向他擠壓過來,擠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繳清了房租,他握著僅有的71元錢,對著鏡子裏憔悴的自己苦笑了一下,一個強烈的念頭立刻攫住了他的心,既然這個世界已經不喜歡自己了,又何必苦苦地留戀呢?
他生平第一次走進了麥當勞,花掉了70元錢。然後,他平靜地來到那棟摩天大樓前,想最後再看一眼這座曾讓他向往讓他傷心的美麗的城市。
在走過大樓前的廣場時,他的腳步明顯快起來,他不忍看那幾位正悠閑地打太極拳的老人,更不忍看不遠處那兩對親熱的戀人,似乎他的目光一遲疑,就會改變已拿定的主意。
“叔叔,你能幫我把風箏放到天上嗎?”一個打扮得像花蝴蝶的小女孩,拖著一個紅蜻蜓形狀的風箏,仰著頭向他求援。
“我,我……”他想說自己已很久沒有放過風箏了。
“我都放好長時間了,都沒放起來,媽媽也放不起來。”小女孩汗津津的小臉和亮晶晶的眸子,在訴說著她曾怎樣地努力過。
“好吧,讓我來試試吧。”他不忍看到小女孩的失望。
可是,費了大的勁兒,風箏也隻飛起了兩人多高,他心裏開始堆積新的沮喪,小女孩卻興奮地喊著“哦,叔叔,你真棒!我的風箏就要飛起來嘍。”
也許是受了小女孩快樂的感染,他開始認真地琢磨風向、角度、力度等,開始細心地總結一次次失敗的原因。終於,那風箏一點點地升起來了,越升越高。追著高空中飄動的風箏,他和小女孩的眼裏和心裏都填滿了快樂!
“叔叔,你真棒!”小女孩崇拜地一遍遍地讚揚他。
“我真的很棒嗎?”刹那間,他的眼裏浸滿了淚水,隻為小女孩的讚歎和不遠處小女孩母親那陽光般的微笑。他忽然意識到自己差點兒做了一件最傻的事——風箏可以一次次地跌落到地上,但最終還是能夠升起來的,一串夢想打碎了,還可以再放飛一串嘛。在這個大千世界裏,我雖然不是最棒的那一個,但也不能做最熊的一個啊。
他甚至為自己那沒出息的想法羞愧起來。幫著小女孩將風箏放得更高更高,在小女孩歡快的“叔叔,你真棒!”叫喊聲中,他的心田裏撒滿了明媚的陽光。
後來,他以積極的心態開始了新的生活,他找到了一份理想的工作,並開始寫作,他漂亮的文字感動了許多的讀者,其中有一個美麗的女孩因此執著地愛上了他。3年後,當他再去醫院複查時,醫生驚訝地問他用了怎樣的良方,因為他的病情非但沒有發展,反而有了明顯的好轉。
於是,他向我的那位經驗豐富的醫生朋友講訴了上麵這個故事,他說,正是那個小女孩的一句純真無邪的“叔叔,你真棒!”讓他恍然發現了自己還能也應該去做許多事情,而在充實的做事情的過程中,他感覺到一個人好好地活著,實在是一件很美的事。
很簡單也很神奇——改變命運走向的,往往隻是一些微乎其微的小事,一句話,一個微笑,甚至一個眼神,隻因那純淨的讚賞與愛,春風化雨般地滋潤了心田,於是,就有了夢想、熱情、勤勉,就隨之演繹了無數的成功與美好……
知道你在等我回來
那天因為生病,她呆在家裏沒有上班,當醫生的他剛剛為她拔下輸液管,走進廚房準備給她熬一點兒蓮子粥。這時,房子像在狂風巨浪中的一葉小舟劇烈地搖晃起來——震驚全球的汶川大地震發生了。
“快鑽到電腦桌下麵!”他衝著臥室裏的她剛急促地喊了一聲,便一個踉蹌摔倒在通向臥室的方廳門口。隨即,倒塌下來的房屋將兩個人埋在了狹小的空間裏,近在咫尺,卻無法相握。
“寶貝,你沒有事吧?”他的腿被一大塊厚重的水泥壓得生疼。
“我沒有事,你還好麼?”她焦急地問他。
“我還好,就是手腳都被碎石給擠得不能動彈,我們得節省體力,等待救援。”他忍著劇痛安慰她。
“我聽你的。”從戀愛時,她就是他掌心的寶,她常常乖巧地依偎在他寬厚的胸膛裏,聽著他怦怦的心跳,她感覺到這世界上已經沒有什麼可怕的了。
“那好,隔一段時間,你就敲敲身旁的水泥板,提醒外麵的人知道我們在這裏。”他語氣沉靜地叮囑她,她不知道受了重傷的他隨時都可能離她遠去。
“我記住了!”電腦桌下的空間相對瘦弱的她來說足夠寬敞了,幸運的是她居然在黑暗中還摸到了一瓶礦泉水。
第二天傍晚時,她被最先開進的解放軍救援隊營救了出來。剛一獲救,她便拉著戰士們的手,哭泣著讓他們趕緊救他,可是在餘震不斷的黑夜裏,沒有電、沒有救援用的大型機械設備,要解救被埋位置極其糟糕的他,顯然非常棘手,稍有不慎就會危及他的生命。
發著高燒的她任憑誰勸也不肯離開,她心急如焚地坐在那裏,不時地敲擊在餘震中又堆厚了碎石瓦礫的廢墟,喊著他的名字,告訴他——她在外麵等著他。
直到第三天傍晚,已累得幾乎虛脫的她,終於迎來了又一批風塵仆仆的消防隊員。又焦急地守候了漫長得15個小時後,在她痛苦而無奈地接受了他被截取一條腿的現實後,他終於被營救出來,但已處於深度的昏迷狀態。
整整一夜,她握著他的手,淚水漣漣地望著緊閉雙眼的他,心中一遍遍地祈禱,請求上蒼一定保佑他,一定不能帶走他……
終於,在她那一聲聲飽含著深情摯愛的呼喚中,他微微地睜開了眼睛。她把耳朵貼了過去,終於聽到了他那一字一頓的、細若遊絲的回答:“我知道你在等我回來!”
“是的,等你回來給我打針,等你給我熬粥,等你陪我逛街,陪我看電影……”她激動得一下子昏倒了,醫生趕緊給她打上了點滴。要知道,這些日子裏,她實在是太緊張、太焦慮、太疲憊了,連她自己都驚訝一向小鳥依人的她,竟然拖著生病的身子幾乎連續五天五夜沒有合眼,直到他醒過來……
“好幾次,我都感覺到自己快不行了,可一想到你還在等著我,我就告訴自己一定挺住,一定不能讓你失望。”掙脫了死亡陰影的他告訴她,是她給了他不放棄的力量。
“那時候,我腦子裏啥也沒有了,隻有一個念頭,就是把你救出來。”她又像往常一樣幸福地依偎在他的胸前。
“我知道你在等著我回來!”他緊緊地攥住她的手。
“是的,我在等著你回來,我也知道你不會離開我的,隻有我們都回來了,我們的天空才不會坍塌。”兩人晶瑩的淚花滾落,點點滴滴,都是幸福。
有一種花叫不謝
那是炎炎的夏日,她卻正經曆著生命中奇寒的嚴冬。在那個偏遠山區小學支教的她,尚未走出因突如其來的車禍奪去年輕丈夫的悲痛,一紙冰冷的診斷書,又讓她欲哭無淚——肆虐的癌細胞正無情地吞噬著她美麗的左乳,她必須立刻接受身心俱痛的手術。
第一次並不徹底的手術過後,接著便是備受折磨的痛苦無邊的化療。短短的20多天,她便仿佛一下子蒼老了10多年,那一頭烏黑的秀發已脫落得不成樣子,最後隻得幹脆剪成禿禿的光頭,雖用一頂漂亮的涼帽遮住了,卻掩不住心中難言的苦澀。
也曾呆呆地佇立窗前,撫著平平的前胸,羨慕地望著陽光下來來往往的幸福的人流。潛滋暗長的絕望襲來時,她不禁閉上了眼睛,想象著怎樣從住院的高樓上突然縱身躍下,讓年輕的生命如一朵白雲飄然散去。
是同病房那個更加不幸的小女孩,讓她平靜地接納了眼前的現實。那個女孩隻有16歲,已接受過大小數十次手術和無數次的化療、放療,有著三年的帶癌生存經曆,但在她的臉上,卻看不到絲毫苦痛悲傷的影子,女孩每天都是一臉的陽光,比許多健康人都生活得有滋有味——她搖頭晃腦地唱歌,唱那些最新流行的愛情歌曲;她貪婪地讀書,讀梭羅的《瓦爾登湖》,讀史鐵生的《病隙隨筆》,讀畢淑敏的《紅處方》……她床頭換得最頻的是書籍;她還喜歡繪畫,畫一些可愛的花花草草,畫完了,就驕傲地舉著自己的作品接受病友們的誇獎。
那天,她拿過女孩的一幅簡筆畫,指著那上麵陡峭的崖壁間那些星星點點細碎的小花,問女孩那是一種什麼花。女孩告訴她:“哦,這種花,名字叫不謝。”
“不謝?有這樣一種花?”她的心猛地一顫。
“是的,在美麗的科多拉大峽穀險峻的岩壁上,不謝花的種子將根係深紮下去,吸收天地靈氣和日月精華,長至百年,便燦若星辰地絢爛地綻放,千年不謝……”小女孩很認真地給她講著不謝花的神奇。
仿佛驚雷般的一瞬,盯著那畫和笑容可掬的女孩,她恍然明白了——小女孩之所以從來不帶頭套,總是坦然地以光頭示人,總是以甜甜的笑迎對一次次的吃藥、注射、化療、手術……原來,在小女孩的心裏,已開滿了不謝的花朵。
就在那一刻,她真切地感到自己曾經有過的一些想法是多麼地傻。
第二次手術後,又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化療。身體柔弱的她,毅然放棄了本可以就此回到城市裏休養的調動機會,在許多人不解的驚訝之中,她再次走進山區那間破爛的教室,又一臉幸福地舉起了心愛的教鞭,讓朗朗的書聲回蕩在那山山峁峁之間。
很多的時候,她都會對著鏡子,細心地梳理朋友贈送的那些漂亮的假發,還會在那幹癟的胸前墊上一塊蓬鬆的海綿,讓自己比過去還要美麗地站在學生們中間。
一次作文講評課上,她講到了關於美麗的話題,講到盡興處,她坦然地摘下假發,亮出她那綴著少許發絲的荒蕪的光頭,微笑著告訴學生們——有些美麗需要精心地裝扮,有些美麗則無需任何潤飾,有些美麗一覽無餘,有些美麗則要苦苦尋覓……
那天,她又去醫院複查。醫生看著化驗單,興奮地告訴她:“真沒有想到,你恢複的效果這麼好,簡直創造了醫學奇跡啊。你不知道,當初你住院時病情有多麼嚴重,好幾個專家看了都直搖頭。而現在你好得讓人吃驚,以後除了定期來複查一下,你什麼藥物都不需要了。”她燦燦地笑了,慢慢地向醫生講述了自己從痛苦的深淵走到幸福的高地上所經曆的那些瑣瑣屑屑……
當她再次走進那個小女孩的病房時,得知小女孩已在3個月前永遠地走了。
小女孩臨走前將那幅畫滿了不謝花的簡筆畫托病友轉給她,那上麵還有幾行用鉛筆寫的留言——“好姐姐,真羨慕你,能做一名讓學生喜歡的老師,能夠經常站在那些朝氣蓬勃的花朵中間,感受生活的美好,體味生命的富足。我相信:你現在就是一朵幸福無比的不謝花……”
大滴的淚珠滾落下來,她的心暖暖的,她懂得小女孩的心思,懂得讓簡單的生命開成一朵絢麗的不謝花,其實是很容易的——隻需讓心靈時時充盈著愛意,先好好地愛自己,然後再去愛更多的人,走在每一份愛的情懷裏,發現愛,品味愛,播撒愛,便自然會擁有永不凋謝的美麗……
陪著母親看花開花落
68歲的母親剛剛搬到城裏不到半年,竟得了嚴重的老年癡呆症。他一時無法接受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因為他心目中的母親一向是堅韌的,那麼多磨難都沒有擊倒過她。然而,他現在必須要麵對這樣的事實——老年癡呆症正將母親一點點地拉入越來越痛苦的死亡之旅,母親在逐漸失憶幾個月後,竟連她最疼愛的兒子也不認識了。
母親的這一生實在是太辛苦了,在黃土高原上那個貧瘠的小山村,母親三十五歲失去丈夫,一個人守著幾畝薄地,苦苦地拉扯著三個孩子,不但讓他們健康地長大,還把他們都送進了大學,漏雨的寒舍竟成了山村遠近聞名的“大學生之家”,還讓三個孩子在外麵的廣闊世界裏各自打出一片令人羨慕的天地。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都在國外知名企業裏做金領,最小的他如今也已是一家大公司的總裁,身家早已過千萬元。
自從母親住進城裏,他就開始減少工作上的應酬,努力地多擠出一些時間陪母親。母親生病後,他連工作時間都大大地壓縮了,除了有特別重要的事情到公司去處理一下,他把大量的時間留給了母親,他想陪著母親走完生命最後這一段讓人心疼的路。
他想盡一切辦法,期望喚醒母親的記憶,然而,可惡的病魔似乎有意難為他,母親已經什麼都不記得了,任他怎樣竭盡全力。給她洗腳時,看到她那木然的神態,他心痛得直想大哭一場。
唯一讓他感到有些欣慰的是,母親對他擺放到陽台上的那一盆盆鮮花,似乎有著一種特別的喜愛。每天都會為它們澆水、鬆土、修剪……然後,就呆呆地坐在那裏,靜靜地看著那些花,眼睛裏閃著慈祥的光亮。
每每此時,他也會安靜地坐在母親身旁,一會兒看看母親,一會兒看看那些姹紫嫣紅的花朵。細細的陽光透過窗玻璃,柔柔地拂著麵頰,時光流動的聲音仿佛清晰地響在耳畔,他的思緒便不禁肆意地漫射開來。
他記憶裏的母親是特別喜歡花的,無論是爬滿柵欄的牽牛花,還是後院的刺梅,連那金黃的蒲公英和紫色的打碗花,她都喜歡得了不得。她曾說,懂得了花的生命,就能品出生活的滋味。那時他正是被夢想激勵的翩翩少年,無暇也不願去慢慢地賞花,自然無法讀出藏在花裏的奧妙意蘊。
如今,那些鮮亮的花朵,仿佛都懂母親和他的綿密的心思,在他們母子深情滿懷的注視中,有的開得淡然,有的開得熱烈,有的開得急促,有的開得從容,有的開得短暫,有的開得持久,有的開得繁盛,有的開得樸拙……每一種花似乎都在展示著一種生命的樣式,都在講述著一段生命的故事。
與花朝夕相守,漸漸地,他揮走了彌漫心頭的傷感。他知道:癡呆的母親依然是幸福的,雖然很多很多的人間往事,她都已經無法記起,但她慈愛的眼裏有花,靜謐的心裏有花,她仍有如花一樣豐富的情感,隻是她無法與人交流而已。
在陪伴母親看花開花落的日子裏,他疏於公司的管理,喪失了幾次重要的商機,少賺了數百萬元。但他絲毫不後悔,他跟最好的朋友說:“其實,不是我在陪母親,而是母親在陪我。偉大的母親在她最後的生命曆程裏,仍然在默默地教我理解生命的要義。”
一瓣瓣的花開,一瓣瓣的花落,誰聽懂了歲月深情的叮嚀,誰又饋贈了歲月珍貴的禮物,在那些平凡瑣屑的日子裏,在那些絢麗張揚的日子裏。麵對那一對心意綿綿母子,我們除了奉上一份由衷的敬佩,還應該輕叩心扉追問一句:我們是否仍有一份從容看花的心情,是否仍有一份讀懂花語的認真和執著?
刻骨銘心的2分
那年,他距重點中學的錄取分數線隻差三分,一位開煤礦的遠房舅舅慷慨地為他掏了兩年的學費,讓他成了一名自費生。他格外珍惜那來之不易的讀書機會,學習異常刻苦,成績提高得也很快,高一時他最好的成績已在班級排在第15名。
正當他信心勃勃地向前10名奮力衝刺時,不幸接連降臨,先是父親在采石場打工時不慎被一塊飛落的石頭砸斷了兩根肋骨,從此再不能幹重活,為治病還欠了不少錢。接著,位好心的舅舅的煤礦出了事故,他為死傷者賠付了數額很大的一大筆錢,煤礦還被關閉了。自然地,他的學費也沒有著落了。
眼看就要開學了,家裏連他最低的生活費都拿不出來了,父親歎息著念叨起令他心酸的家境,讓他輟學回來幫他撐起這個家。他哭著請求父親讓他讀完高中,他保證考上大學,以後會為家裏掙更多的錢。
父親勉強同意了,可他又給他出了一個難題——他得自己去籌措學費。他跑了好多親戚家,說了無數的好話,掉了無數的眼淚,終於借夠了高二學年的學費。父親又賣了一些口糧,給他兜裏揣了80塊錢的生活費,讓他開始了高二的學習生活。
這時,他的壓力更大了,深怕自己學習落伍,對不住家人和親朋。他拚命地學習,是班級裏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一個,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在學習上了。他的勤奮,
很快有了回報,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他總分排在了第6名。班主任老師在表揚他的時候,又告訴他一個好消息——如果他能夠在期末考進前兩名,學校就將免去他高三學年的全部學費。
老師的話令他激動不已,他心裏暗暗地告誡自己——必須要衝進前兩名,免去那筆如山一樣沉重的學費。於是,他更用功了,幾乎到了瘋狂的地步。直到考試前一天晚上,雖說他已很有信心能夠考好,但還是看書看到很晚才休息,因為這次期末考試對他來說實在是太至關重要了。
緊張而激動的考試剛一結束,他便急切地向各科老師問詢考試的結果。他的幾門主科答得都比較好,但最拿手的政治卻發揮失常,比預計的少得了十分,七門功課的總分他排在了第三名,比第二名的王強隻差一分,就差語文分數沒出來了。這時,他的心都懸到了嗓子眼兒了,他怕語文成績一向突出的王強再超過了他,那樣他就……他實在不敢再往下麵想了,晚上忐忑不安地來到了教語文的於老師家中。
於老師見到他,高興地告訴他:“你考得還不錯,就是作文寫得有一點兒偏題。”
聽了於老師的話,他心裏更慌了,急切地打聽王強的分數,當於老師報出他和他一樣的分數時,他幾乎立刻暈了過去,兩眼呆呆地望著於老師,痛苦地呢喃著:“完了,完了,一切都完了,我恐怕支撐不到高考了。”
於老師驚愕地追問他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他的眼淚唰地一下便洶湧而出,他哭泣著向於老師傾訴了他那貧寒的家境、他異常的勤奮和他那至關重要的希望……
於老師聽著他的哭訴,麵帶同情,久久地默默無語。
忽然,一個大膽的念頭閃過他的腦海,他猛地跪到於老師麵前,熱切地懇求道:“於老師,求求您,求您一定幫幫我,借給我2分,我以後會加倍補償的。”
“借給你3分?怎麼借?”於老師不解地拉起他。
“就是您給我的作文多批2分,那樣我的總分就可以超過王強,而且家境寬裕、性格開朗的他,根本不會在意這次考試的一個名次,但那對於我來說卻意義非同尋常……”
於老師眉宇緊鎖地躊躇了幾分鍾,然後鄭重地對他說:“那得有一個前提條件,我才可以考慮借給你2分。”
“於老師,隻要您這次借給我2分,我答應您的任何條件。”他激動得心都要跳出來了。
“那好,以後你保證每次語文考試都要拿第一名,否則,我就在你正常的得分上減去10分,算是對你這次借分的加倍補償。”於老師向他提出了一個近乎苛刻的要求。
“我保證今後更刻苦地學習語文,不辜負老師的期望。”他大聲地向於老師承諾。
因為於老師的暗中“關照”,他不僅如願地被減免了學費,還被報送省“三好學生”,學校還發給他200元獎金。握著那幾乎夠他一學期生活費的獎金,片刻的興奮後,他心裏湧起一縷縷的愧疚,但他無法說出來,隻是默默地告誡自己——一定要努力再努力,對得起學校和老師對他關照和鼓勵……
有了無形的動力和壓力的他,把學習的勤奮可以說是發揮到了極致,尤其是語文這門功課,他投入了更多的精力,成績明顯地提高,高三學年的大大小小的幾十次考試,他的語文穩穩地占據著班級裏第一名,僅有一次考了第二名,被於老師毫不客氣“懲罰”了10分。
最終,在那年的高考中,考出了全校第一名的優異成績,作文還得了滿分,作為範文被報紙刊登了出來。填報誌願時,他沒有選擇北大、清華這樣的名牌高校,而是毅然地在所有的誌願欄目裏都填上了帶“師範”字樣的大學。
臨上大學前,他滿懷感激地再次向於老師致以深深的謝意,他真誠地說:“如果沒有於老師當初借給我的那2分,我絕對不會有今天這樣的成績。”
於老師慈愛地笑了:“你是我第一次‘借給’分數的同學,事實證明我是做借對了,當初是因為相信你會做得很優秀,所以我才願意助你一臂之力的……”
當他向已考上複旦大學的王強講起那次借分的經曆時,王強非但沒有絲毫地怪罪之意,反而有些懊悔地說:“你要是早點兒告訴我,我故意答錯一道題不就行了,我不知道那對我其實並不重要的排名,卻可以改變你一生的命運呢。”
再後來,他也成了一名讓學生喜歡的語文老師。他在認真教書育人之餘不輟筆耕,幾年間,在各類報刊上發表了千餘篇倍受讀者歡迎的文章。
當他的第一本情感美文集《與心靈說話》出版後,他立刻想到了於老師,想到了他曾借給他的那無比珍貴的2分,想起他那求學生涯中的許多難以忘懷的情節……
一天,當他把這段往事講給他十分敬重的一位老教授時,老教授感慨地說:“這真是一件值得回味的教育軼事,你遇到了一位好老師,他也遇到了一位好學生。你因為老師的勉勵取得了更大的成功,老師因為自己的愛心,擁有了遠遠超出分數以外的重大收獲。”
老教授的話不無道理,於老師當年似乎舉手之勞地借給他的那2分,改變的絕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一生的走向,它飽含的內容實在是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