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翩若驚鴻——王昭君(3)(1)(3 / 3)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王安石《明妃曲》

一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鬢腳垂。

低徊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

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

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著盡漢宮衣。

寄聲欲問塞南事,隻有年年鴻雁飛。

家人萬裏傳消息,好在氈城莫相憶。

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

二明妃初嫁與胡兒,氈車百輛皆胡姬;含情欲說無語處,傳與琵琶心自知。

黃金植拔春風手,彈著飛鴻勸胡酒;漢宮侍女暗垂淚,沙上行人卻回首。

漢恩自淺胡自深,人生樂在相知心;可憐青塚已蕪沒,尚有哀弦留至今。

董必武《謁昭君暮》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漢和親識見高。

詞客各抒胸臆懣,舞文弄墨總徒勞。

老街味道《王昭君》

大漠狼煙長,胡兒弓馬強。衛霍生其時,萬騎卷平崗。

幹戈化玉帛,天賜玉嬌娘。世人歎青塚,一女定邊疆。

翦伯讚漢武雄圖載史篇,長城萬裏遍烽煙。

何如一曲琵琶好,鳴鏑無聲五十年。

陳誌歲《昭君出塞》(三首)其一消息深宮獨晚聞,挺身而出見超群。

臨行回首望天闕,似有衷言說與君。

其二駿馬嘶鳴催淚人,琵琶戎服向胡塵。

漢皇恨殺毛延壽,詎省根由在自身。

其三邊事年年風雨中,今朝身現得寧戎。

塞南枉有兵千萬,未抵琵琶一曲工。

高標逸韻《王昭君》

烽煙未絕鏑聲頻,欲報君王舍此身。

不籍雄兵千百萬,琵琶一曲靜胡塵。

張仲素《王昭君》

仙娥今下嫁,驕子自同和。劍戟歸田盡,牛羊繞塞多。

納蘭性德《蝶戀花——出塞》

今古河山無定據。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

從前幽怨應無數。鐵馬金戈,青塚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林黛玉《五美吟.明妃》

絕豔驚人出漢宮,紅顏命薄古今同。

君王縱使輕顏色,予奪權何畀畫工?

大江朝綱《和漢朗詠集王昭君》

翠黛紅顏錦繡妝,泣尋沙塞出家鄉。

邊風吹斷秋心緒,隴水流添夜淚行。

胡角一聲霜後夢,漢宮萬裏月前腸。

昭君若贈黃金賂,定是終身奉帝王。

下麵是描寫並讚頌王昭君的歌曲:

歌曲:王昭君歌詞:

王昭君 悶坐雕鞍 思憶漢皇朝朝暮暮 暮暮朝朝 黯然神傷前途茫茫 極目空翹望見平沙雁落 聲斷衡陽 月昏黃 返照雁門關上塞外風霜 悠悠馬蹄忙鎮日思想 長夜思量 魂夢憶君王陽關初唱 往事難忘 琵琶一疊回首望故國河山 總斷腸 憶家庭景況椿萱恩重 棣萼情長 遠別家鄉舊夢前塵 前塵舊夢 空惆悵陽關再唱 觸景神傷 琵琶二疊凝眸望野草 閑花驛路長 問天涯茫茫平沙雁落 大道霜寒 胡地風光剩水殘山 殘山剩水 無心賞陽關終唱 後事淒涼 琵琶三疊前途望身世 飄零付渺茫 蜀君也茫茫魂歸漢地 目睹朝陽 久後思量地老天長 天長地老 長懷想一曲琵琶 恨正長1984年,香港亞視出品了電視劇《王昭君》:

劇名:王昭君地區:中國香港類型:曆史人物首播:1984年劇情介紹:王昭君(魏秋華),更被譽為中國“四大美人”之首。她和漢元帝(伍衛國)之間那段哀豔纏綿的愛情故事,深深打動了每個人的心扉。本劇著重描寫一代美人“王昭君”不平凡、坎坷的短暫一生。她那舍身取義、出塞和番的勇氣,確實令人敬佩非常!再加上配以時而幽怨、時而慷慨激昂的琵琶聲,更為本劇增添色彩。

小提琴協奏曲《王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