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翩若驚鴻——王昭君(3)(2)(2 / 3)

王昭君出嫁匈奴,被定調為悲劇,那麼必有人會是其中的反麵人物。這個人便是宮廷畫家毛延壽。據說在畫王昭君時,毛延壽在畫像臉部點上了一顆喪夫落淚痣。這不僅破壞了美感,而且“大凶”,漢元帝當然就沒有臨幸她。因此,她後來被呼韓邪單於選中,去了匈奴。

這顆所謂的“喪夫落淚痣”真的是毛延壽點的嗎?非常令人懷疑,很可能是後人“點”上去的。因為王昭君婚後兩年,呼韓邪單於就去世了。根據匈奴收繼婚的習俗,王昭君又改嫁呼韓邪單於的長子複株累若鞮單於。這段婚姻持續了11年,複株累若鞮單於也死了。從漢族迷信觀點看,王昭君很容易被認為命裏“克夫”,好在匈奴人沒有這種迷信,所以王昭君死後才得以厚葬。王昭君的“喪夫落淚痣”,多半是她死後,後世文人“讓”毛延壽點到畫像上去的。

王昭君在匈奴的兩段婚姻,是否如某些野史中說的那般恩愛,很難說,但起碼是比較和諧的。不過,再婚嫁給非親生的兒子,這讓儒士們覺得是一種屈辱,於是王昭君再一次按照他們的意思“幽怨”。

隨著全民文化素質的提高,大家都習慣於用大局觀去解讀曆史事件。昭君出塞,不再老是和漢元帝糾纏在一起,而是被看作是王昭君高風亮節,甘為民族大義,為人類和平作貢獻。客觀上,匈奴和大漢確實和平共處了五六十年。不過這也肯定不是王昭君一個人的功勞,無論政治鬥爭還是國家之間的關係,都是實力決定一切。假如匈奴實力明顯強於漢朝,即便王昭君和他們大汗的婚姻生活再美滿,都很難避免戰爭的爆發。

亡國,非一兩個妖女可以辦到;和平,也不是一兩個女人的愛情就可以維係。

王昭君的故事,代代相傳,婦孺皆知。《後漢書.南匈奴列傳》載:“昭君字婧,南郡人也。初,元帝時,以良家子選為掖庭。”作為四大美女的王昭君,我從小喜愛聽她的故事,但對她的愛情了解不多。一個女人的愛情往往會令人著迷,一個公認美人的愛情更會讓人心動。在曆史書籍,古典著作中描述王昭君愛情不多。我看了部份資料,認為她的愛情是淒美的,與她漂亮美麗的美貌是不相匹配,她沒有那種隻教人生死相許的壯舉,隻有一個女人不安份的心,將愛情演繹的淋漓盡致。

曆史上和親的女子比比皆是,比較有名氣的是文成公主,最被人傳誦的是美麗的王昭君。文成公主的讚譽多是傳播民主文化,而王昭君卻多是為她的美麗而淒涼的故事傾倒天下男人。其實不然,王昭君是一位在封建社會爭取愛情的化身,人們在讚美她的美麗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同時,還寫了她主動嫁單於,並後來嫁給單於的兒子。

一個貌美天仙的女人,老單於和他兒子複株累怎會對她如此情有獨衷。主要還是她的美征服了人們。總體是:一個風華絕代的美女,雲鬟霧鬢,光彩照人,兩道黛眉輕顰微蹙,微露一絲幽怨。她的美是鬼斧神工,天地之靈秀結晶。更難能可貴的是昭君出塞和親是出於自願。自願是自己對和親心甘情願,可反過來想一想,為什麼要去那麼遠的邊塞哪?還有什麼比愛情更會讓一個女孩心動,然而,封建社會的好丈夫,樹立的是夫貴妻榮愛情觀,最好的丈夫也就是皇帝。王昭君的理想的丈夫是什麼樣的呢?從她的所作所為,不難看出是嫁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