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教育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以期使學生的非智力心理品質不斷得到改善。特別重視學生的自信心、意誌力、成就動機培養。成功教育認為,非智力心理品質培養既是提高教育質量的手段,也是培養人才的目標之一。
——成功教育的目標是追求學生原有基礎上的發展,追求學生個性全麵發展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培養學生成為學習的成功者,進而為其成為社會的成功者作好基本素質的準備。
這六個方麵構成了成功教育特有的基本論域,它包括一係列的價值取向,以及對一些重要教育問題的基本看法。
第一,成功教育思想的根本出發點,可以稱之為是對教育的基本職責與功能的再認識。這既是實踐經驗的,又是教育功能的,從而形成了關於成功教育思想、原理、原則的相關思考。它一方麵表示,成功教育揭示的都是一些確鑿無疑的事實;另一方麵又表示,正是這些事實,表現了成功教育對教育本身追求的終極目標的關注。
第二,成功教育思想核心是關於教育對象的反思與批判。“發展潛能”、“成功的需要”、“學習動機”、“內化教育”、“非智力因素”、“個性發展”等帶有強烈的人文精神和主體色彩的概念,顯示了將教育重新指向人本身,並以此作為成功教育的規範,因而成功,連同成功教育,也由此實現了對教育價值定向的重建。
第三,在成功教育的方法論方麵,成功教育的思想強調了主體與客體的關係,經由主體與個別主體的關係,進而向主體自身內關係的轉移。主要表現在,把教育的可能性建立在內化教育、開發動力機製、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等與對象主體同一的辯證邏輯的基礎上。成功教育的這種探索,澄清了教育的動力過程以及機製原理上一些難以把握的問題。這樣成功教育便取得了對自己“靈魂”的了解與把握,從而為成功教育如何走向現實的途徑,找到了一個有效的工具。
第四,成功教育思想關於教育目的論的闡述,體現了教育的綜合發展目標,並為教育的屬性由整體到個性的範疇,提供了合理的依據。並且在教育自身的回歸與發展中,看到了教育與社會的有機構成,以及教育本身應該成為與社會的有機構成相應的有機係統的必然方向。
第五,成功教育思想表現了走向21世紀的教育文化的發展戰略。通過轉變教育觀念、改革教育方法,體現了素質教育的方向,並以成功教育的獨創的途徑,給素質教育的規律性說明提供了依據。
總之,成功教育思想的基本內容展示了成功教育的體係與麵貌,有著極為深刻的時代和社會的精神內涵,反映著成功教育的基本屬性。
成功教育的命題和範疇
成功教育如何有別於其他類型的教育,成功教育思想是如何以其特有的命題的範疇獲得深層的表達,並上升為科學理論的,這都牽涉到成功教育最本質的問題,因此也是研究成功教育原理與規律的中心課題。
所有思想都是以命題的方式獲得表達的,所有命題是由基本範疇作為其邏輯基礎的。因此,命題和範疇最突出地反映著人們對於客觀事物的本質認識,它同時還構成原理的基本內容。不知道成功教育的基本命題和範疇,也就不能洞悉成功教育的全部理論與思想特征。
一、成功教育的核心命題及理論導向
前麵所述的成功教育思想六條是建立在作為成功教育理論基礎的四命題之上的。
第一命題:成功是教育理所當然的價值標準與動力之源這一命題闡明了成功教育的基本觀點。成功被規定為成功教育諸原理的原理,這是成功教育思想、理論、實踐的合理標準和終極根據。
由此出發,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任何一個可被評價為成功的事實、事件、境界或效果,都可以作為成功教育自身目的和價值判斷的依據。
第二命題:每個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需要和潛能;通過教育,每個學生都可以在原有基礎上獲得成功在這個命題中,教育本身被對象主體替換。隻有這樣實際存在的替換,教育才是成功的。作為教育對象而言,成功的價值其實應該看作是人的本來屬性在自身獲得的實現。雖然我們以往也承認這個看法,然而往往隻停留在觀念之中而缺乏對二者聯係的深刻的認識,因而這種觀念仍是形而上學的,即缺乏二者聯係的實踐信念。
這樣,這個命題給成功教育的可能性以科學的解釋,體現了成功教育規律、目的的必然性;並對學生發展所取得的成功,作了並非單一的而是內涵極豐富的辯證的解釋。成功可以是指局部要求與某一潛能的對應,然而這種對應又是無限的、全息的。
第三命題:成功是成功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