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格式塔心理學的基本特征“為了表達格式塔心理學的特征,最扼要的方式,莫如說它研究整體(wholes),它的資料就是人們所稱的現象”。
整體的事物有其整體的許多特性。這些特性不附著於單一部分,而是在各部分構成整體時新生或突現出來。整體事物的屬性不是構成整體的各部分的屬性之和,整體事物的屬性隨著整體事物的存在而存在。整體的事物不能分析成元素,又用元素的疊加或組合來看待整體事物。化學中的化合物,每一種化合物都有自己的屬性,這些屬性不是構成化合物的元素們的屬性的相加。每一種化合物的屬性都伴隨著這種化合物的存在而存在。化合物的屬性取決於構成化合物的元素之間的關係。每一種有機化合物中都含有碳元素,但每一種有機化合物都有自己的屬性。每一首樂曲都是由7個基本音符構成的,但不同的樂曲有不同的旋律,表達不同的感情。每一副油畫都是由油畫顏料繪成的,但不同的油畫表達不同的思想感情。每幢房屋都是由磚瓦構成的,但每幢房屋都有自己的風格。自然現象如此,心理現象也是如此。似動現象是一個整體現象,知覺現象也是一個整體現象。整體事物的屬性決定於構成整體的部分之間的關係。所以,揭示事物內部的結構關係是研究事物整體屬性的核心。格式塔心理學正是抓住了這個最本質的東西。研究似動現象。他們抓住了兩條“亮線”的位置與時間的關係,研究一般視知覺現象。他們發現了“相等性”關係、“相似性”關係、“接近性”關係、“連續性”關係、“閉合性”關係等,這些關係表現為知覺的特征和規律。研究動物的學習問題,他們抓住了目的物與獲取目的物手段之問的關係;研究學習遷移,他們抓住了兩種學習之間的關係轉換,等等。自然現象是一種整體現象,社會現象也是一種整體現象。毫無例外,心理現象也是一種整體現象。透過整體現象的整體屬性,去揭示整體內部的各種構成或組織、或相互製約的各種關係,這就是科學研究的一般思想法則。
格式塔心理學家把他們的基本觀察的材料稱之為現象。在他們看來,經驗中的資料就是現象的經驗。考夫卡在他的《格式塔心理學原理》一書中聲稱:“對於一種現象的優良的描述,它本身就可以排除許多的理論並且指明一種真正的理論所必須具有的確定的特色。我們把這種觀察稱作現象學。這個詞具有好幾種其他的意義,一定不要把它們的和我們的加以混淆。對我們來說,現象學就意味著盡可能於直接經驗以樸素而又豐富的描述”。
格式塔心理學所說的“對於一種現象的優良的描述”和“盡可能於直接經驗以樸素而又豐富的描述”,是既反對構造主義的心理學家們所主張的“心理學要對直接經驗進行如實的描寫”,又反對內省主義者所堅持的“受了意義的影響的經驗不能被當作原始的經驗來加以處理”。
構造主義的心理學家,特別是鐵欽納,堅決主張,為了如實地描寫直接經驗,就必須徹底排除意義和對象(或事物)。如果不遵守這條清規戒律,那就會犯所謂“對象的錯誤”。格式塔的心理學家們則認為,一切經驗都是現象的經驗,都是有意義的整體。直接經驗和外界刺激並不具有一比一的對應關係。意義和對象的知覺都是直接得之於現象的經驗。因此,為了如實而毫無偏見地描述直接經驗,我們就決不應該排除意義、對象或事物。這就是格式塔心理學所說的“予直接經驗以樸素而又豐富的描述”的最重要的一點。
格式塔心理學家們從現象學的觀點出發,不僅主張對直接經驗以樸素而豐富的描寫,而且認為直接經驗乃是一切科學研究的基本資料。
三、學習的“頓悟說”
格式塔心理學的學習“頓悟說”由苛勒創立,他以大猩猩的解決問題實驗為基礎,用格式塔心理學的基本觀點解釋學習的過程和學習的遷移現象,並對桑代克的“試誤說”提出了尖銳的批評,對當代的認知學習理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動物實驗及“頓悟說”
1913年至1917年,苛勒在騰涅立夫島的大猩猩研究站以大猩猩為被試,作了大量的學習實驗研究。這些研究主要是給大猩猩設置各種各樣的問題,並觀察大猩猩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表現。由於他做的實驗太多,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列舉。現僅舉兩項最有代表性和最有說服力的實驗,並加以說明。
(1)“接竿問題”實驗
實驗時,大猩猩被關在籠內。大猩猩喜歡吃的香蕉放在籠外不遠的地方(即用一根竹竿夠不著,兩根竹竿接起來可以夠得著的地方)。籠內有一根較短的竹竿,籠外有一根較長的竹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