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知識序度

是指所學知識在大腦中的有序化程度。它表明大腦所掌握的知識是有條不紊還是雜亂無章,是主次分明還是一團亂麻,是梯次相關銜接還是零珠碎玉不成體係。

4.知識活力

是指運用創新思維激活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的能力,是指所學知識在創新實踐中融會貫通、運用自如、得心應手地跨領域、跨學科進行滲透橫移的創新能力。

5.知識勢能指數

是指新知識和前沿知識在所學知識中所占的比例。知識勢能是指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學習主體從學科的入門知識逐步掌握學科的核心知識和前沿知識,並在前沿知識上取得重大突破或創新的知識,因而在本學科知識體係中具有較大的輻射力和突破力,能帶動或促進本學科的發展,並易於在理論研究與實踐開發中迅速取得重大突破、獲得重大成果和巨大經濟效益。

6.知識創新效率

是指單位時間內把所學知識運用於創新實踐,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和獲得的創新效益。在信息時代的激烈競爭中,時間不斷升值使人們越來越注重知識創新的效率和競爭的優勢。

知識與創造力不是簡單的線性或一維關係,創造力是知識活力、思維活力及實踐操作能力等綜合聚變創新能力的“高次方函數”。知識本身不會自動產生創新和創造,知識必須在“大腦思維反應場”中激活後才能產生靈感火花、創新思想,才能形成新思想、新知識、新成果。因此,建立充滿創造活力的高效知識結構對於知識創新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

二、高效知識結構的主要特征

信息時代,新的科學技術無論在發展速度上還是在突破深度上,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社會產業結構發生深刻變化,產業不斷向技術密集型、知識密集型、智能密集型和創新成果密集型轉化,這必然要求人們加快對新知識的學習和再創新,依靠持續學習和創新來掌握新產業所急需的新的知識技能和創新技能。知識經濟的崛起,使知識創新能力的培育成為時代主旋律,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全球普及為人們擴展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提供了極大方便,計算機互聯網絡成為人們學習的高效工具。21世紀是一個以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為主導的高科技社會,它要求人們擁有與科學技術發展相適應的高效知識結構和創新能力,擁有獨立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對新知識、新信息具有快速理解力、消化力和創新運用能力。高效知識結構的主要特征是:

1.核心聚焦——知識結構的主導性和相關性

知識核心決定知識結構的基本功能。高效知識結構,應當是以根據自身最佳發展目標所確定的核心專業為主導的知識結構。因為核心專業知識往往在知識結構中起主導作用,決定著知識結構的基本功能與主要創新方向。與此同時,還必須有多個起輔助作用的相關專業學科知識的支撐。例如,物理學家的知識結構中,核心專業是物理學,但數學是它的一個重要的相關學科;經濟學家的知識結構中,核心專業是經濟學,但數學是其重要的支撐學科,尤其是現代西方經濟學,其核心主要是建立在數學分析基礎之上。現代科學知識的高度滲透性、融合性,使各專業學科之間的相關性日益突顯,汲取相關學科知識營養的補充,是使知識結構充滿創造活力的有效途徑。優化知識結構的基本方法是:強化核心學科知識,擴展相關學科知識,豐富一般學科知識和生活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