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曆代相沿,達兩千餘年,直到清末。
1911年12月29日,孫中山被17省代表在雲南推選為臨時大總統,通電各省,三天以後,即公元1912年1月1日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從此,中國逐漸有了過“陰曆年”和“陽曆年”兩種情況;並定春、夏、秋、冬四節,即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於是春節就成為正月初一的名稱,而把陽曆(公曆)的1月1日稱作“新年”,又叫“元旦”。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公元紀年法”,亦將公曆1月1日正式定名為“元旦”,農曆(陰曆)正月初一改為“春節”,兩者均為法定假日。
在國外,元旦並不都在1月1日這一天。他們往往以大自然的某些現象為依據。如波斯人把“春分”作為元旦,緬甸元旦是在陽曆4月上旬,泰國的元旦在4月1日,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元旦在3月中旬,敘利亞元旦在9月1日,阿根廷元旦在炎熱的夏天,而居住在寒帶的愛斯基摩人,則將當地第一次下雪的日子作為新年的開始,稱為“雪花元旦”。
慶祝元旦的方式
為了表達除舊布新、祝福、祈求來年豐收之意,我國人民用多種方式來慶祝元旦,主要方式有以下幾種:
1、舉辦元旦晚會或茶話會元旦晚會是慶祝元旦比較生動的一種方式,晚會舉行的時間一般在元旦前一天晚上,也可以在元旦晚上舉行。晚會的節目要充滿歡樂、祥和之意。如果是小型的文藝晚會,晚會後可舉辦舞會,讓大家在新年來臨之際盡情地歡樂歡樂。茶話會是慶祝元旦的一種比較簡便的方式,召集人可用請柬或電話通知各方麵的代表人物參加。要選派好茶話會的主持人。在茶話會上,主持人要善於引導參加人員發言。會議時間不要太長,應適可而止。會議結束時,主持人應作總結性的發言。茶話會後,可邀請參加人員合影留念。散會後,主人應將客人送出門外,握手告別。
2、互相贈送禮物在元旦節,親友之間單位之間互相贈送禮物已是傳統習慣。較普遍的禮物是賀年片和掛曆。
親友之間在元旦來臨之前寄上一張小小的賀年片,祝願新的一年事業有成、財源滾滾、家庭幸福,那是任何物質饋贈都無法比擬的。近年來,寄郵政有獎明信片的更多,既能夠為親友送去一份祝福,同時又能送給親友一次中大獎的機會,一舉兩得,親友自然高興。單位之間在元旦來臨之際,互贈掛曆的較多,一是互相祝願來年事業興旺,二是加深雙方的友誼,望在來年互相幫助。要注意的是:賀年片和掛曆一定要在元旦來臨之前寄出,以保證對方在元旦節前能收到,“遲到的祝福”是不太受人歡迎的。
3、張貼對聯元旦節張貼幾幅對聯,既文雅,又能表達辭舊迎新的心願,元旦節書寫和張貼對聯的方法和春節的沒有什麼不同,但其內容是不一樣的,下麵例舉幾幅對聯,供書寫時參考。
一元複始萬象更新慶一元肇始祝四化圖新四化前途美百業麵貌新願祖國昌盛祝共和萬年風吹大地迎春綠日照人心向黨紅河山毓秀古國春色耀青史歲月更新中華雄姿震寰球元起於一一心耿耿創大業旦就是朝朝氣勃勃奔小康紅日高照千村萬戶慶元旦東風勁吹五洲四海奏凱歌慶勝利勝利前進又跨長征路賀新年新年鼓勁更上一層樓載歌載舞慶元旦讚頌今日形勢好同心同德幹四化喜看來年幸福長橫批:
慶祝元旦歡天喜地一元複始揚眉吐氣撫今思昔除舊布新豐衣足食前程似錦。
三八國際婦女節
婦女節,也叫“三八國際婦女節”、“國際勞動婦女節”、“三八節”,是全世界各國勞動婦女為爭取和平民主、婦女解放而鬥爭的節日。1909年3月8日,美國芝加哥市的女工曾經為爭取男女平等權利而舉行示威遊行和罷工。次年8月在丹麥哥本哈根召開的第二次國際社會主義婦女代表會議上,德國社會主義婦女運動傑出領袖蔡特金提議把3月8日定為國際勞動婦女節,大會通過了這個建議。中國共產黨黨中央於1949年12月明確規定“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為中國勞動婦女的節日。為慶祝“三八”婦女節,通常組織各種活動,如:報告會、茶話會、電影招待會、舞會等等,有的單位女職工放假一天;如果舉辦電影招待會或舞會,對女職工免費招待,而對男職工則不免費招待。“三八”婦女節這一天也有貼對聯的,對聯主要見於報告會會場或其他公共場所,下麵列舉一些對聯供書寫時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