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滿三八瑞凝長春慶三八佳節繪九五宏圖良辰三八節婦女半邊天婆媳和睦勝母女姑嫂親愛賽姐妹四化規模千姿百態九州兒女萬眾一心建設祖國全靠心紅手巧勤儉持家還要女襯男幫樹新風三八紅旗飄萬代立壯誌四化偉業拚一生。
中國植樹節的由來
中國的植樹節,因時代的演變,先後作了三次改定。辛亥革命後,1915年由農商部總長周自齊呈準大總統批準,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指定地點,選擇樹種,全國各級政府、機關、學校如期參加,舉行植樹節典禮並從事植樹。後北伐完成後,遵照孫中山先生遺訓,積極提倡造林,於1930年2月確定3月9日-15日一周間為“造林運動宣傳周”,於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舉行植樹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79年2月在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聽取了林業總局羅玉川局長關於提請審議《森林法(試行草案)》和以每年3月12日為我國植樹節的說明後,大會予以通過。確定這個時間為植樹節,一方麵是為紀念一貫重視和倡導植樹造林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另一方麵,3月12日,恰是驚蟄之後,春分之前,農諺說:“伏天栽樹株株死,驚蟄春分栽樹株株生。”所以,這時植樹,就全國而言,比較適宜。
綠色是生命之色,植樹造林,能調節氣溫、保持水土、淨化空氣、防風吸塵、防暑降溫等。
可增進人們健康,延年益壽。國際上把綠地麵積多少,作為評價一個國家環境質量好壞的主要標誌和文明程度的象征。
為了加深人們對植樹節的認識,使綠化祖國的活動年複一年,世世代代地開展下去,根據群眾的建議和形勢發展的需要,特製定“中國植樹節節徽”。節徽圖案含義是:樹形,表示全民義務植樹3-5棵,人人動手,綠化祖國大地;2、“中國植樹節”和3·12“表明改造自然,造福人類,年年植樹,堅韌不拔的決心;3、5棵樹可會意為”森林“,由此引伸連接著外圈,顯示著綠化祖國,實現以森林為主體的自然生態體係的良性循環。
五一勞動節
5月1日是全世界勞動人民團結戰鬥的節日,亦稱”五一“國際勞動節、”國際勞動節“、”勞動節“。1886年5月1日,美國芝加哥等地工人舉行大罷工和遊行示威,反對資本家的殘酷剝削,要求實行八小時工作製。罷工一開始就遭到資本家的血腥鎮壓,但工人們並未被嚇倒,經過流血鬥爭,美國工人終於贏得了八小時工作製的權利。1888年7月14日,為了紀念這次罷工鬥爭的勝利,在巴黎召開的第二國際成立大會上,根據法國代表團的提議,通過了關於”五一“節的決議。我國工人階級於1907年,在俄國革命的影響下,以哈爾濱的鐵路工人為主開始了我國最早的”五一“節慶祝活動。解放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規定5月1日為我國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的節日--勞動節。
為慶祝五一節,我國通常舉行文藝聯歡晚會、茶話會、勞模表彰大會、電影招待會等;在晚會會場或茶話會、表彰大會會場常常張貼對聯,下麵列舉一些對聯供書寫時參考。
世界風雷激中華日月新歡慶五一佳節建設兩個文明勤儉是美德勞動最光榮勞動創造世界人力征服自然火炬光輝紅五月東風吹遍好河山同心續寫共運史異口高唱國際歌似錦前程奮鬥高移山力量團結來五月紅花由前輩英雄熱血新種四化偉業有後代俊傑努力同奔。
“五四”青年節
1919年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學生為了抗議帝國主義國家在巴黎和會上支持日本對我國的侵略行動,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接著,天津、上海等地青年學生也紛紛起來響應。最後,發展成為全國人民參加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這就是名震中外的“五四”運動。
“五四”運動是在十月革命的影響下發生的,是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表現了中國人民保衛民族獨立與爭取民主自由的堅強意誌,它標誌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