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外國節日(4)(1 / 3)

盡管國慶節是一個國家的重要節日之一,但其名稱卻不盡相同。據有關資料統計來看,在世界上的一百多個國家中,將國慶節叫“獨立日”或“獨立節”的有美國等60多個國家;叫“國慶節”或“國慶日”的有中國和法國等40多個國家;叫“共和日”或“共和國日”的有冰島和紮伊爾等10多個國家;叫“革命日”的有前蘇聯等幾個國家;叫“解放日”的有古巴等幾個國家;叫“國家複興節”的有波蘭等幾個國家;叫“天長節”的有日本等幾個國家;叫“威坦誓日”的有新西蘭等幾個國家。此外,有的國家將其國慶節稱為“自由日”、“民主日”、“國旗日”或“憲法日”等,也有的直接在國名後加日,如“巴基斯坦日”或“澳大利亞日”等。

世界各國確定其國慶節日期的標準也不相同。有的同我國一樣,選擇一個特別有意義的建國日子作為國慶節。有的國家把革命起義或推翻舊政權紀念日作為國慶節。有的國家是以憲法的頒布日期作為國慶節。有的國家是把獨立日作為國慶節。在世界上以國家元首的生日作為國慶節的則居多數,如比利時和瑞典等,而日本則是以天皇的誕辰作為國慶節,這些國家的國慶節隨著國王的變更而更換。

一般說來,一個國家的國慶節都是固定不變的,但也不盡其然,例如牙買加的國慶日是每年8月份的第一個星期一,英國的國慶節是每年6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六。在世界各國之中,國慶日的曆史最長的就要算是“國中之國”的聖馬利諾,該國早在公元310年的時候,就已經把每年的9月3日確定為自己的國慶節了,至今已有1695年的曆史。

外國的教師節

委內瑞拉每年1月15日定為教師節。這天除慶祝大會外,還有向教師獻花等敬師活動。

泰國每年1月16日定為教師節。這天全國學校放假,隆重慶祝。各地的慶祝儀式上,向當年退休和剛參加工作的教師頒發獎狀並獻花。

蘇丹從1971年2月24日起,全國實行教育改革,將這天定為教師節。中、小學一律放假一天,以示慶祝和紀念。

捷克斯洛伐克每年3月28日定為教師節。這天前後一周之內,全國廣泛而隆重地舉行尊師重教活動。國家向優秀教師頒發勳章或授予榮譽稱號等。

葡萄牙五月十八日為教師節。學生們紛紛向老師敬獻彩帶,老師紛紛在彩帶上簽名。在聯歡會上,學生們把彩帶投入篝火中,象征著教師的光輝照耀學生前進。

德國每年6月12日定為教師節。各地開展尊師敬師活動。

匈牙利每年6月的第一個周一定為教師節。節前,國家要召開教師代表大會,表彰和命名一批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有的還頒以重獎。

朝鮮為紀念金日成主席1977年9月5日發表《社會主義教育提綱》,將這天定為教師節。

印度每年9月5日定為教師節,而每年11月14日的印度兒童節同時定為印度兒童教育工作者的節日。

美國每年9月28日定為教師節。這是中美建交前的1971年由美國兩院法定通過的。

前蘇聯每年10月的第一個周日定為教師節。

法國十二月二十五日為教師節。各學校要隆重集會,表彰優秀教師,學生和家長開展慰問教師的活動。

女性節日拾趣

希臘的婦女節元月八日,是希臘蒙諾克裏村馬奇頓的婦女節。每年這天,全村男女對調工作一天,男人們在家中做家務和照管孩子,婦女們則接管村政府、汽油站、交通崗、咖啡館和酒吧間等。她們工作完畢之後,也像男人們一樣去咖啡館和酒吧間,閑坐聊天,開懷暢飲。太陽落山之後,全村婦女舉行宴會,熱烈慶祝婦女掌“權”一天;然後回到家裏再享受一次“飯來張口”的生活。

在1983年一月八日,希臘總理的夫人還特意從首都雅典驅車趕到該村,與全村婦女一起歡度這一年一度別具一格的傳統節日,並祝全村婦女節日愉快。

尼泊爾的婦女節除了“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以外,尼泊爾還有自己的婦女節,這是有其社會原因的。一般說來,尼泊爾婦女的社會地位不高。女子未嫁時,還可得到人們的尊敬,出嫁以後則一落千丈。“婦女節”便是婦女們與傳統偏見對抗的節日。

每年尼曆四月(約公曆八月)“婦女節”一到,加德滿都東麵的巴舒蒂廟便成了婦女的天下。

她們對著印度教的毀滅之神濕婆唱讚歌,然後靜坐,不吃不喝。“婦女節”曆時三天,在齋戒的前一天,丈夫要為妻子準備一頓豐盛的飯菜。然而此時到廟裏來齋戒的婦女中並不是都吃了飽飯的。有些平日受盡丈夫和公婆虐待的婦女,到了這個節日仍是饑腸轆轆。於是,她們中反抗精神強一些的,就借此機會以“絕食”向丈夫的欺淩表示反抗。她們空腹而來,靜坐三日還不走。丈夫三番五次來勸說,她們還是不回家,丈夫派孩子送飯來,她們也不吃。

這種反抗有時還真能奏效:丈夫不得不發誓今後不再欺侮她們。

齋戒之後,婦女們還要在廟旁的巴格馬蒂“聖河”中沐浴。據說每人要往身上淋三百六十次“聖水”,才能洗去邪惡。最後,婦女們總是懷著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憧憬,載歌載舞離開神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