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1 / 3)

尊重包括尊重自己和尊重別人,或者稱為自尊和尊人。尊重手下的員工,可以幫助你輕鬆地激勵員工,這其實是一項看不見的“攻心”技巧。員工一旦被尊重,他不僅會對管理者從內心深處充滿著感激,還會表現出更多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自己的個性空間裏盡情飛舞,並推動你和你的企業走向成功。

尊重是一種有效的攻心術

尊重是一種最人性化、最有效的攻心管人術之一。以尊重、重視自己的員工的方式對他們進行“攻心”,其效果比物質上的刺激要來得更有效。可以說,尊重是攻心管人的法寶,其成本之低,成效之卓,是其他手段都難以企及的。

尊重包括尊重自己和尊重別人,或者稱為自尊和尊人。

什麼是自尊呢?自尊就是自我尊重,表現為人對自我行為的價值和能力被他人及社會承認或認可的主觀要求,是個人對自我價值和尊嚴的追求。自尊既包括對獲得信心、能力、本領、成就、獨立和自由等等的願望,也包括來自他人的敬重。例如,威望、承認、接受、關心、名譽地位,等等。

尊人,是指尊重他人、社會和自然。這裏體現出尊重的二重性,即人不能獨立於社會而存在,因而確定了個人與社會的統一性,也就是體現了自尊和尊人的互動性。一言而蔽之,如果你不尊重他人,你也就不可能獲得他人的尊重。

“尊重”這個詞多數是在論述道德範疇的問題時被提及,在討論企業管理問題的時候,就比較鮮見了,更不要說上升到一個重要的位置。但每個人都是有自尊心的,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隻有當一個人得到了相應的尊重之後,才能建立和發展與他人的關係。同樣,在企業裏,領導要與下屬建立和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進而讓員工努力工作,首先必須要做的就是尊重員工,讓他們的自尊心充分得到滿足,從而激發其工作的積極性。

對於員工來說,他們在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渴望得到領導重視和受尊重的心理。在他們看來,在地位上的差異他們能夠接受,但在感情上卻希望自己的貢獻、自己的價值能得到認可,這種認可的體現就是在企業中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尤其是上級領導的尊重。一旦這種希望得到實現,他們的內心深處就會產生一種“不負使命”的責任感,工作意念和幹勁兒就會促使他們盡心盡力地去做事。

同時,管理者對員工的尊重,同樣也是贏得員工的尊重,並讓下屬認可你的領導才能的前提。一旦員工對你產生了一種尊重和崇拜感,就會轉化出一種強大的工作熱情。

既然每個人都盼望自己能夠受人矚目、受人尊重,那麼,我們就應該以此作為“攻心”的切入點,在滿足別人這些企盼的同時達到自己的目的。

一位公司主管要自己的下屬到自己辦公室的時候,從來不這樣說:“你到我的辦公室來一趟,我有事要讓你辦。”而是說:“我在辦公室裏等你。”這位主管的話聽起來,總會給人產生一種很舒服的感覺。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用非常巧妙的方式把自己從“主位”移到了“賓位”,由主動變成了被動,而使同事由被動變成了主動。這樣自己不損失任何東西,但卻使下屬獲得了充分的滿足。下屬會覺得自己受到了尊重,是自己為某事做主,而不是聽命於某個人。於是,他自然而然地就會對上司產生好感,並加倍地努力做事。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一種很普通的尊重一旦應用到企業的管人工作中,哪怕隻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都能很好地起到“攻心”的作用,形成讓員工努力工作的一種強大的推動力。

滿足了員工對尊重的需要,就能令其享受這種精神上的滿足而達到“攻心”的目的。這可是善用資源,提高收益,減低成本的法寶,管理者不可不學。

尊重個性就意味著創造

對“尊重個性就意味著尊重創造”這個命題,有的讀者也許會產生某種“簡單化”之感。因為很多人,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對“個性”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偏見,他們自然會問道:個性真的如此寶貴嗎?

什麼是個性?概括說來,個性是作為個體的現實人所具有的獨特性,或者說是作為主體的個人一些特有的秉性。人的個性是其自主性、能動性的一種表現形式。人是極為複雜的現實主體,所以,人的個性內涵也是極為豐富的。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在廣闊的理論視野中來具體研究人的個性的內涵,這樣,我們才能對人的個性的價值有比較全麵的認識。

人,作為高級動物,高級生靈,其區別於一切低級動物、低級生命的最大特點、最大優勢,就是會思維,會理性地去思維。一般來說,人的個性是通過每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選擇方式而反映出來的。任何一個有個性的人,他的思維方式和行為選擇方式,常常會是與眾不同的,或者說是有鮮明的個性特征的。

任何一個有思想的人都有著鮮明的個性,尤其是創造性、發展性、突破性的思維。實際上,人類社會能發展到今天這樣高度文明的水平,人類自身能達到現在這樣開化的程度,就是依托於、依靠於這“創造性、發展性、突破性”三性思維,才達到的。所以說,人天然地不可避免地帶有個性。

一個人沒有個性,便失去了自己。生活中一味的模仿之所以不可取,原因之一就在於它抹殺了個性。不能保持自身的個性是一種“懦弱”,不能尊重別人的個性是一種“霸道”。因而,保持自身的個性和尊重別人的個性同樣重要。

使用人才、管理人才,尊重他們的個性尤其重要。要知道,人才沒有一點個性,很可能就不是一個很出色的人才,對於知識型員工則更是如此。這些人,在某些方麵,他們的知識比較淵博。他們有一個特點,就是愛獨立思考,而善於獨立思考的人,往往會有獨立的見解。如果說,個性就是特殊性的話,那麼,獨立思考、獨立見解就是特殊性的東西。或許,它可能不全麵,不完善,但它能啟迪人,有利於人們多角度地審時度勢。

在認真研究曆史上和現實中那些富於創造才能的人物時,我們常常可以發現,他們的個性不僅異於常人,而且特別豐富和複雜,甚至在他們的個性特征中還包含著某種矛盾的因素。但是,恰恰是這個原因,使這些人極富想像力,正是豐富的想像力煥發出了他們的創造天才;相反地,那些所謂“穩妥”、“周到”、“循規蹈矩”的人,倒很可能是一些想像力貧乏的平庸之輩。對此,著名心理學家榮格曾經表達過極為深刻的見解,他說:具有個性的人,在思想和行為中表現出各種相互對立的特征,這種兩極對立的特征,在具有極高創造才能的人的身上表現得尤為強烈。還有一些心理學家的研究結果也顯示,不少具有創造性才能的人,他們的個性特征中不但有著異於常人的因素,而且自身中就包含著互相對立的因素。比如,有的有高度創造力的人,在其個性特征中,表現出下述的一些特殊傾向:他們容易受到神秘難解的事物的吸引,好走極端,甚至表現出一種“對不合秩序的理解和接受”,等等。

心理學家對富於創造才能者的這種心理學分析,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即我們要擁有這些才能之士的創造性,就必須尊重他們的特殊個性。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完全可以得出結論說,尊重個性就意味著尊重創造。

人類發展史中的大量事實說明,在那些具有獨特創造才能的人的個性特征中,總是有一些與眾不同的東西,他們對已有的結論甚至常常抱著一種固執的懷疑態度,在一般人看來已經是定論了的事情上,他們卻總是能夠發表出不同的看法,提出不同的意見。實際上,在科學發現史中,恰恰是在這種“不同”中,孕育著某種重大的創造或者發明。所以,這些人的“不同”個性,是極為寶貴的;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說,沒有“不同”,就沒有創造,同樣道理,一個多樣性的世界,才是一個充滿創造性生機的世界。

還不能不看到的是,這些人的個性還有性格、脾氣上的特殊性。現實中,一些奇才大器者往往個性鮮明、瑕瑜互見。或許,其講話直率,有時提意見甚至還帶點刺,但終須看到其出發點是好的,是善意的。作為一個領導者,我們必須豁達大度有雅量,首先要以尊重之態對待他們,千萬不能將其個性作為缺點,以至不惜采用“抓辮子、戴帽子、打棍子”的手段來歧視他們。許多經驗教訓說明,企圖磨平人們的多樣性個性特征,消滅“不同”的個性,鏟除“不同”的意見或見解,就是在扼殺創造性。所以,誠心誠意地尊重個性,就是要容忍和保護這些“不同”,而對於管理者,更是應該尊重員工的個性,耐心聽取“不同”意見,鼓勵發表“不同”看法,尊重“不同”見解。事實證明,這對於形成組織中的創造氣氛,是一件功德無量之舉。

加強創新,必須營造“不唯書、不唯上、不唯洋、不唯他、隻唯實”的文化氛圍。而鼓勵各種人才敢於想前人沒有想過的問題,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情,關鍵亦在於管理者要尊重員工個性和善待新生事物,不要潑冷水,要多加鼓勵,包括要認真聽取和保護那些看似脫離主流、有悖傳統的觀點和意見。要知道,你尊重了他們的個性,你才有可能贏得他們的尊重。而一旦關係融洽了,氛圍形成了,那麼所謂“崇尚集體精神和強調個人成長、發揮作用”,才能和諧有機地統一起來,而所謂引領創新,培養一大批善於發現和運用新規律來改造自然界、社會和人類自身的未來社會的創造者,也才能水到渠成、瓜熟蒂落。